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用名利来激发师生们的创新积极性, 才有可能有出路!

台湾发明大王邓鸿吉先生说:发明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挣钱;二是做慈善。发明挣了钱,搞发明的动力更足、也为后面的发明打下物质基础;发明是做慈善,发明为人们带来了新的就业岗位、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给师生带来了物质和名誉的实惠,这将激发更多师生的创新兴趣,会让学校科技创新氛围更浓,更利于学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当下,有专门的科技创新机构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很多中小学也在开展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质的教育、有部门组织了师生的科技创新比赛、高等院校的自主招生也为科技特长生敞开了大门,这些措施无疑会激发师生的创新积极性。而在这些措施中,较少注重对师生的创新作品进行实用性的精细打造、让师生的科技创新技术得以转化,让师生的创新进行科技创新变成生产力,在此过程中也让师生得到物质上的实惠。

做好师生科学创新的转化,才能为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插上飞翔的翅膀!师生发明创意层出不穷,各种创新大奖斩获不断。不过我国普遍存在创新转化很难、特别是师生发明创意转化难上加难,这主要是师生的发明实用性普遍不是很好,这就需要经验丰富的人进行精心打造,还有就是缺乏科技创新转化的渠道,这就造成了师生的大量创新发明,在比赛结束之后就束之高阁。要想使南岸更多师生的科技创新得到转化,就必须有更多的企业来把师生的发明实用性较强的进行打造、研发,同时更需要得到教育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科技创新越成功、师生的发明兴趣更浓,这样才会使科技创新教育之花开放更加艳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