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到一个热搜:
2022年,高校毕业生或超1000万人
直到去年这个数字还是909万,那个时候已经觉得很多了。
每年新闻标题上都会打出“史上最难”、“就业季”这种标题,却又每年都在超越去年成为最新的那个“最难”。
如今看到“一千万”这个数字,只能发出一声苦笑,感慨:职场真是越来越卷了。
今天分享两个年轻朋友的故事,他们一个是九五后,毕业两年;一个是零零后,今年即将毕业。
九五后的小魏
两年前,小魏从本科毕业。
他上的是一个不知名的普本,地点在包邮区的一个二线城市。
就跟大多数本科生一样,大学四年学了个寂寞,毕业之后也不知道自己能从事什么工作。
这种“跟任何工作都不对口”的专业,毕业之后基本上一律按照“男的做销售,女的做行政”来处理。
毕业后两年来,他辗转了几个小公司。
第一份工作,不出意外,在一家广告公司当销售员,底薪八百,老板说“销售这份工作就是看能力的,能力强的月薪上万很轻松”。
好吧,所有招聘销售的HR都是用这套话术来吸引刚毕业的年轻人。
小魏对这份工作并不满意,但是周围人都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先就业,再择业,先让自己能财务独立再说”。
事实证明,“先就业再择业”就是一句毒鸡汤,后来才明白,年轻人职业生涯里,第一份工作有多重要。
你找第二份工作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按照你第一份工作来起步的。
起点比别人低那么多,你拿什么逆袭?
因为在那个广告公司做不出什么业绩,三个月后,小魏就被“自愿淘汰”了。
因为销售行业的一个潜规则:若是三个月还不开单,公司没有养着你的义务,痛快点自己主动离职。
第二份工作、第三份工作……都是月薪四千、五千的工作,他尝试过运营、公关等等,但都不太顺利,要么是自己辞职,要么公司黄了。
上个月,他辞去了最近的一份工作,说是不想打工了,要在家搞自媒体。
零零后的小吴
小吴最近正在找实习岗位。
大他两级的学长学姐听说他找实习岗位很难,都有点惊讶:
找实习有什么难的,网上招聘不是很多吗?
而小吴所面对的现实却不是几年前那样轻松了。
上面说过,普通人职业生涯第一份工作很重要。
那我们往前推一下,每个人都希望第一份工作是在大厂,对吧。
你想进大厂,现在不是只用985、211这样的学历就够了的,你还得有一个光鲜的实习经验。
而“光鲜”的实习经验哪里来?
只靠自己海投简历是不行的,那样只会得到垃圾的实习经验。
有人说,大厂的实习岗位在背地里已经被内部和中介联手垄断,单凭自己投简历,得到这类实习岗位的机会是非常渺茫的!
付费内推,进名企实习,包装简历——已经成为部分应届生圈子里公开的秘密。
谁也不想这样卷,但是有什么办法?
这个钱,你不花,有的是人抢着花。
到最后别人用钱、用人脉抢占了普通人的机会,把别人都卷死,挤出赛道,自己就赢了。
零零后的小吴,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职场。
作为一个八五后,我真的觉得,现代人,一代比一代累。
我已经觉得我们这一代够累了,够辛苦了,但我现在就能看到九五后比我们更累,而且也可以预期到零零后要面对的世界是多么的让人绝望。
有人天天说,现在年轻人没用,太软弱,有那么好的条件,就知道摆烂,不努力。
发出这种批判的人,我想请你们看看,这个世界,给年轻人的购物筐里塞了多少东西?
对于八零后、九零后来说,人生的购物筐里有:
房子、车子、一个看起来正常的家庭、一份体面的工作以及一份至少月薪过万的收入。
所有人都告诉我们这些是人生必须的,有一个做不到就是不正常,做不到就是你不努力,你没用,你不配活着。
然而现在想满足这个标准难道很简单吗,是随随便便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吗?
别的不说就单说房子这一项,在房价起飞之前那一波赶上末班车的,侥幸可以拿着购物筐成功“结账”;
然而,没赶上的普通人,不论是几零后,估计以后都很难赶上了。
因为起飞之后的价格,就不是一般人能肖想的了。
然而,随着九五后、零零后进入社会,走上职场,开始独立生活之后,这个购物筐里的东西非但没有减少或者降价,反而变得更多、更贵了。
房子,更难买了;婚,更难结了;
工作,更难找了;学历,卷起来了。
然而卷成这个样子,年轻人购物筐里的东西还在不断增加:
留学海归私教瑜伽有机食品滑雪冲浪野营公园下午茶市中心大平层……
反正就是不管你需不需要,咔咔往你的购物筐里放,告诉你:
这个你得有,那个你也要,否则你的人生就不行。
年轻人实在拎不动了,索性把购物筐扔了——然后一堆人过来指责:你怎么不努力了呢,怎么不争取了呢,怎么不上进了呢?低欲望,没出息!
其实,不是年轻人自愿选择的低欲望。
而是因为他们发现,实现这些社会强加的欲望,要付出的代价太大,而人生的精力和资源都是有限的。
他们希望,自己人生的购物筐里,只留下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这有什么错呢?
讨论
九五后、零零后面对的职场和人生,越来越艰难,越来越卷。
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