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刷到一个视频,视频中,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德峰直言:自己写的书,都是为评职称用的,没啥意思,大家不要读。
复旦大学是国内最顶尖的大学之一,王德峰教授是该校颇有影响力的教授之一。一个知名大学的知名教授,在公开场合用最直白的话语评价自己的学术著作,表面上看是在否定自己的学术作品,实际上是在讽刺当下的职称评审机制。
1)很多一线教师对职称评审制度颇有微词
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师群体,还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教师群体,其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职称评审制度颇有微词。
熟悉教育体制的人都知道,高校职称评审和中小学职称评审有“共性”,也有各自的“个性”。一般来讲,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审工作由当地教育部门组织,本科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审多由高校自行组织。由于各地各校存在现实差异,大家对教师申报职称的材料会有不一样的要求,但总体上差距不大。
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从二级教师晋升为一级教师)为例,因为职称名额是按教师人数以一定的比例分配到每个学校,这就导致部分年轻教师较多的学校一级教师岗位不足,部分年轻教师不多的学校一级教师岗位富余。于是出现了一个现象:同时参加工作的两位水平相当的教师,在两个不同的学校上班,一位教师早就评上了一级,且在为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做准备,而另一位教师可能只是二级教师,还在为一级教师职称发愁。
当然,人们对职称评审制度颇有微词,不仅仅是因为学校岗位不足导致一些符合条件的教师无法正常晋级,也是因为对评审过程的公正性,评审材料的合理性等诸多方面存有质疑。
2)能不能用“同行评价”来确定教师的职称等级?
一线教师特别在乎职称评审,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职称等级与工资待遇直接挂钩,同一个地区同等资历的两位教师,职称高的工资就高。
作为一线教师,如果职称长期停滞在较低等级,工作积极性会受到很大打击,一方面是因为收入得不到提升,另一方面会因为觉得自己工作得不到认可而情绪低落。
教师情绪和工作积极性会影响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氛围,那么,为了学校的发展和孩子的教育,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更好的教师评价机制呢?比如用“同行评价”来确定教师的职称等级?
用“同行评价”来确定教师的职称等级,大概意思是压缩材料在职称评审当中的权重比例,以同行评价的结果作为最重要的参考量,确定教师的职称等级。可是,“同行评价”也不一定很公平,它存在两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第一,能不能建成高质量、成规模的专家库?
同行评价的前提是有高质量、成规模的专家库。可能有人会说,现在的职称评审,各地教育部门都已经建立了专家库。但现在的专家库成员仍是以高级教师为主的“专家”,这些高级教师是通过原来的职称评价体系晋升的,他们的评价标准很难改变。
第二,能不能确保没有人为因素干扰?
不可否认,中国的很多地区,还是人情社会。关系好的朋友,照顾一下;“上面”打个招呼,通融一下;亲戚家的小孩,关心一下……在这种状况下,职称评审如果只参考“同行评价”,能确保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吗?
由此可见,“同行评价”看上去很美好,实际上操作空间却不大。
不过,用“同行评价”确定教师职称等级不靠谱,不代表教师评价没有优化的空间。在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实行的“多元评价”,其中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借鉴。
英国教师评价中考评者和被评价教师相互尊重并达成共识,在教师职称评定环节,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同行、学生都有权发表意见并影响评定结果;日本东京都在教师评价中由教师与校长、教导主任面谈确定教育目标,考核期结束后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再经教导主任初步评估,由校长通过课堂观察最终按等级评定;韩国教师评价起初由教育管理者实施,后将学生、家长、同事、校长纳入评价主体。
话说回来,普通教师哪有改变现行职称评审体系的能力?他们所能做的,无非是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然后不断宽慰自己,并把注意力投放在学生身上,努力把学生培育成灿烂的花朵,再从中获取成就感。
今日话题:你对当下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欢迎大家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