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实施新高考,但高校的专业仍存在文理分科,社会对文理分科的认知依然存在;企事业单位招聘新员工,有时候还是会按照文科生和理科生,分开对待。
从就业数据看,文科生的就业率的确没有理工科大学毕业生高,有的文科专业就业情况跟理科专业差得很远。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产业结构,对理工科毕业生更友好,市场无法为数量众多的文科生提供足够多的与其专业相对应的就业岗位,文科生的发展前景也没有理工科毕业生那么明确,于是很多人把“学文科”和“难就业、没未来”联系在一起。
不可否认,整体上文科生的就业难度要高于理工科学生,但不代表文科生就没有未来。事实上,我们身边有很多领域强者,都是文科出身。他们知识渊博,拥有很好的社会洞察力和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年纪轻轻就取得了很多成就。比如一些优秀的律师;某些学科领域的知名高校教师;级别比较高的公务员;大企业里面的高级管理人员;翻译官等等。所以我们不能把“学文科”和“没未来”对等起来,学文科,只要学得好、学得精,照样有非常好的前途。
不过,如果学得很普通,文科专业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会面临诸多挑战。部分省份为了缓解文科生的就业压力,严格控制高校文科类专业的招生人数,导致高考文科录取率大大低于理科录取率。在个别省份,高考文科类本科录取线仅为理科类的三分之一,文科类本科分数线竟然高出理工科本科分数线近一百分,差距之大,令人咋舌。
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有些东西,现在处于高位,可能不久之后就一落千丈;有些东西,今天在低谷,可能一段时间之后就触底反弹,呈现上升态势。如今社会环境变化快,文科或很快“腾飞”。
做这样的预测不是没有根据,首先,文化、旅游、休闲、读书等第三产业越来越受重视,打造文化中心、休闲中心、旅游中心,既能给地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又环保无污染。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让更多的文科生有了“用武之地”,也会刺激人文社科的进一步繁荣;其次,国家在快速前进的道路上奔跑了四十多年,物质极大丰富,可是精神世界没有跟上来,人文领域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与此同时,人文学科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当作“基础学科”,要求所有在校大学生都要学习。鼎鼎有名的南方科技大学,培养人才实行“学分制、书院制、导师制”,入学新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书院,接受不同的文化熏陶,以锻造自身优良的品格;著名学府复旦大学,全面推行通识教育,打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史、哲,实现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
在信息化时代,具备理工科实用技能和文史哲知识体系的复合型人才,事业发展空间会更为广阔,因为他们不仅有技术,还具备创新思维和很强的综合能力。
可能大家没有注意到,创业者中有很大一部分群体是文科生或是接受过“成体系文科教育”的高校毕业生,他们身边,则聚集了大批懂技术的理工科高校毕业生。说白了,学文科的人,更善于与人打交道,他们在销售、管理、培训、活动策划等方面均有较大优势,随着金融、服务、咨询等产业的兴起,这种优势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综上,文科生不是只能当律师、公务员、教师、记者、、翻译官或企业管理人员,也不是只能写写文章、搞搞后勤,他们有很多工作可以做;而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想要更上一层楼,也要花一些时间学点人文社科类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厚重的人文底蕴,可以提升个体的交际能力、思维水平,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
当下,新高考改革的持续推进,其实就是为了打破原来的人文学科和理工学科人为割裂的方式。采用“3+3”模式或“3+1+2”模式推进高考改革和大学的学科建设,会慢慢改变人们对文科的偏见。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文科的魅力所吸引,即便文科无法创造更多的物质价值,它也会成为整个社会的“座上宾”。到那时,文科就算真正“腾飞”了。
今日话题:如果你有孩子,你会引导他(她)主攻文科,还是主攻理科?欢迎大家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