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1张985、211名校学生现状表流出: 挤进高层次的圈子, 有多重要?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张图片。

四川某理科班,2003年参加高考,去年年底组织了一次高中同学聚会。

同学间互相交流了目前的近况后,有人整理出了一份清晰的名单。

上面是当年27名考上本一批以上的学生,他们的高考成绩以及对应的就职单位。

大概可以分为3个层次

①清北四人及顶级985学生,金字塔最顶端,毕业后供职于高校,或当医生、出国;

②普通985学生,成绩中位圈,主要在研究所、设计院、银行、大厂工作;

③211学生,成绩下位圈,主要在政府部门、房地产公司、企业工作。

这份排名表有很多细节和亮点,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这两条:

一,认知水平决定你所在的层次。

简单粗暴地说,就是高考分数越高,找的工作大概率越好。

比如在985高校任职,薪资待遇不仅仅是工资那么简单。

博士入职高校,除了正常工资,还有很多福利和补贴,比如:

安家费、科研奖金、绩效、子女入学优惠等,还有令人心动的超长寒暑假期。

就像安徽某高校,A类博士可以一次性获得140万的安家费。

每个月不仅享受副教授待遇和1.2万的租房补贴,顺带还帮博士家属解决工作问题。

比如在研究所,博士一年收入大概10~20万,有编制,有福利房,工作稳定。

相比之下,那些在私企、小公司工作的,也许也能拿高薪,但福利和稳定性可能就没那么好了。

二、高层次的圈子,很重要。

一个班里有4个清北的,27个本一以上的学生,这应该是省级重点中学的重点班。

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想不优秀都难。

27人分布各行各业,有医生、教授、研究学者、定局国外的、公务员、房产人员......

在这个圈子里以后就医、留学、买房、投资、深造,都有人可以咨询。

你可能会说,也许他们之间只是普通同学关系,但不要小看弱联系的影响力。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提出的“弱联系”概念告诉我们:

像在找工作这类重要的事情上,能真正用到的关系,并不是经常见面的人,反而是那些不怎么常见到的人。

他们可能是你已经不怎么联系的老同学或同事,必要时也许会分享给你差异化的信息,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机遇。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年轻人,努力让自己变优秀,早早挤进高层次的圈子,真的很重要。

02

进入一所名校,我们享受到的是什么?是高大上的硬件设施,图书馆的藏书,老师教的知识。

是高水平的社团,是离开时能拿到的那张毕业证书,是以后可以写在简历上的,令人骄傲的谈资。

这些确实都是收益。但最主要的收益,而且时间越长就看得越清楚的收益,其实是同学。

歌手李健曾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说过这样一件趣闻。

一年冬天,周六早上七点多,宿舍里有两个学习特别好的同学,像往常一样起床了。

另外有个想睡懒觉的同学,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周六还这么早去自习,不至于吧!”

那两个同学没说话,直接就出门了。而没过一会,那个被吵醒的男生,也起来收拾出门了。

作家一直特立独行的猫也分享过自己的一个故事。

二本毕业的她,有次去北大交流,发现最让她震撼的:

不是北大老师和同学有多厉害,而是北大人身上那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北大,很少有人会翘课,连课间20分钟,都有很多人在看书、做题。

甚至期末考试之后,自习室、图书馆依然爆满。

而她身处的二本学校,氛围却截然不同:

周围的同学,常常夜里熬夜打游戏,白天在课堂上趴着睡觉;平时不复习,快考试才临时抱佛脚。

甚至那些稍稍努力学习点的人,都会遭到周围其他人的孤立和排斥。

就像《送你一颗子弹》中的一句话:“在这样的小圈子里,固然可以取暖。

但结果往往是大家集体坐井观天,越暖和也就越觉得井口那块天空就是整个世界。

在优秀的圈子里,成员彼此会互相交流高密度、高价值的信息,耳濡目染一起进步、成长。

在劣质的圈子里,则充斥着毫无营养的低级信息,时间久了,信息茧房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封闭、越来越固执。

你会渐渐失去学习和了解新鲜事物的机会,安于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平庸。

03

如果现在的你,正处于不那么满意的圈子,那么是不是就被定型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当然不是。现在依旧来得及,我们可以主动构建出自己理想的人生,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安排和规划。

比如你现在身处二流大学,那么你可以做的,就是思考怎么在二流大学里接受一流大学的教育。

几条建议,供你参考:

①明确自己未来的生活目标,并根据这个目标去尽可能宽泛地去涉猎知识、培养技能

②以985高校学生中的中档乃至高档水准来要求自己,打破学校、专业、环境的束缚。

甄别筛选本校高水平的课程,以及网络上高水平的在线课程,不选择本校水平稀烂的课程。

不要害怕不合群,不用担心自己拿起书本学习会显得特立独行。优秀的人,就是早努力的那个人。

④找机会参加具有挑战性的各类竞赛,而不是只满足于在本专业的考试中拿到及格。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洛克定律,又叫篮球架原理,指的是:当目标既是未来指向又富有挑战时,才是有效目标。

拿篮球架来做类比,篮球架定在那个高度,既不会让你轻易进球,也不会让你永远也进不了球,正好是你努力就能进球的高度。

试想,如果把篮球架做成两层楼那么高,你进球就没那么容易了。

反过来,如果篮球架只有一个普通人那么高,进球倒是容易了,但还会有那么多人觉得打篮球有趣吗?

正是因为篮球架有个“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才能吸引那么多人为之着迷。

同理,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才是最有效,且最有吸引力的。

很多人没有养成制定挑战性目标的习惯,身处惰性的圈子里,渐渐丧失了向上的动力。

因此,目标设置一定要有挑战性,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舒适区,设置在学习区,而不是恐慌区。

愿我们都能进入那个理想中的高水平圈子,让人生迈入一个崭新的台阶。

共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