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上大学不考研成了异类要避免学历“内卷”

“本科阶段也没有好好学习,就学考研的几门专业课,感觉只有到了研究生,真正的人生才算开始。”西南某高校药学专业一位大三学生说。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457万,比2021年增加80万,增幅超21%;相比2017年,报考人数增加256万,增长1.27倍。沸腾中不断刷新的研究生报名总数及增量,其背后交织着素质升级的动力、“被迫就业”的压力与逃避社会的无力。(2月9日《半月谈》)

考研的人数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表面繁荣的背后有隐忧。如此多的考生涌上考研的独木桥,背后的原因就值得探析。表面上看,追求更高学历,拥有更充分的竞争力,既可以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为国家培养一批高质量的研究型人才,满足国家急需专业或关键领域的人才需求,又可以增加个人就业的砝码,在就业市场拥有更大的竞争力。不过,当人人都踏上同一条轨道和赛道,采取相同的竞争模式,就会导致无序竞争并陷入水涨船高的恶性循环。

分析考研人员的目的,包括素质升级的动力、“被迫就业”的压力与逃避社会的无力三个方面。很显然,前者更具有正向效应,也是值得激励和推崇之处。相反,基于逃避就业和盲目跟风,并没有明确的职业预期和人生规划,这种考研的行为就应当反对。尤其是一些考生“反复参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国家的教育成本和家庭负担,也会进一步加剧当事人与社会的脱节,造成更大的负面效应。因而,理性引导考研,避免各种利益驱动下的学历内卷,不失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首先,家长要起到第一道防火墙的作用。孩子是否选择读研,固然取决于孩子的自我选择,但尊重并不代表置之不管。结合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与判断,是每个家长的应尽之责,也是减少盲目性提高理性化的重要一环。对于职场与人生,孩子由于涉世不深并尚没有理性的认知,家长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与阅历,为孩子把把关并进行利弊分析,基于各种因素选择出最优方案。

其次,学校和老师要辅助学生作好职业规划。在大学生入校的那天起,高校就应当把职业规划作为重要任务一以贯之,引导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去向及早作出安排。事实上,只有未来方向明确,职业定位准确,在学历的选择路径上更清晰,个人自主性和独立性越强,受到外界的干扰也就越少。一些大学生盲目跟风,跟职业规划不明确而缺乏自主性有关,此时尤其需要老师给予关心和帮助。

再次,用人单位要避免学历崇拜。唯文凭论的用人选择造成了学历崇拜之风的泛滥,由此造成了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过度追求。一些原本可以由大中专生就能胜任的岗位,结果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抬高了准入门槛,上升到研究生的层次。需求侧拔高学历导致学历贬值,传递之下也使得供给侧需要作出调整,形成了考研的最大驱动。

最后,大学生要学会理性化选择。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是选择就业,还是继续考研深造,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作出的选择也不一样。因而,大学生本人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而不是受外界因素的干扰盲目跟风,更不能把考研作为逃避进入职场的方式,毕竟考研终归不是安全屋,读研依然会有穷期,每个人最终还得进入职场和社会接受考验。否则,无谓的焦虑会让人失去理性,也会进一步加剧文凭追求的内卷化。

甚至可以说,上大学不考研成了异类已超越了教育范畴,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在双减政策和放开三孩的大背景下,学历追求“内卷化”会进一步放大社会焦虑,增加教育投入和家庭成本,最终影响到生育意愿和人口增长。因而,从本科生招生计划上加大宏观调控指导,应对考研结构失衡的问题尤为重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