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度激增,让不少人更加放肆鼓吹“读书无用论”,现如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是正在面临失业危机,而有些没什么学历的人反而将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可是在早些时候,如果有着大学生的身份,含金量非常高,毕业后找工作业完全不成问题。
为什么大学生含金量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相信老一辈的人都知道,如果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大学生可以说是“香饽饽”,因为那个时候,高校录取率大概只有20%左右,能够考上大学,毕业后工作完全不用愁,不但享受包分配待遇,很多学生更是一毕业就直接进入了领导干部层。
即便没有考上大学,哪怕去中专院校就读,就业也不是难事,不过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逐渐扩招,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学历也不再是优势,导致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于是不少毕业生开始怀疑自己努力的意义,上大学到底是为了什么,毕业后还不如一些没读过大学的人,尤其看到曾经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已经事业有成,甚至结婚生子,自己却还在为找工作发愁,不免心理上有些不平衡。
可是也不能因此否认了读书的好处,的确存在没读过书也混得很好的事实,但是“读书无用论”是错误的想法。
上过大学和没上大学有什么不同?看完这四张对比图就能知道
上过大学和有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其实差别非常明显,首先,读过大学的人见识面更广,也就是眼界比较开阔。
因为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学到的知识更加全面,同时高校学生来自于五湖四海,在这里接触到的人也会更多,看到的风景更多,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他们的思考模式与解决方式都更加理性,目光长远。
反观没有读过大学的人,他们往往很早就迈入社会,能够做得来的工作范围有限,接触的人、事、物也大多带有一定局限性,眼界不像有过大学校园经历的人那样开阔。
然后,读过大学的人知识面更广,人际关系网更大。进入到高校之后,学生学到的知识面会比高中阶段还要广,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在高校社团活动或是竞赛活动当中,也有机会学到其他领域的知识,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结交很多有能力的同学,相处时,比较单纯。
而步入社会后,因为竞争,每天接触的都是同事或者是竞争对手,压力很大,甚至会有钩心斗角。
其次,上过大学的人可以通过学习书本知识,或者参加学生会和社团活动提高自身的能力,加上毕业后拥有学士学位,面试时便有一定的优势。
而没有读过大学的人,他们过早参与到社会工作中,本身基础薄弱,繁忙的工作也让他们无暇顾及知识的学习,经验需要通过别人告知,或是亲身经历过才能知道,所以掌握的知识有限。
最后,起点不同。这也是读过大学与没读过大学最为明显的差异,读大学的人,毕业年龄至少在23岁左右,这个时候思想比较成熟,而且思考模式与做事方法都有其稳定的章法,在工作当中会更加游刃有余;
但是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因为进入社会时年龄较小,思维方式与做事习惯也偏向稚嫩,所以需要不断在工作中摸爬滚打,总结经验。
而且读过大学的毕业生很少有从事工人工作的,而没读过大学的人成为技术工人偏多,很多国企与央企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也会对学历进行明确的限制,从这一点来看,读过大学的人发展前景也更好。
要想进入好大学,学生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如今要想上大学,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大学也有三六九等之分,进入好的大学不仅能够享受更优良的学习氛围,同时可以在就业过程中增添助力。
要想进入好的大学,关键是要有优秀的成绩作为支撑,这就需要学生平时的努力和积累,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争取将最大程度的吸收有用的知识,并且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及时巩固课堂所学。
当然,能否进入好的大学,高考成绩并非唯一决定因素,学生也要重视志愿的填报,最好能够尽快确认自己的报考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习起来也会更有动力。
总而言之,“读书无用论”不可信,没读过大学比读过大学的人过得更好也只是个例,而读书的好处却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