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学生都有开花的权利。赏识和肯定,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潜能;宽容与尊重,才能真正守护学生的成长!
2019年,郭老师来到拓晋,如今已是第三个年头了。谈到当初选择教师的原因,郭老师说,起初是想多点自由时间教育孩子,结果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别人眼中的老师,可能是朝九晚五、寒暑假,但当你真正成为一名老师后,你会发现,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是家常便饭,接触最多的是学生,操心最多的也是学生,留给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
并不是不想顾家,而是职责所在。就如同郭老师说的:校内,我是家长眼中的老师,校外,也是老师眼中的家长。双重的身份让我切身体会到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也能时刻谨记作为老师承担的责任与担当。
↑郭老师所在班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郭老师表示,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既然选择当教师,就会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栽培,学习上有疑惑就悉心讲解,生活上有困难就热心帮助,情绪上有波动也要耐心开解。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业发展,更要重视思想品格的培养。
不同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有一定的特殊性,除了基本的专业技能、知识储备,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
为了鼓励学生学习探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郭老师总结了非常宝贵的教学经验:
她认为,思想只有靠交流才能碰撞出火花。相互交流的过程,是解疑答惑的过程,也是相互成长的过程。教师的“教”只能为学生的“学”服务。如果光凭老师的教,学生是很难学会的。所以在郭老师的课堂上,会要求学生积极发言,分组讨论,引导学生钻研问题,商讨对策。
在她的课堂上,对错不是教学目标,充分的思考,能力的习得,智慧的碰撞,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职教的学生大部分是14到18岁,叛逆、厌学,是这个年龄段经常遇到的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态度,对待这些学生,郭老师自有一套办法——“蹲下来”。
郭老师说:蹲下来,不单单是一个身体的姿势,更是一种思想、观念的放低。放下年龄和身份,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个性、差异,和他们平起平坐,你就能探知他们的内心世界。
因为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郭老师得到了学生的信赖和认可。不少学生慢慢转变了学习态度,改变了不良生活习惯,很多学生毕业之后依旧和郭老师保持联系,沟通交流学业问题。
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抵达人心而改变社会,抵达人心,才能改变一个人的能力和态度,进而改变社会。尊重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培养他们的行为规范,努力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理想,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郭老师说,身教重于言传,对家长一样,对老师也一样。你想培养学生的上进心,作为老师也必须有求知欲。
郭老师有每天阅读的习惯,为了给学生做表率,便把阅读带到了学校。无论是上自习还是课余时间,学生总能看到郭老师认真阅读的身影,不知不觉中便对阅读产生了兴趣。
郭老师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是可以让人终生受益的。要想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苦口婆心规劝是没有用的,身教比言传更有用。
↑郭老师参加志愿者服务
郭老师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她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天才,真正的天才都是通过努力得来的。成大事者,仅有超世之才是不够的,关键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她希望她的学生不仅要有超凡出众的才能,更要有敢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