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免不了各种矛盾,而教师们对学校管理的不满,往往能概括为一句话,即“该管的不敢管,不该管的乱管”。
按常理,该管的要大胆管、敢负责,不能绕路走;不该管、不必管的事,不要没事找事,无事生非。可是,一些学校的管理层对有利于自身的事,一拥而上;没有利益的事,一推了之,败坏了风气。处于各种困难状态下,一时没有能力管的事,管理者可以把意见或建议说明白,不要吞吞吐吐。
不得不说,在一些学校中,一群敬业的教师被缺乏学习意识的人管理着,这种现象,非常无奈。学校工作的开展,要靠教师的活力,要靠有智慧、有见解的一线工作者。然而,一线教师预见到工作的被动性,提出积极主张时,往往得不到管理者的支持,有些管理者甚至很冷漠。那个意思,无非是在表明“你们只要执行就行了,我才是分管领导”。
在得不到行政支持的情况下,管理者“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成为我当年最期待的状态。为什么?若他表态支持,他会担心最后需要负责,或者担心教师们要经费、要装备。若他反对,自身也会觉得为难,因为一些建议可能是对的。再者,提出观点的人自己也有能力去做,确实没有必要干预。可是以后算谁的?这又是个令人左右为难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的五六年时间里,我和同事们在教育教学上做过很多有益尝试。一些事虽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但毕竟探索了新路。此后,我曾一再感谢学校领导,感谢领导的“不干涉”“放手不管”,因为这已经表明了他们的信任。我至今仍然认为他们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学校的管理者要有基本的判断力,要相信教师,因为信任能促使教师产生更多的工作动力。教学是一件专业的事,教师有学习意识、有职业精神、有职业自律,更重要的是,他们是每天在教室里的人,熟悉自己的班级和课堂。教师所做的,是为了学生的未来。只有在教师违背了教育规律、违反了常识,或是工作出现偏差、将损害学生学习利益时,需要管理者提出教育教学的建议;而当他们正常履职时,管理者没有必要指手画脚。换个视角:如果教师不过是学校行政体系内的一个按钮,一直在等待指令,教师们自身能否具有创造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又从何而来?
教师具备教育教学的资格,他的教学状态,管理者可以关心,但不宜管得过多、越俎代庖。
学校的管理者一定要有学科教育教学的背景,他们自身必须是有经验的教师,必须成为优秀的学习者,这点至关重要,关系到能否形成学校中的教育文化共识。受社会官本位文化影响,在强调学校管理专业化的探索中,管理者自身的专业素养往往被忽略。我曾参加某县级中学组织的活动,发现很多教师没有学习意识,完全是被动地工作,除了“拼高考”,学校中没有任何学习氛围。后来得知,校长“提拔”前是某镇镇长,书记此前任职乡党委书记,两个人都没有教育工作经历,他们不能兼课,却能检查、监督教师的教育教学。
这样的管理者,究竟会把“学校”当成什么?他们眼中的“教育”是什么?他们怎样看待教师和学生?没有管理资格的外行一旦有了权力,往往特别会折腾,当他们将“管理”视作权力,必然会压制合理建议和不同意见,学校的状态也就可想而知。当人们无力改变这种社会习惯时,管理者明智的选择就是进德修业,努力将自己锻炼成“懂行”的人,或者多听听教师的声音,放手少管。这并非“不作为”,而是既然缺乏“作为”的能力,不如不管,减少损失。
同样,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有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多干预。多年前,某次高考总结交流会上,一位班长表现得很“不客气”,高考已结束,他已被名校录取。班长一脸不在乎地读了自拟的总结,大概意思是,我们班某门成绩考得好,是因为老师高一起教学就不负责,学校不肯换老师,我们只能靠自学,自行交流,所以自学能力强;班主任两年来一直忙自己的考研和调动,不管班上的事,所以我们班委会的组织能力特别强。那次总结会,领导及个别教师脸色非常难看,场面极其尴尬。“少管”“不管”,可能有各种“不得已”,但结果或许可以很好。那次交流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移用到管理者与教师的关系中,可以发现相似之处。
—END—
来源|本文刊于《教育家》2022年3月刊第2期,原标题《有些情况下要“少管”》
文|吴非
设计|朱强
统筹|周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