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学历内卷程度的加深,学习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不过,同学们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别人家的小孩”,除了要靠自己的努力以外,跟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也有很大关系。
也正是因为这样,家长们才会心甘情愿的花费时间、金钱来给孩子做前期“铺垫”,从补课到购买学区房一项不拉,就是为了能让孩子有机会走入“牛校”。
虽说在义务教育阶段,家长还能带着学生“抢跑”,尽可能靠着金钱、人脉抢占优质资源,可到了中考时,这些“外挂”就不起作用了,只能凭借着学生自己的硬实力,获得高中的入场券。
中考实行5:5分流后地位直追高考
在以前,大家普遍认为高考才是决定学生“起点”的重要转折点,因此在高中阶段会格外在意学生的成绩起伏,不敢有丝毫懈怠。
相反,中考在高考的光芒之下就显得十分不起眼了,毕竟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的中考,还是以考察学生的基础为主。
换而言之,同学们只要在初中阶段认真听讲,在初三时期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即便是不能进入重点高中,也能被普高接手。
但现如今时代不一样了,在“中考普职比大致相当”的九个字重压之下,势必会有一半的考生被迫分流进中专、技校。
这就意味着,很多学生甚至都没来得及在高考考场上“亮相”,就已经“被判出局”,而这样的结果让大多数家长都无法接受,所以无论相关部门在职业教育上有怎样的政策倾斜,或者如何提高职校生的地位,都无法抹平家长心里的担忧。
毕竟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的大背景下,80%以上的同学都获得了进入“大学”的机会,但中考这样5:5的分流,反而使得“高考不易,中考更难”这句话照进了现实。
不过话说回来,学生的成绩高低其实一直有迹可循,即便是政策不进行调整,该考不上的学生依然考不上,而这不仅与他们自身的实力有关,更与同学们的家庭教育有关。
与普通高中无缘的学生,多半会出自于这2类家庭
“读书是改变学生命运的重要齿轮”,这个道理哪位家长都懂,但实际上,每位同学的家庭教育却是参差不齐。而一般会在中考失利的同学,基本都是出自这些家庭,父母们可别不当回事。
▲常将打击、讽刺的话挂在口中的家庭
在一部分家长看来,“严师才能出高徒”认为只有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才能够在家庭教育中掌握完全的主动权。
所以当学生成绩不理想或者没有达到心里的预期时,家长就会开始打击孩子,甚至出言讽刺,这无疑是给同学们的心灵和身体造成“双重打击”。
久而久之,消极、厌学的心理会萦绕在学生身边,不仅再没有踏出学科舒适圈的欲望,还会在考试不理想时感到极度的自卑,在这种恶性循环下,同学们成绩下滑考不上高中也就不稀奇了。
▲完全采取“放养教育”的家庭
现在家长工作都比较繁忙,而他们辛辛苦苦赚钱,主要就是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学习环境。
不过,由于这类父母过于将重点放到了“工作上”,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就采取了“放养”,甚至将全部的教育重任都推到了老师身上。
可老师每天工作非常辛苦,更别提班里三四十个同学都需要看顾,很难将精力都集中在某一位同学身上,如果同学们自控能力比较差,那么成绩自然也不会高,只能在“分流”中急流勇退。
中考是场耐力的较量,需要家长做好辅助工作
相较于高中来说,中考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不仅学科难度比较低,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更偏向于“填鸭式”教学。
而中考作为这一学习生涯的“节点”,考察内容也比较浅显,拔高题大概只占全篇卷纸的20%左右,所以普通学生的“主战场”就是在剩余80%的题目中。
这就要求同学们在上课期间要认真听讲,努力消化老师讲述的主要考察题型,毕竟这就是一场“耐力竞赛”,只有坚持到最后,将自己的短板纷纷补全的同学,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这个基础上,家长们也不要给学生拖后腿,要尽量跟上老师教学的步伐,打好辅助与配合才行哦。
结语
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存在,二者都是学生成长阶段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如果家长盲目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老师身上,那么不仅会增添教师肩膀上的负担,同时也是对学生本人的不负责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