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乡镇中学的学生“成绩单”火了, 惨不忍睹, 揭露了不愿相信的真相

为什么大家向往一线大城市,抛开高房价和高物价不谈,一线大城市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公共设施配置等与三四线城市相比,差距就直接出来了,更别说与乡镇地方相比。

而对于家长们而言,普遍关注的便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作为家长,大家大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希望自家孩子能够接受更优质的教育,拥有更优秀的学习成绩,然而实际情况与大家设想的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部分家庭因为家境原因,不得不让孩子在乡镇学校上学。相对而言,乡镇学校的教育基础比较薄弱,配套设施不够完备,教师水平与一线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于是在乡镇学校上学的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成了家长们头痛的点。

乡镇中学的学生“成绩单”火了,惨不忍睹

一份乡镇中学七年级的成绩单让我们认识到乡镇中学的真实状况。从成绩单中可以看到大量的学生7门学科总分加在一起才一百多分,着实让人震惊。要知道按照一线城市部分学校的教学标准,有的学生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就已经能达到这个分数,更别说是7门课总分。

作为母语的语文,普遍三四十分,偶尔五十多分。数学几分的,十几分的,一大堆。历史更夸张,几乎都是几分、十几分。

这样的成绩单,不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家长都难以接受,但又无可奈何。

揭露了不愿相信的真相

随着这份成绩单的流出,揭露着一个大家不愿相信的真相,那就是有很多乡镇学校的学生并不喜欢学习,也不重视学习,真正发奋读书的学生占比相对较少。

由于教育资源相对比较薄弱,导致他们在小学阶段并没有打好基础,于是越往后面学,不懂的知识点越多,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开始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于是在学校组织的测试中,这部分学生的成绩惨不忍睹,如果这时再承受老师、家长的一些指责,施加一些压力,那么这部分学生内心对学习的厌恶情绪就更重了。

其实很多孩子一开始都对学生不是很感兴趣,而之后的分水岭在于家长的引导。在孩子小的时候,习惯尚未形成,如果父母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孩子习惯的培养,那么就能逐步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自然能有一个不错的学习成绩。

相反,如果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务工,而家中老人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又不是很有经验,那么就容易导致孩子对学习并不感兴趣,喜欢玩,同时也容易染上一些陋习。

所以我们看见很多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并不是特别好,希望家长们能引起重视。如果夫妻双方都需要到外地务工,建议将孩子带在身边,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这样他才能更加自信、阳光,而父母也能及时制止孩子的陋习,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外,相较于初中阶段的教育,小学阶段更加值得引起大家的关注。如果小学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到了初中阶段就会很吃力。当没掌握的知识点多了之后,即便是想学,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老师的无奈

同时,当班级中大都是这种基础的学生时,老师们也很无奈。因为学生们基础比较薄弱,导致自己讲授的课程知识学生不一定能理解,于是上课时部分学生要么走神,要么睡觉。以往还能采取一些措施严格约束,现在明确规定不能体罚后,很多教师都不敢动手,于是就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学生一步步堕落下去,很着急,也很无助。

将来,期望乡镇地区教育资源能够越来越丰富,教师水平、教学设备配置、教学环境等都能获得提升,也希望家长们能在孩子的成长经历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不是一年回来一次的“陌生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