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初二是学生的分界线, 学霸也可能掉队, 保持成绩需注意这个环节

中考实行“五五分流”,让很多家长对子女学习问题有了更多的重视。孩子升入初中时,正值青春期,有的学生还比较晚熟,稍不留神就可能掉队。

成绩优异的孩子被称为学霸,在家长眼里通常就要更稳妥得多。可是缺乏经验的家长可能想不到,包括他们在初中时也很有可能成绩快速下滑。

初中阶段有一年是分界线,学霸也可能掉队,落下后很难追赶

想要保持良好的成绩,每一年都不可以忽视。初一是打基础的时候,需要学生及时转换小学养成的思维习惯,适应新的出题模式。初二学科深度增加,担子也变重了。

初三复习阶段对中考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每轮复习都需要跟住老师步伐。不过,这三年里却有一个时期,同学们成绩浮动最为明显,这也成了拉开学生距离的分界线。

它就是初二,包括许多有经验的老师和教育专家都表示,这一年至关重要。家长们千万不要小瞧了“初二现象”,它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规律,即使是学霸也可能不例外。

学霸升入初二后,成绩急转直下,班主任:其实早有苗头

王先生的女儿在某公立初中上学,小学时的她属于成绩中等偏上,进入初一以后懂事的女儿越发努力,并且很快成为班里前5名。

如果能保持住这个成绩,考上本市内的省重点高中还是没有大问题的。可令家长想不到的是,就在初二的期中考试结束后,孩子成绩直接退步到16名。找到班主任交谈时,老师却并不意外。

首先,初一与初二的科目数量和学习深度是没法相提并论的。初一学习的内容,虽然要比小学时深化,但是好在也是有着一定的学科基础的。

进入初二以后,固有的科目在难度上会大大增加,比如英语的语法明显更为复杂,其中一节没跟上就容易影响以后的理解,非常容易弄混淆。

而增加的新科目在以往是学生们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尤其是物理等比较抽象的学科,有的学生本来学习其他科目很轻松,但没能及时入门的话就会越发吃力。

一旦这种感觉形成,初中生如果缺少足够的定力,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并因成绩不理想而焦虑。最后变得越发难以进入学习状态。

其次,学生经过一年的适应,可能觉得自己对初中模式“混熟了”,因而掉以轻心。尤其是成绩还不错的同学,可能低估了初二的学习难度,等到考试时反映出来才发现已经落下很多。

再次,初二时学生普遍迎来真正的“青春期”,家长不要以为学霸就能心如止水。这方面其实跟孩子的成绩没有根本上的关系,成绩好的学生一样会有叛逆或者注意异性的可能。

这时家长们不宜用强硬的方式对待,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更有效地帮助他们改变。家长需要多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批评与打击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一定要把握尺度。

初中生想要在初二保持成绩,必须重视起预习环节

其实初一时成绩还可以的学生,往往自己是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的。更多的同学在初二掉队,之后很难追赶上来,主要还是因为学科难度增加的原因。

这就需要同学和家长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难度明显提升的情况下,必须对预习环节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再简单地一扫而过,更不能完全不预习。

学生可以进行“两步”预习法,第一步就是像之前普通预习那样,将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先了解一下大概。对于课堂的主题和难度指数有个预判。

第二个步骤就是精读和标记,认真学习的同学基本都能简单地估量出,整个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靠自学难以理解的地方,可以用铅笔做点标记,老师讲到时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有精力的学生,也可以适当参考教辅材料的解析,帮助自己理解基础知识。而老师在课堂上时间有限,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人的特殊问题,做好预习工作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尤其是那些新增学科,学生们在适应的过程中也要花费一定的精力,提前预习能够降低在课堂上听不懂的概率,对增加信心也有不少的好处。

【今日话题】你认为初二容易掉队吗?(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