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热播的时代剧《觉醒年代》在豆瓣评分高达9.2,它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风云诡谲以及那些在风云中绽放出自身光辉的人物。
里面的很多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不管是花费极大笔墨的陈独秀、李大钊,还是只出场几帧的穷苦百姓都让人感触颇深,让人不由得相信,他们就是真正的民国的人物。
剧中有这样一个人物,给观众的观感复杂且精彩,他便是被蔡元培校长诚聘去北大教学的辜鸿铭。
在不少人看来,他跟力求改革中国现象的胡适、李大钊等新派教授不同,身着长衫,留着辫子,顽固不化,是个非常不好相处的小老头。但他精通九国语言,是对于国外知识了解最深的教授之一。
他的身上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历史上真正的辜鸿铭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
西餐厅用流利英文回怼北大学子
辜鸿铭是个非常古怪的老头,他这一生特立独行,最看不惯别人在他面前装模作样、耀武扬威。
一次他跟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约在西餐厅吃饭,辜鸿铭早早赴约,可毛姆一直没有出现,于是他决定提前用餐。他身着长衫,扎着细长的辫子,奇怪的着装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当时那个年代,北京大多数人的服装和语言都在向西方靠拢。他们穿着西装和洋服,为自己懂几句英文而感到骄傲。像辜鸿铭这样打扮的人,已经很少了。
辜鸿铭的装扮在餐厅其他客人看来,与这里高档的环境格格不入,不少人都对他投来异样的眼光。西餐厅的老板也时不时地往这边瞟几眼,还让服务生在他身边打转,生怕他逃单。
然而,面对众人的打量,辜鸿铭格外从容,等他点的菜上来,他将餐布放在腿上,熟练地拿起刀叉开始切割牛排,从始至终没有发出一点杂音,也没有一点礼仪不合规矩,仿佛已经吃过许多次。雅的用餐礼仪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好奇这个穿着古板的老头到底是何人?
正在这时,西餐厅里进来两位穿着西服的青年,他们在辜鸿铭旁边的桌子落座,用着并不流畅的英文夸夸而谈。
言语之间,他们多次提到“北大”等词眼,张扬地表示自己是北大学子的身份,北大作为当时的最高学府,收纳了大批精英人才,对于能在那里念书的人,人们往往都是会高看一眼的。
这两人自然而然地引起不少人的关注,感受到西餐厅的人将目光移到他们身上,两人说得更加起劲,似乎很享受这种出风头的感觉。
后来这二人瞥到沉默不语,但衣着格外“出风头”的辜鸿铭,心里感到非常不屑。于是两人开始大声谈论起辜鸿铭。先是讽刺他的衣着,见他不搭腔,又嘲笑像他这种怪老头也配在西餐厅吃西餐。
此时,辜鸿铭已经解决完面前的牛排,他从容地用餐巾擦了擦嘴角开口回怼:“我开始吃西餐的时候,你们两个还在娘胎呢。”
两人当即便愣在那里,因为怪老头的这句话用的是纯正的伦敦腔,比他们刚才说的那些蹩脚的英文好得太多。
同样愣住的还有西餐厅的老板和其他的顾客,他们越来越好奇这个老头的身份,他到底为什么会说出这样流畅的外语?
一时间,西餐厅内静默异常。两个北大学子还未回过神来,辜鸿铭再次发声:“你们两个到底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对面的两个学子忙称自己是中国人,辜鸿铭嘲讽道:“对着自己的同胞不讲中文,而讲英文。连自己的语言都不尊重,算得上是中国人吗?”
两个学生被他的话臊得抬不起头来,只能一直低着头,一言不发。
此时,跟辜鸿铭约好见面的毛姆匆匆赶来,他解释自己在路上遭遇堵车,辜鸿铭懒得听他解释,撂下一句:“我已经吃好了。付钱吧!”便拂袖而去。
他走后,那两个北大学子也没好意思再继续待下去,付过饭钱后便匆匆离开。
他们原以为北京城这么大,不会再遇见那个怪老头,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不久后又以一种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遇见了他。
彼时,曾经被他们鄙夷过的怪老头站在北大的礼堂前方,用流利的英文给学子们发表演讲,其间,多次切换各国语言,引得台下的众多学子啧啧称奇。
经过打听,他们得知这位怪老头居然是教他们洋文的教授——辜鸿铭。自己曾经奚落过的怪老头突然变成自己的洋文老师,这感觉实在微妙,经过之前的教训,他们再也不敢小瞧这位先生。每次上他的课,都对他毕恭毕敬。
辜鸿铭的成才之路
辜鸿铭看着像个冥顽不化的封建社会老学究,却对西方的文化和语言非常了解,这样古怪的中西结合为什么会出现在他身上呢?这一切都跟他自小的经历离不开。
辜鸿铭出生于马来西亚半岛的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他的父亲是这个橡胶园的管家,因为生意上的往来,辜鸿铭的父亲会多国语言,耳濡目染之下,他也学会了多种语言。
让辜父感到惊讶的是,辜鸿铭的语言天赋异常的好,往往是他教过一遍之后,辜鸿铭便能顺利地说出来,甚至还能够举一反三。
橡胶园的园主布朗先生在得知辜鸿铭的天赋之后也非常欣赏他,在跟辜父商量过后,决定收他做干儿子,并送他去德国留学。
面对这样的机遇,辜父非常高兴,与此同时,他又担心儿子在国外呆得太久,会被别国的强大所吸引,从而忘记中国文化和他中国人的身份。
于是,辜父让儿子在列祖列宗的牌位面前起誓:无论他走到哪里,无论身边是哪国的人,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辜鸿铭一直遵循自己曾在祖先面前发过的誓言,即使他学习大量的西方先进文化知识,却一直没有忘本。
在德国求学期间,辜鸿铭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终考入英国著名的爱丁堡大学。
不管他在哪个学校进行学习,都会被他的老师和同学们当成最优秀的榜样,即使他从学校毕业多年,他仍然是学校传说里的风云人物,仰慕他的人不尽其数。
完成爱丁堡的学业后,辜鸿铭继续前往德国的莱比锡大学进修,钻研文学和哲学,同样在那里掀起巨大的波澜,成为优秀的代名词。
在异国他乡游历的时候,辜鸿铭经常会读中国的书籍,他将书里的中国文化跟自己德国的同学讲述后得到对方的高度认可。
同学认为,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博大精通,只是研究它的中国人很少,反倒是带着一些其他国家的糟粕去研究,实在是顾小失大。
一语惊醒梦中人,同学的劝诫让辜鸿铭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中国,重新发扬中国文学。
在国内,他得到张之洞的指导,熟读四书五经,领略中国文化,他越读越觉得中国文化的难能可贵,他多次在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上发表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文章,尊崇孔学,大肆批判被很多近代先进人士奉为真经的“西学”。
他所研究的孔学不是被已经被很多封建皇帝魔改的孔学,而是回归论语本身,探求最初的那部分孔子文化的精华。随后,他还将四书中的《大学》、《中庸》、《论语》翻译成英文发往海外,引起极大的影响。
那段时间一直都是外国向中国输出文化,中国人在文化上一直被强力打击,直到辜鸿铭将三本著作英译之后,中国的很多核心文化才被传到西方。
他所撰写的《中国札记》详细介绍中国文明的价值,许多西方学者在他的译著下被中国文化深深吸引,纷纷奔赴中国进行研究。上一次西方国家因为一本书而到中国,还是马可波罗曾经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
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究开始研究中国文化,国外的大学研究中国文化的课题骤然增多。
基于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辜鸿铭多次被任命为清政府的重要职位,其中,光是外交部长他都当了两回。
清政府之所以让辜鸿铭坐这个位置,除了他对西方比较了解外,还因为老先生之前在海外的那些逆天成就,收割到一大批国外的粉丝,其中不乏政界和军界的大佬,这给中国和其他国家谈判提供了很大便利。
后来随着清政府的所作所为让百姓们越来越失望,国内追求民主,反对封建的呼声越来越高,辜鸿铭最终选择辞去公职,专注译书。
上世纪一二十年代,社会动乱不堪,辜鸿铭满腹才华,可惜无用武之地。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有个人给他提供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教书。此人便是北大当时的校长蔡元培。
北大的狂儒讲师
辜鸿铭曾经公开在课上表示过:“中国一共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公’,另一个就是我自己。”
“蔡公”指的便是蔡元培,是辜鸿铭对他的尊称。这句话虽然有自恋的成分,不过也可以证明,在辜鸿铭心中,蔡校长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物。那么,他为何会对蔡元培如此毕恭毕敬?
这一切都要从他们相识开始说起,那是一个雪天,辜鸿铭刚刚睡醒,便被自己身边的小仆告知,有位先生找他,怕打扰他午睡,已在门外等他许久。
辜鸿铭一听这话,对来人心生几分好感。等他见到这人时,吓了一跳。来找他的,正是刚刚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
彼时,蔡元培正在寻找可以在北大教学的讲师们,他来寻找辜鸿铭所谓何事,不言而喻。
蔡校长一直求贤若渴,他知道对于很多人来说辜鸿铭有才华,只是脾气古怪不好相处,不过,对于有才华的人,蔡校长一直非常包容。他深知,以这位老先生的才华足以为北大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子。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来了。
辜鸿铭对于蔡元培亲自上门聘请自己,感到非常自豪,听着他细数自己的才华和优点,腰杆子也直了许多,只是他还对一件事感到迟疑:北大招募讲师许久,截止到现在,应聘的大部分都是接受新式教育,想要发扬新式文化的教授。
而自己一直被外人传是老学究,老古板,他不明白蔡元培究竟为何找上自己?
面对他的疑惑蔡元培表示,他虽在衣着打扮上守古老旧,但论起脑袋里的知识和优秀的语言天赋,放眼国内还未能找到可以跟他媲美的教授。基于此,蔡元培才想邀请辜鸿铭去担任北大的教授。
感受到蔡元培的诚意,老先生立刻表示愿意前往北大任教。二人还就北大现在的专业规划探讨许久。
在辜鸿铭老先生的建议下,蔡元培保留原先想要废除的拉丁文语言学,因为当前,很多外语都来自于拉丁文的变形。学好这门语言,对他们了解西方用处很大。
其实辜鸿铭之所以如此敬重蔡公,除了他的诚意外,还因为他是正儿八经的两榜进士出身。
辜鸿铭当初原本也想参加科举考试,只不过那时科举制早已废除,1901年,清政府曾给过他文科进士的文献,但这到底比不上蔡元培的名正言顺。如此种种,让辜鸿铭对蔡元培非常敬重。
蔡公带着满满的诚意而来,辜鸿铭自然也不会让他失望,进入北大之后,将自己这么多年以来的所思所学全部悉心教导给学生,每到他的洋文课教室里更是座无虚席。
在教授学生们洋文的同时,辜鸿铭还教育学生,洋文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种科目,学习它是可以更方便地学习西方文化。不过,学子们真正要加以运用的还是中国自己的汉字,不能够厚此薄彼,忘记自己的根。
辜鸿铭的确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可其性格古怪,还是有许多学生不喜欢他,经常在他的课上给他找麻烦。
在一次课上,一位学生就以他的长辫子来讽刺他复古、顽固不化。其实很多学子都认为一个接受过先进教育的先生不该留着代表中国封建的辫子,剪掉它或许会更好。
辜鸿铭面对学生这样的嘲讽,没有像往常一样犀利回怼,而是说了这样一段话:“吾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诸君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
其实,在西方留学的时候,辜鸿铭的穿着要比在座所有学生都要考究,一身笔挺的西装,脚上还穿着昂贵的皮鞋,一举一动像足了一个英伦的贵族绅士。
他回来后所有人都受辛亥革命的影响要断辫子、衣服,可他重新穿上那套被国人舍弃的长衫、戴上假辫子,正是为了让自己铭记中国原本的文明。
他告诫那位学生:“你之所以将辫子当成封建余物,不过是自己心里的辫子没有被剪掉,等你把心上的辫子剪掉之后,会发现我留不留辫子对你来说已经不再重要,因为这是我的自由,与他人无关。”这句话让所有的学生都恍然大悟,并为他们曾经的冒犯感到惭愧。
辜鸿铭是个怪才,他出生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在大多数国民看来学习西方的一切,仿佛是拯救中国的唯一途径,面对这样的大潮流,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守护中国的本土文化,告诉所有人,一个国家绝对不能放弃自己的文化,不禁令人钦佩。
他同样有很多缺点,比如固执、脾气古怪等很多方面的小毛病。但这些都无法否定他是北大讲师团里的一个非常亮眼的人物,他的存在为北大的语言专业做出巨大的贡献,对后世影响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