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就业

晋升高级教师时, 有些教学经历不一定都是真的, 要区别看待这些情况

职称问题一直都是老师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地方老师的工资待遇直接与职称挂钩,老师的职称越高,工资待遇也就越好,在教龄、学历等都相同的情况下,高级教师的工资会比一级教师的工资高出一两千,况且,大家平时的工作量和课时量都差不多,就因为职称不同,而导致彼此的工资差距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对于职称等级较低的老师是不公平的,也影响了部分老师的工作心情,因此,老师们都想尽早晋升为高级教师,早日把自己的职称问题解决好,无论是从工作角度还是从个人角度来说,这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笔者作为一名在乡村学校工作了多年的老教师,经常听到老师们对晋升职称问题的讨论议论,甚至还会对有些不正常的现象有所吐槽,知道老师们在晋升职称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自己也亲身经历过晋升职称的多种情况,对老师们评职称的问题比较了解,就像题主所说的那样,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的“造假”问题,在很多地方是确实存在的,造假所涉及的内容也是方方面面,只不过是有的地方睁只眼闭只眼,民不告官不究而已,而有的地方则是对这种情况,一直都是零容忍的态度,这也是基层一线老师们所期待的。

第一,非基层一线教师在晋升高级教师时,存在明显优势,存在明显造假迹象,这也是老师们反应比较强烈的问题。在这类人当中,大部分都不是一线教师,要么是主管部门的所谓教研人员,要么是各个中心校的工作人员以及学校的非教学岗位人员,其实这些人只是工作岗位不在三尺讲台,他们的真实身份都是教师,说实话他们也需要评职称,也都想早日把自己的高级职称问题解决了,而他们评职称提交的所有资料,工作单位写的都不是某某主管部门,或者某某中心校,相反,他们填写的都是基层一线学校,很明显他们的教学工作经历是不真实的。

第二,为了满足晋升高级职称的条件,需要评职称的老师都会按照职称条例所要求的标准满额填写,都不想在自己的教学任务、工作量、课时量都方面出现差错或漏洞。在这些人当中既包括那些主管部门的人员,也包括各个学校的一线教师,他们都有可能在教学内容、教学课时、教学经历等方面存在水分,其实在这方面,特别是对本来就在教学一线工作的老师来说,多数情况都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有的学科要求必须要有540个学时,而老师们就是完全按照学校的课程表上课,也没有那么多的课时,而上报资料时谁也不想显示出学时不够,所以,他们必须足额写够规定的课时数。

第三,在晋升职称的硬件条件方面也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机制。我们知道,就目前而言,在学历、教龄的方面造假的可能性很小,比如,老师们的学历证书,主管部门都可以随时查阅是否真实的,其问题主要集中在各种荣誉证书证件方面,明明自己多年一直在中心校上班,几乎没有上过讲台,更没有当过班主任,但是,他们的优质课证书、优秀班主任证书、各种课题证书应有尽有,有这种情况的不在少数。总之,在老师们评职称的问题上,有各自不同的具体情况,教研人员等非教学人员的职称问题需要考虑,基层一线教师的职称问题更应该得到照顾,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各项制定政策的不断完善,老师们的职称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