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神童课堂上睡觉, 教书先生想要责罚, 神童巧对免责罚

对联俗称对对子,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古往今来,民间流传着众多风趣幽默的对联故事。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个趣味对联故事:2副古代课堂对联,浑然天成,令人拍案叫绝,真是太有才了!

话说古代有个教书先生,考不上举人,就在老家办了一个学堂,招收本地的学生。

在这些学生中,教书先生最器重一个叫“章秀”的学生。

别看章秀才八岁,别看章秀家里穷,但是章秀脑袋非常灵光,一点就透。而且章秀的记忆力也很好,一篇文章看几遍就能够背下来。

教书先生认为这孩子是可造之材,是一个神童,所以经常给章秀开小灶。

教书先生没有收一文钱,却精心辅导章秀的学业,他认为自己能够拥有这样的神童学生,是自己的荣幸。

一个老师,最希望遇到的就是聪明好学的学生。章秀就是教书先生心目中的好学生。

所以,教书先生对章秀十分满意。

但是有一天,教书先生却被章秀伤透了心。

明明是大白天,明明其他孩子都在认真读书,章秀却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

教书先生看到章秀大白天睡觉,真是心里很不开心。

但章秀毕竟是他的得意弟子,教书先生并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呼斥,而是悄悄走到章秀身边,轻轻推了推章秀,想要让章秀醒过来。

其他的学生看到教书先生过来,读书声音都变得更大声了。可是,章秀却还是呼呼大睡,根本没感觉到教书先生的推搡。

这一下,教书先生心里很是生气。

当年孔子的弟子“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气得破口大骂:“朽木不可雕也。”

教书先生这时候深有同感,明明是自己最器重的弟子,怎么能够在课堂上睡觉呢?

所以教书先生用力往章秀的后背推了一把,一边说:“眼皮坠地,难观孔子之书。”

章秀有点醒过来,又有点在梦里,迷迷糊糊,直接说:“呵欠连天,要做周公之梦。”

也是有趣,章秀迷迷糊糊之间说的话,和教书先生的话合在一起,恰恰就是一副绝妙对联。

第1副对联:“眼皮坠地,难观孔子之书;呵欠连天,要做周公之梦。”

教书先生听了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气的是这个章秀真是无法无天,没有个学生的样子。笑的是章秀果然是神童,就算是梦里,也能够对出精妙的下联。

所以,教书先生也不客气了,直接把教鞭打在章秀的背上,一边大声斥责:“章秀,你怎么能睡觉呢?真是不成体统!”

章秀感觉背上一疼,然后就听到耳朵边的狮子吼,这时候终于醒过来了。

他睁开眼睛一看,忽然意识到现在是大白天,意识到现在是在学堂里上学呢。

章秀看着眼前生气的教书先生,心里感觉十分惭愧,不好意思的说了一声:“先生,我……”只说了这三个字,章秀就满脸惭愧,说不下去了。

其实,如果换做另外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大白天睡觉,教书先生也不会这么生气。

可是,他一直对章秀寄予厚望。看到章秀大白天睡觉,教书先生心里别提有多难过了。

教书先生认为,小孩子的学习必须要抓紧,错过了黄金期,可能后面就会落后那些才子们一大截。

所以,虽然章秀是神童,但是教师先生一直没有放松对章秀的督促。

看到章秀大白天睡觉,这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失望情绪,这是一种有些“不值得”的委屈情绪。

但是看到章秀此时此刻脸上的愧疚表情,教书先生又心软了起来。

教书先生在心里主动为章秀推脱,猜测起来:“可能章秀昨天晚上有什么事情,没有睡好,所以才会白天睡大觉。”

这时候想要不处理章秀的话,其他学生肯定不服气。但是要严厉处理章秀的话呢,教书先生还是真是有点不舍得。

所以教书先生灵机一动,故意板着脸说:“章秀,你大白天睡觉,要被打手心十下。不过,如果你能够对出我的下联,那我就免去你的责罚。”

章秀喜出望外,连忙说:“请先生出题。”

教书先生说:“南广济,北广济,南北广济济南北。”

这个上联顶针连环,相当有难度,必须要很高的才华才能够对出来。

章秀没有辜负教书先生的厚望,脱口而出:“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第2副对联:南广济,北广济,南北广济济南北;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好个下联,太妙了!”教书先生大声喝彩,章秀真不愧是神童,居然对得如此工整,太厉害了!

教书先生于是名正言顺免除了章秀的责罚,让章秀继续读书。

放学之后,教书先生悄悄询问章秀:“为什么上课睡觉呢?”

章秀解释说:“昨天我家里割稻子,我要帮家里做事情,忙到大半夜才睡觉。”

教书先生一听,更加开心了,果然章秀不是故意要睡觉的。

教书先生想了想,从口袋里拿出一两银子,对章秀说:“你现在还是学生,最重要的还是学习。你帮家里做事情,这是很好的,但是不能妨碍到学习。

这一两银子你拿着,以后每个月我都给你一两银子贴补家用,回去告诉你爹娘,你还是要以读书为主的。”

章秀不肯收下,流着眼泪说:“先生,你都没有收我的学费,我怎么好意思拿你的钱呢?我不能要。”

教书先生笑着说:“你只要好好学习,那我就心满意足了。”然后硬把钱塞给了章秀。

后来,神童章秀中了状元,知恩图报,把教书先生一家接到身边照顾,让教书先生也风风光光的。

于是乎,这个民间故事就流传开来,让老百姓们津津乐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