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3050字,阅读完约需6分钟
对于考研来说,聪明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我们看见的、听见的,考研成功上岸的前辈、同学中,即有聪明的,也有努力的。
那我们今天来探讨一下,聪明的人和努力的人,哪个有更高的几率实现自己的目标?哪个有更高的几率成功?
一、选择固定还是成长?
我们先来看一个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家德韦克(Carol Dweck)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她找了一些十岁的小学生,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为:实验组一、实验组二和对照组。
实验的第一阶段,德韦克(Carol Dweck)让三组小学生进行同一项智商测试,并用不同的方式告诉三组的测试结果:
实验组一(称赞智商):这是个很好的分数,你真聪明!
实验组二(称赞努力):这是个很好的分数,你一定很努力、很认真!
对照组:这是个很好的分数。
实验的第二阶段,称赞完孩子们后,德韦克(Carol Dweck)让这三组孩子做一个选择:“这里有三个任务,一个是非常困难的任务,你可能会犯错,但是能学到东西;一个是很新鲜的任务,你可能从来没接触过;而最后一个是你很擅长的任务,你必定能很好的完成。”
差别巨大的现象出现了:
绝大多数被称赞智商的孩子都选择了最简单的任务,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想毁掉自己身上“聪明”这个标签。
而被称赞努力的孩子,几乎都选择了非常困难,但能学到东西的任务。
对照组孩子们的选择比较平均,没有特别倾向。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接着看实验的第三阶段。
实验的第三阶段,德韦克(Carol Dweck)给这三组孩子出了一道难度非常高的题目,对这些孩子来说基本是不可能解答的。差别巨大的现象再次出现:
实验组一“高智商组”,坚持的时间很短,情绪很快变得沮丧,纷纷放弃了。
实验组二“努力组”,坚持的时间很长,而且很享受努力寻找答案的过程,最后虽然没能解答出来,但负面情绪很少。
对照组没有特别倾向。
通过这个心理学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这个实验清晰的表明了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巨大区别:
实验组一“高智商组”,表现出了明显的固定型思维。他们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因为自己的“聪明”,一旦失败了,就非常容易陷入沮丧和自我怀疑,很快放弃。
实验组二“努力组”,则表现出了良好的成长型思维。他们认为自己的成功是自己努力的成果,即使失败,也会认为这只是一个目前无法解决,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总会解决的问题。
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智商高低是无法改变的,他们喜欢选择自己有把握的事情做,以此来确保自己的成功,从而证明自己的聪明。做出努力和碰到困难,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够“聪明”。
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自己成功是因为自己足够认真努力;如果暂时还没成功,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认真努力。他们认为努力学习能够提高智商和能力,遇到困难时,他们会选择学习和成长,而不是放弃和自我怀疑。
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差别很大,大到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它们在工作、生活、交友以及伴侣选择上,都会影响我们的决策,会让我们的命运变得很不同。
屏幕前的你,要选择固定型思维还是成长型思维呢?
二、智商能通过练习提高吗?
20世纪70年代以前,社会上普遍认为智商主要取决于先天遗传。随着几十年来一系列社会研究的进行,最近关于影响智商因素的观点已经变成:智商会受到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且后天环境的影响占大部分。
哲学家詹姆斯·弗林,通过跟踪研究美国军队征兵的IQ测试记录,发现,随着教育机会逐渐平等化,原本被认为“先天智力低下”的黑人,与白人之间的IQ指数的差别正在逐渐缩小。
这一结果支持了詹姆斯·弗林的“智商环境成因论”。
这项跟踪研究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每一代年轻人总是比上一代年轻人拥有更高的IQ平均指数。具体来说,是1932年到1978年,美国年轻人的IQ平均指数升高了14点。
这一发现被称为“弗林效应”。
“弗林效应”击破了“智商先天决定论”,因为如果智商是受遗传基因决定的,人类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产生如此大的“进化”。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教育环境越来越好,接受的教育水平越来越高,每一代年轻人的平均IQ指数也越来越高。用这一点来解释每一代年轻人的智商越来越高,似乎更为合理。
那么,基因不重要吗?
不,基因也很重要。
詹姆斯·弗林的一位朋友——布鲁金斯研究所的经济学家威廉·狄更斯,帮助弗林做出了一种理论解释:
假设一个人因为遗传因素比其他人个子高一些,在打篮球时稍占一些优势,这一点优势会使他更喜欢打篮球;等他上了高中,更可能被优秀的教练看中,并训练他,这样他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这个循环最后可能会把他带入NBA。
事实上,基因可能只给了他1%的优势,但这一点优势让他在篮球上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得到了更多正面环境的支持。
也就是说,遗传因素的差异虽然微小,但在环境中会得到一步步的放大,最终形成巨大的差异。
而这一解释,也支持了“后天环境论”。
现在我们清楚的知道了,智商是可以后天提高的,提高的方法就是努力学习和刻意练习。
三、如何练习才能提高智商?提高考研成功上岸的几率?
考研路上,总有些让我们羡慕不已的“聪明人”,吃吃喝喝玩玩,几个月下来,哪样都没落下,却能考研成功上岸。
做不到那样的人,是不是就不够聪明?
当然不是!
正如我们以往文章里分享过的,那些学习新知识比你理解得快、记得快的人,不一定是他们比你“聪明”,更可能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能更快的发现新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快的理解新知识。
对某些情况反应非常迅速,应对非常好的人,大部分是因为经过了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能够不假思索的迅速做出反应。
比如说考研面试,有人说,我也准备面试了啊,面试可能涉及的几个问题,我都准备好如何回答了啊,为什么还失败了呢?
问题出在哪里?
答案就在《刻意练习》这本书里。
《刻意练习》中将那些“随意地”、“随便地”的练习,称为“天真的练习”。因为那样的练习并不能有效的提高能力、提高智商。
那怎样练习才能有效提高能力呢?
《刻意练习》中讲了四点:
1、练习的目的明确
一项练习要实现怎样的目标,要达到怎样的目的,要明确。
比如准备考研面试,要准备哪个环节?哪些问题?为什么要准备这个环节?这些问题?因为这个环节是自己的弱项?还是因为想考的学校比较侧重这些问题?
看一本考研资料,你想要从这本资料里得到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看完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2、练习时保持专注
这一点不用多说了,不管学什么,专注,都是提高效率的最高秘诀。
3、练习要有反馈,并及时调整
从反馈中发现问题,通过调整解决问题,从而得到进步。
比如准备考研面试,请老师、前辈来帮助你模拟面试,即时给你反馈,指出你的问题,针对问题做出调整。相比自己“随便地”背几个面试问题的答案,你的进步一定是明显的。
4、一只脚踏出舒适圈
如果一直在舒适圈里练习,你会越来越熟练当前的水平,但这样是无法取得进步的。只有把一只脚踏出舒适圈,让自己觉得练习有些吃力,没办法轻松的完成,这样的练习,才能让你真正取得进步。
比如考研面试,如果你反复练习已经能够熟练回答的问题,对于提高面试成功率是没什么意义的。你要做的,是去刻意练习那些你不擅长的问题,你觉得回答困难的问题。
刻意练习,可以提高我们的能力,提高我们的智商,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这样一个事实:
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极少数天赋极高的人,普通人费劲千辛万苦做到的事情,他可以轻松惬意的完成。
但这种人毕竟是“万中无一”,想想那些一个月考研上岸的传说,有几个学校有的?要多少届才能出这么一个传说?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天赋这种难以量化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去考虑,因为,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并没有到需要拼天赋的地步。
我们只要在自己能够掌控的地方,踏实的做出努力,针对自己的目标,勤勉的刻意练习,就足以超越大部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