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读书无用论: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当我们使用了价值这个词语的时候,我们已经把读书这件事情物化成商品了。”

如果我是个还在上学的学生,我问出这样的问题。可能在一些人眼中,就像是在问“我为什么要吃饭”一样愚蠢。如果运气好的话,我能遇到一些愿意对我墩墩教导的人。我的父母可能会说:“孩子,读书,是为了以后有更好的出路。”。我的老师可能会说,“读书,是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不断了解世界的过程。”

当然,我会听得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大抵是:“学生,就要读书。”结果绕了一大圈,作为学生的我,根本没有得到任何答案。尽管父母和长辈都好似告诉了我答案。

如果我已经成年,并且从事着一份工作。当我再次问起“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的时候,迎接我的是不解,白眼,或者一些冷漠。这个问题的愚蠢程度不亚于“我为什么要工作?”一些看起来理所应当的事情,我们就连过问的必要都没有了。或者说,如果某种事物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那么提出质疑,将会遭受一系列的压抑和打击。

结果,再次绕一圈,依旧没有一个答案。当我们的孩子问起我们,为什么要读书的时候。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学历不同,我们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有的包含着我们的后悔,有的包含着我们的愧疚,有的则包含着家族的荣光,有的则带有着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但是无一例外,我们都在给读书这件事镀上一层特殊的意义。也就是读书的价值,在于读书之后能产生的价值。

无论是“爸爸妈妈因为以前没有好好读书,现在只能赚这种辛苦钱,所以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过得好一点”;还是“读书是为了出人头地,上好的学校就能有好的资源,将来就能够像我们一样,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还是“读书,是为了改变命运。”;还是“你要好好读书,你二姨三叔四舅五干爹都是家里的骄傲,你不能辜负了家族的期待”。这些都是在给我们展望一个读书所能带来的前景,而没有谈到读书的本身。

在许多人眼中,正常的小孩是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的。因为我们的应试教育已经成长为庞然大物,在理论灌输上卓有成效,在思维引导上却是反向用力。我们在培养的是能力,还是做题的能力?当学生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动接受着自己的生活(一般来说,几乎很少有人这么想),那么他们将迎来一波又一波空洞的狂轰滥炸。小小年纪便陷入到虚无之中,也并非不可能。

把自己投身于具体现实中,可以有效地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将混沌未解的未来景象澄清,以落实到具体目标,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和灵魂紧紧扣住现实,而不至于弥散在空气中。社会不欢迎空想家,追名逐利的思潮会给那些怀有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的脸上留下深刻的痕迹。从幼儿园,马不停蹄地连接着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这便是每个人出生之后就要面对的一种现状。也是延续了几十年的传统。

我们把“读书”和“上学”混淆了。我们一直用“读书”来指代着“上学”这件事。而上学一定会读书,但是读书不一定是因为上学。平日里我们随手拿起一本报刊杂志,慢条斯理地阅读,这也是读书。而这一切与上学无关。又比如,我们打开手机,翻阅着最新更新的网络小说,这也是在读书。而这也与上学无关。读书,是读书。上学,是上学。两者从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但是两者的意义空间却是不同的。

到这里,我们可以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如果是学生提问这个问题,那么很显然,他们迫切想知道的,是自己为何需要置身于教育系统内,并且是最底层。学生,因为在上学,所以被称为学生。即便是休假,或者休学,只要仍保有学籍,仍被学校认同为一名组成成员,那么他还是学生。反之,即便是适龄青少年,只要不被学校接纳,没有学籍,那就不是学生。学生不是一种思想形态,也不是一个价值凝聚物,他只是一种身份,一种在21世纪常见的社会身份。

上学,赋予了学生第一重社会身份。这一重身份将会为儿童带来许多国家层面的眷顾。同时,儿童也将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学习社会化。这便是“上学”的意义所在。“上学”,更像是主动迎接社会框架拥抱的过程。任何文明,基本上都对教育抱有最大的善意。因为教育,旨在培育接班人,旨在孕育新希望。一个国家当下的国力看国防,未来的国力则看教育。一个适龄儿童,踏入学堂,并且认真学习,努力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这是一件利己利他利社会利国家的大事情。通过上学,学生得以在一种温和的环境下,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学习接触社会框架,学习掌握世界的发展规律。同时,在不断的上学和放学的过程中,消耗掉过剩的精力。因为有一个充足的理由可以奋斗,有一种澎湃的念想可以回味,因而不至于感到空虚,无聊。

人活着需要目标,需要动力。恰好,学校擅于生产目标,成绩擅于鼓舞动力。学生时代,“上学”就像是一件贯穿始终的“成长使命”。就好比一款RPG(角色扮演游戏),“上学”是主线任务。在这里,“读书”被“上学”的意义空间所挤占。学生理解的“读书”,便是浅薄的“上学”。而“上学”的实质是为了促进未成年人完成社会化,使其尽早融入当前的国家文明。无论是想靠着读书混一张文凭找一份好工作,还是吊一个金龟婿富奶奶,其本质都在向社会结构的顶层靠拢。无论是想借助知识实现理想,还是通过读书了解宇宙真相,其本质都是在向社会框架认同。从这一点上看,伟大的梦想和龌龊的痴心,都只是将“读书”物化成商品之后,凝聚而来的价值。

一个成年人,早已脱离了学校的环境。此时许多人在工作上忙忙碌碌,在生活上蝇营狗苟。上班被老板压榨,回家被妻子/丈夫压榨。脑力和精力双重交瘁。此时,读书,成了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而恰是此时,“读书的价值”才还原到了读书的价值中。读书,没有任何价值。价值,只有被凝固在时空之中才能得以现形。然而,读书做不到这一点。也正因为如此,才有“读书无用论”的甚嚣尘上。

“读书”不再是为了学习成绩,也不可能是为了业绩考核(某些要求员工一年看多少本书的公司真是有够奇葩的)。比起游戏,比起短视频,读书变得沉闷而枯燥。当我们在没有任何外在压力的前提下拿起书籍,此时的我们才是真正地在“读书”。读书本来就不是一种商品交换,何必需要去纠结其是否有价值?想要更快地吸纳所谓的“知识”,网课和科普短视频可以带来更丰富的视听体验。若条件允许,请一个家教老师,岂不更加美哉?

然而,“读书”,是无可取代的。因为它是人类主动受苦的过程。也是人类能够释放创造力的根本保证。读书这件事本身没有任何价值。但是,唯有读书可以创造价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