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90后美女博导,因5年发表60多篇论文惹争议,是励志还是走秀?

在很多权威的大学排名中,会将在校师生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当做衡量学术能力的重要指标,各高校在招录博士生或者招聘研究生导师时,也会将发表论文数量当做权衡因素,但是发表的论文多,能力就一定强吗

对本科生来说,毕业论文不合格就拿不到学位证书,对研究生来说,论文也是影响毕业的关键因素,如果得不到知名刊物的青睐,很可能就会延迟毕业,就连导师也要坚持写论文。

不得不说,论文的存在让各位学者有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和参考的工具,但是优质的论文往往是需要用时间去推敲的,如果一个人发表的论文数量太多,可能就会引来不必要的争议了。

华中科大90后美女博导,5年发表60多篇论文

人民日报的一篇题为《90后学霸博导常被误认为是师姐》的文章,让一位华中科大的90后博导火出圈,她叫胡玥,最值得拿出来炫耀的就是在5年时间内,她发表了60多篇论文。

胡玥高考那年以湖北省理科前800名的成绩,考入了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华东理工大学是一所涵盖了理、工、文、法等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也是优势学科。

她的大学可并非是在“60分万岁”的状态下度过的,而是在大二期间就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还先后获得了国家级优秀项目奖和节能减排全国二等奖。

大四时,她获得了英国某大学的交换生名额,并且以第一名的成绩去公费留学,之后又直博到爱丁堡大学读博士,方向是太阳能电池。博士毕业时,还获得了弗雷泽司徒塔特奖,可谓是名声大噪。

博士毕业后,她收到了无数国外知名高校抛去的橄榄枝,但是均被她一一拒绝了,她进入到华中科技大学,成为了一名老师,目前是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单独培养了5名研究生。

看着她的求学之路让人不由得想到“天才少女”“神童降世”等词汇,但也有人觉得她发表论文的数量太多,该不会是将很多科研时间都用来组织语言了,并不是励志而是在走秀吧?

平均一个月一篇论文,是励志还是走秀?

5年60多篇论文,平均一个月就写了一篇论文,这个效率着实很高,而且都是发表在了SCI上,所以论文的质量也一定是有保障的,对于90后来说很难完成,惹来争议也是情有可原。

不过,胡玥并不是在走秀,而是真真切切的很励志。首先,这60多篇论文中有21篇是她为第一作者发表的,所以平均下来是3个月一篇,这听起来也就比较真实了。

其次,胡玥在读本科期间就已经有了一定的科研能力,读研之后,更是本着一边学习一边创新的进取心,积极利用每一分钟投入热爱的科学研究中,哪怕是所接触到的都是并不受女学生喜欢的领域。

再次,胡玥的优秀经得起推敲,一边是论文刊物,一边是华中科大,一边是爱丁堡大学、一边是她带出的优秀毕业生,无一不证明着她的励志和她的能力,她属于在“全面开花”中。

最后,相比科学院院士,胡玥还处于一个学习阶段,她需要通过写论文为自己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她不过就是在走很多科学家都在走的路线,而且从目前来看,她走得还挺“快”。

综上所述,惹来争议在所难免,但是不要用外行人的眼光去审视一个,拥有着强烈爱国热忱,拥有着高端学术水平的胡玥,这些荣誉是她应得的,她也是值得学生们去学习的榜样。

家世背景被曝出,怪不得她会如此优秀

随着胡玥的走红,她的家世背景被曝了出来,看完之后让人折服,更让人感慨:怪不得她会如此优秀,原来她接受了那么成功的家庭教育。

胡玥从记事儿开始就经常跟着外公去他的实验室,会对里面的瓶瓶罐罐很感兴趣,也因此对化学学科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爱好,所以高考填报志愿时,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化学专业。

而她的外公本科和硕士都就读于浙江大学,在对她的教育上贡献了不少力量。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她外公会引导她如何耐心地走出困境,会帮助她制定学习方法,绝不会像其他长辈一样大喊大叫或者溺爱。

而胡玥的父亲母亲也是高学历知识分子,通过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帮助她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还拥有了乐观开朗、积极上进的性格。总而言之,她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

笔者寄语:

胡玥不是第一位90后博导,也不是华中科大第一位美女博导,但是她却因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被称为最美90后博导。对学生而言,应该将其作为努力的目标和学习榜样。

但是笔者认为,胡玥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因为论文数量,学者也不应该以论文数量来作为科研的唯一目标。

今日话题:说说你对胡玥的看法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