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在不少家长眼里,曾是知识渊博、很有学术能力的大学生,事实上高校培养研究生的最初目标,也是希望在科研方面“后继有人”。
正如他们的名字一样,这类高校生侧重发展“研究”能力,他们也是科研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力量。但是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这个群体或许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研究生报考热度高,却被指“偏离科研目标”,含金量受到质疑
看一下研究生的报考人数,就不难发现考生数量已经连续多年有明显上涨。毕业生900多万,考研人却直接突破了四百万,达到了457万之多。
即使这其中包含部分往届生,也足以叫人为之惊叹,原来考研已经成了那么多大学生的选择。要是再刨除大批没有报名资格的专科生,可见本科毕业去考研的概率有多高。
随着市场中研究生的增加,他们的含金量本来就已经开始受到一些质疑。有人直接抛出了很多研究生的问题,就是“偏离科研目标”。
从考研时的报考初衷开始,多半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并不是对科研和学术有深深的向往,而是为拿到更高的文凭。
所以在学习过程,面对一些比较繁琐的任务,这类同学可能也难以保证足够的学习热情。而毕业以后对于工作的选择也是如此。
郑强教授曾经对研究生毕业去做空乘的现象,进行了特别的点评,直言:国家培养研究生,并不是想他们去飞机上倒水的。针对研究生“偏离科研”的质疑,大学生也有自己的无奈。
学生的回答道出原因:我们都是俗人,难以对抗现实的无奈
研究生教育的目标确实是培养科研型人才,教授们说的话有一定道理,大学生离科研越来越远,的确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改善的问题。
可是,这并不都是学生们的责任,相反造成这一现象有着很现实的原因,研究生本身也难以靠一己之力去改变。这与大学生就业的情况有不少关系。
有学生直言:我们都是俗人,难以对抗现实的无奈。家长花那么久去供一个孩子读书读到研究生,国家也投入了不少教育成本,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
但求职的境况和现实的生存压力摆在那里,又有多少学生能够真正做到不考虑工资、个人发展,一切选择都以研究为首要目标呢。
研究生也好,甚至博士生也罢,大家都是普通人,首先需要考虑就业问题。如果不是工作不好找,可能也不会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报考研究生考试。
很多研究生正在远离科研,考研主要目的成了拿学历、拿一个找工作的敲门砖,这种情况不是学生们可以解决的。或许当求职变得容易时,还愿意继续考学的人,是真正的“学术人”吧。
科研类岗位比较有限,对研究生要求标准高,毕业生转为其他行业也正常
在一些人眼中,研究生远离科研目标,或许会被看成“功利”。但也有人指出了另外的原因,现在高校研究生也在不断扩招,有这个学历的毕业生都不算稀缺了。
但是科研类岗位依然是比较少的,所以就算同学们有这份心,也必须要有足够优秀的能力。不要说普通本科院校了,就算是985重点大学,也不是都能有这种机遇。
科研岗位数量少、竞争多,往往需要名校毕业并且在专业领域有很突出的表现,对于一些同学而言,即使自己很努力,能力也是有限的。
这么看,研究生毕业后转为其他行业,而不从事科研工作,就太正常了。说起来,绝大多数学生来自普通家庭,之所以用功学习知识也是想有个好的发展。
研究生含金量等问题,需要多方面的调节才能改善,不该把目光都放在学生身上。当各个行业的工作门槛普遍提升时,为找到份还算像样的工作去考研,这也是学生不得不面对的。
【笔者寄语】研究生被质疑“偏离科研”,同学们坦言自己是俗人,对学习的态度是基于现实原因。这种现象或许是当前不可避免的,只能说对于那些真正热爱学术研究的大学生,我们该予以敬重。对于其他基于就业考虑而考研的同学,我们也应尊重和理解。
话题: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呢?(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哦)#知识红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