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可以说是众多学子人生中的一个“分水岭”,在这次筛选中,决定了同学们职业生涯的起点。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这也几乎是最为重要的一次机会。
不过,高考的结果可不仅仅是由分数决定的。有人说“三分考、七分报”,再多的分数没有好好利用,选错了专业的话,毕业后也可能难以有好发展。
医科和师范,被称为普通学生实现“上升”的两大首选专业
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之中,大部分都是出自普通家庭的同学。有知名老师曾说过,医科和师范,是普通学生想要实现“上升”的首选专业。
成为医生或教师,最主要的是学历及专业能力够强,普通学生即使没有多少来自家庭的人脉资源,只要成绩足够好又肯努力的话,同样有机会。
而一旦顺利入行,不仅意味着能获得比较稳定的收入,也比其他很多职业更有社会地位。所以它们也被视为最佳上升途径,难怪报考热度一直那么高。
不过,“普通学生”里其实家庭条件也相差不少,现在流行一个词叫做“三无家庭”。这些家境较差的同学,选专业更要谨慎些。
三无家庭的高考生,学医科还是学师范,过来人的回答如出一辙
在上大学之前,或许很多同学会认为学习好就等于未来一定能有出息。事实上毕业后的过来人普遍会体验到,求职时能否得到家长的“助力”,往往结果有很大不同。
“三无家庭”的高考生,在经济、人脉资源、家庭背景等方面都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在读大学和工作时都需要更多地“靠自己”。
面对学医还是学师范的选择,“三无家庭”的高考生有必要仔细斟酌。一些过来人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教训,答案居然莫名一致:学师范。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医学专业的学制较长,同时入职门槛也更高。如果考生的成绩只达到了大专水平,倒是3年就能毕业,但多半可能因为学历不足面临改行。
而本科的医学教育,比如临床、医学影像、口腔医学等均为5年制的学制。而且,如果想进正规的公立医院,基本要考研;三五家庭的同学在学习成本上很难承受。
其次,医学生在实习期可能也很难有可观的收入,很多家长把找工作想得太简单,以为拿到学历就好。家长可能不知道,有些医院中连学护理的同学想去实习都要先交管理费。
因为实习经验对以后签正式的单位很关键,每座城市中医学生那么多,大家都想进来,三无家庭的同学往往机会很少。
家长投入这些学习成本,考生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很难进入正规单位工作的话,等于“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这时家长和学生都可能为难。
所以多数的过来人都会更支持三无家庭的同学去学师范专业,学制时间跟普通专业一样。同时,即使考教师的毕业生在增多,依然有更大的余地。
哪怕行业门槛比之前提升了,大不了毕业生选择“退一步”,原本想教高中的可以去小学、初中应聘。而且还有寒暑假等优势,改行的概率也低于医学生。
选专业之前也需考虑家庭条件,学习成本高的专业,不一定等于回报多
家长们可能听说过一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我们暂不探讨这句话到底是否正确,它道出的是做决策做的正确,学生的努力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
笔者认为,高考其实从来都不是考生一个人的事,最后录取结果如何、未来能读什么大学、有没有好的职业发展,需要全家尽量提供支持和帮助。
而我们大多数普通家庭,其实在思维、分析能力等方面有限;给学生在学习和就业上的支持也有限,所以我们的试错成本可能会更高。
这就需要考生和家长有更全面的考虑,在选择专业之前也要考虑学习成本,以及毕业后的“回报率”。学习成本高的专业,未必回报多;而且高薪的岗位可能只是极少数毕业生能拿到。
【今日话题】你觉得学医科和学师范哪个更适合普通考生呢?(图片源自网络)
#职场规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