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重陪伴;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要重培养。
今天权哥跟大家分享两个案例。
第一个是乡村女教师把儿子从城里转学到乡下就读。
故事的主人公叫郭伟,从师范毕业后遵从自己的初心,直接扎根农村,成为一名光荣的乡村小教师,一干就是20年,虽有多次回城的机会,她都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只因热爱,还有强烈的责任心。
她的家安在县城,两个儿子先后出生,到了适学年龄,左右权衡,放弃城里上学的机会,接到身边,自己带,安心又放心。
无须争辩,作为母亲,郭伟的选择是明智之举,小学阶段,陪伴比培养更重要。儿子需要的是母爱,跟母亲在一起,才有安全感,何况母亲还是老师,完全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母亲高尚的人格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子,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个是县高中校长把儿子送到市高中上学。
为了保护当事人,权哥就不具名了。这位校长可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普通老师慢慢成长为一名初中校长,然后又临危受命,调到当地最好的县中担任大校长。
这是一所百年名校,最近教学质量严重滑坡,以前清华北大每年十多个,还出过三个省状元,可谓风光一时,可最近别说状元了,连清华北大都难得有一个。老百姓怨声载道,纷纷把孩子送到市里高中就读。
人心涣散,很多优秀的老师也跳槽了,校长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心有多重,他必须力挽狂澜,救学校于水深火热之中。导地求学,劳民伤财,那是老百姓的无奈之举。只要教学质量上去了,这种现象自然会慢慢终止。
上任第二年,自己的儿子初中毕业了,虽达到了市重高的录取分数线,但他的本意是想让儿子留在县高中读书,给全体教职工作个表率,我把儿子留在这里读书,代表了我的决心和信念,让我们众志成城,光复县中。
可儿子不乐意,非要读市中不可。沟通无果,父亲决定尊重儿子的选择。强扭的瓜不甜,即使自己再有决心,如果儿子不愿意,那只会适得其反。我也不能这么自私,为了自己的事业,牺牲儿子的未来。
这样一来,各种质疑声此起彼伏,什么沽名钓誉,伪君子,说一套做一套,校长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百口莫辩,不如不辩,安心工作,只有把学校搞好,才能自证清白,一切交给时间吧,校长开始了忍辱负重之旅。
权哥由衷地敬佩,加油,相信在你的领导下,学校一定会起死回生;你的儿子,有你这样开明的父亲,三生有幸。
乡村女教师把2个儿子转到乡下读书,县中校长送儿子上市中,他们都是懂教育的人
本期节目至此结束,下期我们不见不散。动动手指转发一下,让我们共同传递正能量,为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