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学冯宇
教育孩子不得法,是否经常让您苦恼“上火”?拿起电话拨打13480871620吧,本报联手光明中学和公明中学推出《家校心桥》栏目,将为您提供“私人定制”服务。
家教故事:小陈同学妈妈致电本栏目反映,小陈同学性格文静,上物理课不仅不爱回答问题,还容易走神,老师提问时大多数问题都回答不出来。小陈同学课后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很少找老师和同学交流讨论,物理成绩很一般。妈妈很着急,跟小陈同学谈过多次,但收效甚微。
冯宇老师观点:物理虽然是理科,但是上课回答问题,和老师同学交流是必要的。学生描述物理现象、规律时逻辑欠缺,不能科学、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物理观点,就很难和别人交流和分享,在物理学业上很难有所成就。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上课风格,但是对于一节物理课,老师在提问时,很期待得到回应。不同的学生则有不同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性格因素的影响。孩子可能本身不爱表达与分享,或者怕出错,被同学和老师笑话。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无法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物理课有着新奇有趣的实验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对于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孩子,建议在同学们热烈讨论的时候,让其在周围同学的感染下慢慢加入讨论、勇敢尝试。让孩子带头表达和分享可能比较困难,但是让孩子加入一次热烈的讨论要简单一些,慢慢地建立起自信心,孩子就会有所改变。
2.有些问题确实回答不出来,干脆就沉默。这是情有可原的,没有谁能回答所有问题。建议这部分孩子,即使回答不出来,也要积极思考,尝试着找出答案,而不是干等着老师说出答案。
3.思维惰性。听得懂才能听得进去,才会去进一步思考并表达出来,这是前提。但是课堂能听懂,却不一定会写作业,也不一定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我们常常听到学生抱怨:明明上课听得懂题目却做不出,想表达出来就更困难了。只有从描述一个物理现象过渡到理解抽象的概念,形成理解力,才能表达出来。物理思维的缺失,过分依赖记忆和模仿,鲜少从物理的视角观察、分析问题是不能学以致用的主要原因。不经过物理思维的深化,很难将所学为自己所用,一旦碰到新问题就无从入手。还有些孩子连回答问题的意愿都没有,主动放弃了训练的机会。这其实是一个交流和表达的问题,不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也是一种惰性,是一种表达能力的缺陷。这部分孩子要从思想上改变思维惰性,让自己的脑子动起来,才能把物理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