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突破,而社会的工作岗位有限,因此就业市场竞争加剧。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已突破900万人,又创历史新高,较去年的874万人增长了4.1%,其中双一流毕业生规模为90.3万人,占到总毕业生规模的10%,这些数据已经让我们难以忽视。中国正从总量性人口红利时代转为结构性人才红利时代,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们都不愿沦为劳动力行业中的一员。之前,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清北高材生前往深圳、广州等地中小学应聘教师,由此可知就业竞争形势越来越激烈,一些毕业生甚至选择从事极其不稳定的自由职业。
国内许多行业对本土学子开放的求职门槛越来越高,却对海外人士极为宽松,这引起不少打工人的不满。比如说,对“外籍教师”放低门槛,他们甚至还可以拿到4倍工资,这对国内求职者而言很不公平。海外人士在国内求学本身已经获得了很多优惠政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剥夺了一些人的求学名额,而在求职过程中依旧可以获得很大的支持,因此国人对这样的社会现状产生不满并不意外。我们本就求职不易,更想获得国家的帮助和支持,因此希望政府与社会能够出台更多政策帮助国内毕业生。
说起中国的“外教”群体,这也得益于中国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开放,以及中国希望自身可以在国际上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因此,为了长远发展,我国吸纳海外人才将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其实,我们都明白,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始终占少数,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些岗位对于海外人士的门槛刻意放低,因此让其他国内竞争者内心失衡。而我们想获得同样的岗位,却需要很高的学历、能力以及工作经验。
但是,我们也不能小瞧海外人士的任职能力与工作水平,他们具备与本土人士完全不同的海外思维,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地欢迎人才,只是建议相关企业及用人单位可以对海外求职者进行更详细的背景调查以及综合素质测评。同时,我国的求职者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水平,真正优秀的人无论面对多么残酷的求职现实,只要坚持,都可以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吸引了不少海外人士,愿意在中国工作以及定居,这对国家来说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