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级

双语教学好不好? 母语和英语会不会相互干扰?

孩子在英语启蒙阶段,母语和英语之间到底会不会相互干扰?这是当下许多家长和老师关心的话题。目前主流的浸入式英语教学以及其它主张自然习得的教学法,都是试图创造或模仿类似母语的语言环境来实现外语习得,但外语和母语学习最大的差异就是,母语启蒙时大脑中的语言思维还未建立,就像一张白纸,而到了外语启蒙阶段,母语思维已经逐渐形成,对比教学法(Comparative method)的产生正是源于这一客观现实。

为什么许多西班牙人在学习英语的时候经常会犯“I no eat fish”这种错误,那是因为在西班牙语中他们会说“No como pescado”。最初的对比教学法就是从这种朴素的对比分析中诞生的,与其说是一种教学法,不如说更是一种语言结构的研究,找出语言之间的结构差异,并预测这些差异可能会给外语学习者带来哪些障碍。对此,语言学家Robert Lado在1971年发表的文章中曾经生动地描述:学生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会发现,掌握其中的某些特点非常容易,而有些又极其困难。这是因为那些容易掌握的都是与其母语相似的元素,而差异大的元素学起来就难了。因此对比分析的目的就是确定那些有差异的元素,并据此设计课程大纲。

真正把这种对比分析演变成为教学法的是所谓的“布拉格学派”,不过他们把对比分析的关注点从传统的语言结构转向了语言功能与情境,这也为韩礼德(Michael 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以及现代的交际语言教学奠定了基础。

对比教学法背后的原理就是利用学生母语作为发展目标语言(外语)的认知框架,所以翻译是这种教学法在课堂上最典型的特点,课堂活动过程中经常会要求学生在外语和母语之间反复切换,比如张敏老师在「英语教学30法」师训课程中讲到对比教学法时举的这个课堂活动的例子。

虽然翻译是对比教学法的一个典型特征,但与我们之前介绍过的语法翻译法不同,翻译并非对比教学法的核心,而只是促进学生认知母语和外语之间异同的手段和工具。目前针对以翻译作为英语教学工具的研究还不多,但少数的研究成果已经证实所谓的“对比元语言输入(contrastive metalinguistic input)”有益于学生的外语学习。并且也有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更喜欢在跨语言比较的环境下学习,毕竟新知识往往要建立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并且受其制约。所以不论外语老师是否认同,学生可能还是会在心中默译,何不索性把这个过程公开在课堂上,以便于老师更加有效地管理和分享。

对比教学法这种在两种语言之间切换的特点,显然只有在双语课堂才能实现,因此在适用性上有一定的局限:首先要求老师既要精通外语,同时还要精通学生的母语;其次,学生一定要有相同的母语背景,否则也难以实现;最后就是选择支持跨语言比较的学习材料,要充分考虑到母语能够作为干扰或支持因素的可比性。不过在Scott Thornbury看来,对比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让老师和家长认识到母语不是外语学习的障碍,而是促进外语学习的资源。

以上部分内容摘自国际英语教学大师Scott Thornbury的《英语教学30法》,在这本书中他从五个维度系统梳理了国际上主流的30种英语教学法。张敏老师在Scott原著基础上通过讲解+举例的方式,帮助老师们彻底理解这些教学法的概念、特点、适用情境,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为英语老师的日常教学提供参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