对于老师而言,自然希望自己上课的时候每一名学生都能认真听讲,这样才能保证学习效果,而且老师和同学之间才能有较好的互动,上课体验才更加舒服、自然。
然而并非所有学生都会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也会有一些学生比较调皮,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很认真,而他在座位上玩得很认真,做着自己的事。
这种情况老师们自然会不满意,毕竟学生们出现这种情况,说明他讲的课对学生吸引力不够,从侧面来看,是对他教学能力的不认可。所以,老师们一经发现这种情况,就会及时干预,甚至会直接批评学生。
然而在巴西,有一名15岁男孩小A(化名),他上课的时候就是这样一种状态,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很卖力,而他却丝毫听不进去,于是就悄悄地在座位上画画。
这种行为和状态持续久了之后,老师自然就发现了异常,于是便走到他座位上,翻看他的笔记本,看他上课时究竟在画些什么。
结果老师翻开他的笔记本后,倍感惊讶。一幅幅立体照片呈现在老师面前,而这些都是通过阴影、线条构建而成,在小A的画笔下显得立体感十足。
虽然老师对于小A的画画天赋感到震惊,但考虑到这是在上课,于是就没有放任他继续画下去,而是让他认真听课,不过也没有对小A过多追究。
其实小A这种情况就属于一种偏才、怪才。而我们周边或许也有这种类型的人。他们不一定学习成绩多么优秀,但是有一技之长,此时如果能够较好的引导、培养,将来凭借自己的天赋吃饭并不是多大的问题。
然而尴尬的是,大多数家长或者老师遇到这种情况,会选择将孩子的天赋扼杀在摇篮中,他们会给这样的行为贴上一个标签,叫作“不务正业”。
在他们眼中读书是当下最重要的,所有与读书无关的事情都是应该为了读书而让步的。
也正因为如此,才有部分有一些天赋的孩子最终并没有将自己天赋彻底激发,反而是被家长或老师将自己的天赋扼杀在摇篮中。
而要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家长和老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诚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读书是最好的出路,也是成功率最高的出路。
不过对于一些拥有一定天赋的孩子,他们的天赋不应当被埋没,而且如果能够较好地引导,他将来很可能在自己的天赋领域做出杰出的成就。
所以对于小A而言,如果他不是很喜欢读书,那么家长们不用强求,毕竟以他的画画天分,将来走艺术道路或许更加合适。
其实没有哪条路适合所有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天资不同,所以没有最好的路,只有最适合的路。
而我们也应当放下只能走读书这条路的偏见,让那些孩子能够选择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天赋,这样才能满地开花,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