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文家市。
心急如焚的教员,叫来一个年轻人到自己房间,商量一个困扰他很久的问题。
很快,他的房门被推开了。
教员赶紧让他坐下,还没等他开口寒暄。
快人快语的教员就开门见山道:
挺颖同志,你可要教我哩!
年轻人受宠若惊,谦虚道:
“毛委员,您说笑了,我哪能教你哩,我……”
年轻人还想客气,教员紧紧拉住他的手,诚恳地说道:
“不不不..挺颖同志,你的本事我还是知道的哩。这么久了,部队里只有你的连队人员完整,所以你这个党代表肯定是有啥法子哩,我今天就是来请教的!”
这个年轻人是谁?竟然能让教员如此不耻下问?
01、毛师长
众所周知,教员是不世出的军神、战略家,军事家,后来军委评定的36位军事家,教员领袖群伦,高居第一。
从1927年,教员领导秋收起义开始,他就投入了人民军队的创建历程。
教员是当之无愧的人民军队的创始人之一。
耐人寻味的是,教员一生担任过30多个军事领导职务,直接担任部队军事主官的经历非常少。
秋收起义他是前委书记(前委书记是临时性的党内职务);
红4军成立后,教员担任红四军党代表、军委书记、前委书记
1929年3月,红四军在长汀进行改编,组建了军政治部,教员兼任政治部主任。
1931年2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总政治部,军委副主席教员兼任总政治部主任。
此后,教员担任的军事领导都是前委书记,政委,政治部主任,军委成员、主席等职。
在教员军事生涯中,他很少担任过军长、参谋长等军事指挥官。
唯一的例外就是,教员曾担任过师长。
1928年3月,教员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被改编为第2师,由何挺颖担任师委书记(后改称党代表,即政委),教员任师长。
而这正是教员最早的正式军事职位。
不过,他这个师长并没有当多久。
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后,教员曾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党代表兼第11师代师长。
而第11师的党代表就是何挺颖(同时兼任第31团党代表)。
不久,第四军取消师的编制,改为六个团,教员也就没有担任代师长了。
从此,教员再也没有担任过部队军事主官。
换言之,在教员军事生涯中,唯一给他担任党代表(政委)的就是何挺颖。
02、热血青年
何挺颖,1905年出生于陕西南郑县汉山镇何家湾一个普通家庭。
他的父亲清末秀才,饱读四书五经,却精通西方天文地理。
后来曾参加同盟会,在家乡当私塾先生。
虽然家庭经济条件并不是很优越,但他父亲为了培养了爱国情操。
8岁这年,何挺颖开始在父亲私塾接受启蒙教育。
何挺颖学习天赋非常一般,人也显得愚笨一些。
因此,他父亲为他取名挺颖,字策庸,以示勉励。
在父亲的影响下,何挺颖成长为一个爱国热血青年,树立了科学救国的念头。
1920年,何挺颖考入汉中联立中学,是学校的风云学生,积极组织、领导学会运动,并带头接受新文化运动思想,使用白话文。
1924年,何挺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大同大学数学系,准备实践自己科学救国的抱负。
就是在上海,他开始接受十月革命思想,确立了革命救国思想。
1925年,何挺颖参加了著名的五卅运动,并加入共青团。
不久,何挺颖转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
上海大学著名的革命摇篮,校长邓中夏,教务长兼社会科学系主任瞿秋白,教员蔡和森、恽代英、张太雷等人都是著名的党员。
在他们的影响下,何挺颖光荣入党。
1926年,北伐战争时期,何挺颖奉命到北伐军第八军李品仙部任团指导员,参加北伐战争。
何挺颖的军事生涯就此开始。
1927年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彻底撕下伪装,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正式失败。
何挺颖退出北伐军,到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由叶挺独立团新兵组成)干部连任党代表,不久组织打算让他回陕西进行兵运工作。
当时,何挺颖和未婚妻的婚期将至。
可为了革命,他决定暂时不结婚,未婚妻一怒之下和他分手。
而何挺颖毅然决然,来到郑州,汇合其他同志,准备回陕西老家,继续革命。
这时,组织又命他去参加南昌起义。
于是,何挺颖在警卫团团长卢德铭的率领下动身南下。
当他们赶到江西时,南昌起义部队已经撤出南昌。
卢德铭和何挺颖只能继续南下,在修水一带休整。
03、三湾改编
1927年9月,教员奉命在湘赣边界发动著名的秋收起义。
由教员任前委书记,卢德铭任总指挥,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
由余洒度任师长,余贲民任副师长,钟文璋任参谋长,下辖第1团(团长钟文璋),第2团(团长王新亚),第3团(团长苏先骏),后来又有第4团(团长邱国轩)。
第1团就是由卢德铭和何挺颖率领的警卫团改编而来,是起义主力部队。
何挺颖担任连党代表。
秋收起义计划攻打长沙,可长沙是湖南省会,敌人守卫森严,敌我实力悬殊。
部队损失惨重,由起义时的5000余人锐减到1500余人。
9月19日,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后,教员毅然决然,决定率部队转战井冈山,开辟了著名的井冈山根据地。
当时部队很多人并不理解教员的决定,何挺颖却坚决支持毛泽东。
这次起义,暴露了很多问题,除了客观上的起义部队实力远不如敌人,最重要的主观原因有两个。
第一,军事主官各行其是,没有充分贯彻落实前委命令,而且普遍瞧不起各级党代表、连指导员,甚至将其视为“狗皮膏药”。
第二,部队思想不统一,革命意志不坚定,部队成分复杂(比如邱国轩就是军阀部队转投起义军的),思想容易开小差。
尤其是总指挥卢德铭在芦溪牺牲后,部队官兵叛逃严重(从起义到部队抵达井冈山期间,师长余洒度、第1团团长钟文璋、第3团团长苏先俊、第4团团长邱国轩等人先后叛逃)。
教员敏锐地发现了这些问题,对此忧心忡忡,迫切希望加强前委对军队的掌控。
在部队南下过程中,满怀心事的教员注意到了何挺颖。
何挺颖虽然天赋一般,可他最大的优点是,善于思考和总结。
教员想到的问题,他也想到了,两人不谋而合。
在所有起义部队中,何挺颖率领的部队革命意志最坚定,一个逃兵也没有,而且全连上下都非常尊重何挺颖。
教员马上找到何挺颖,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两人一交谈,何挺颖就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党对队伍的领导权问题。
当时起义部队(包括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部队)虽然设立了党代表,但是在部队地位非常薄弱,基本只管政治宣传教育,连一级没有党组织,组织难以掌控部队。
何挺颖不仅看出了问题,而且还根据自己的革命经历,制定了初步计划。
他大胆向教员建议,把党支部建立到每一个连,充分加强每一个连指导员的作用。
何挺颖此言一出,教员忍不住击节赞叹。
何挺颖提出的问题,正是他所想到的问题;何挺颖提出的解决方案,正是他所想到的方案,有些甚至做了更细节的补充。
在教员革命过程中,能像何挺颖这样,与他配合得如此默契,又如此及时、准确看出问题,制定计划的战友并不多。
这一年,何挺颖才22岁,这是怎样的青年才俊啊。
这怎么不令教员器重有加?
很快,两人就制定了计划。
9月29日,部队抵达三湾后,教员在何挺颖的支持建议下,遣散革命意志不坚定,不愿留队的人,在连设支部,营以上设党委;并在连设立士兵委员会的民主制度,确保官兵平等。
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何挺颖是三湾改编的大功臣!
经过这次改编,起义部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师第1团(团长陈浩,副团长韩壮剑,参谋长徐庶)。
第1团下辖2个营(第1营营长黄子吉,党代表宛希先;第2营暂缺;第3营营长张子清,副营长伍中豪,党代表何挺颖);1个辎重队(队长范树德,党代表何长工);1个特务连(连长曾士峨,党代表罗荣桓)。
三湾改编后,部队焕然一新,战斗力、凝聚力、革命信仰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作用,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毫不夸张地说,影响了中国革命进程,改变了整个中国!
04、井冈元戎
1927年10月,起义部队抵达井冈山,何挺颖率部积极参与井冈山根据地建设。
这年12月,湘军出动一个独立团,22个连反攻茶陵。
当时张子清和何挺颖正率第3营赶紧支援。
由于敌我实力悬殊,第3营且战且退,准备和第1团主力部队撤回井冈山。
结果,团长陈浩,副团长韩壮剑,参谋长徐庶等人对革命产生悲观情绪,打算拉着部队叛逃。
关键时刻,何挺颖与张子清、谭震林、宛希先等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粉碎了他们的阴谋,挽救了第1团。
不久,教员举行前委会议,处决陈浩等人。
随即部队进行整编,由张子清任团长,何挺颖任党代表,朱云卿任参谋长。
1928年3月上旬,湖南省军委特派员、湘南特委军委书记周鲁来到井冈山,撤销了教员前委书记一职,将前委改组为师委。
第1师改为第2师,由教员任师长,何挺颖任师委书记。
当时,何挺颖的地位比教员都高,仅次于周鲁。
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与教员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会师后,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第四军下辖3个师8个团和1个特务营。
由朱德任军长,教员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任参谋长兼28团团长。
朱德兼任第10师师长,张子清任第11师师长,陈毅兼任第12师师长。
由于张子清受伤重病,并没有到职,因此由教员任第11师代师长,党代表则还是何挺颖。
这次会师,极大地增强了根据地的实力,可正当根据地蓬勃发展之际,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来到井冈山。
7月,敌人派出11个团,向永新进发,教员、何挺颖、宛希先率第31团将敌人围困25天,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杜修经趁这个机会,强迫朱德、陈毅、王尔琢等人率第28团、第29团,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冒险进攻湘南。
8月,红军主力部队在郴州惨败,部队损失惨重。
第29团全团叛逃,只剩下副营长萧克带领的一个连编制完整;第28团,2营营长袁崇全叛变,拉走了6个连,团长王尔琢和1营营长林彪赶紧追击,希望拉回部队,结果王尔琢不幸牺牲。
教员得知消息后,赶紧率第31团第3营接应部队,同时让第31团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率第1营和特务连以及团直属部队火速回到井冈山,防备敌人偷袭。
果然,敌人湘军1个师和赣军5个团进攻井冈山。
8月30日,湘军吴尚率3个团和赣军王均率1个团进攻井冈山黄洋界。
何挺颖和朱云卿随即打响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
此战,何挺颖率部以伤亡数人的微弱代价,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击毙、击伤300余人,保卫了井冈山,取得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战后,教员欣然写下了千古名词《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05、搭档林彪
黄洋界保卫战虽然胜利了,第28团损失太过惨重,教员、朱德等人痛心疾首。
第28团是红四军主力部队,根据地绝不能让这支王牌就此毁掉。
为了重建28团,教员、朱德等人决定任命林彪担任28团团长,何挺颖任党代表和团党委书记。
日后叱咤沙场的林彪就此崭露头角。
而何挺颖则成为林彪的第一个党代表(政委)。
何挺颖调到28团后,深入连队,很快就展现了自己无与伦比的组织能力,建军能力。
没过多久,何挺颖就让部队焕然一新,重新恢复了实力。
可惜的是,由于林彪性格原因,何挺颖与他相处并不愉快。
1929年1月14日,教员、朱德、陈毅等人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地区。
1月24日,在大余战斗中,何挺颖指挥作战时,不幸身负重伤。
教员得知消息后,让陈毅转告林彪要好好照顾何挺颖。
并且让人专门送来一匹马,让身负重伤的何挺颖骑马跟随大部队转移。
然而,尽管教员千叮咛,万嘱咐,却没有引起林彪足够的重视。
1月26日,部队在吉潭遭遇敌人偷袭。
何挺颖骑的马受惊,将他狠狠地从马背上摔落下来。
何挺颖本就有伤,这下坠马加重了他的伤势,由于红军医疗条件恶劣,何挺颖不幸牺牲,年仅24岁。
教员闻听噩耗,悲痛莫名。
此后,教员每每提及何挺颖,都非常伤心。
结语
如果何挺颖没有过早的牺牲,如果他能活到革命胜利,以他的能力、资历和贡献,他参加大授衔的话,或许能成为元帅。
可惜,革命过程,无比艰辛,革命胜利是用无数先烈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何挺颖最终不幸壮烈牺牲,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何挺颖虽然牺牲了,可他所作出的贡献,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他所做出的一切,历史不会忘记。
何挺颖烈士,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