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等教育慢慢走向千家万户,大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
有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全国应届生人数在6年的时间内,从749万人一路增长至909万人,甚至有学者预测在22年毕业季,将会有1076万名学子成为“职场萌新”。
不过,高学历人才的增多却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综合素质强、专业度高的人才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促使了社会快速发展;
可另一方面,本科生的增多也造成了学历贬值,同学们为了在求职中掌握主动权,不得不走向考研的赛道。
01
“考研热”引发了国家线“分数内卷”
考研究竟“热”到了什么地步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从报考人数以及国家线稍作分析,就能够得出答案。
首先,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通过考研网申的同学达到了457万,比21年增加了80万,增长幅度为21%。
其实这并非个例,因为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自16年起,我国研究生统考的网申人数就一直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如果将15-22年这7年的报名人数作为一个“节点”的话,那么平均增长数值甚至能达到15.8%。
可问题是,研究生考试本身属于人才选拔性考试,每年招录人数都是有限的,考虑到这一点,学生一窝蜂地扎入考研“赛道”只会使得上岸难度增加。
其次,分数内卷也使得同学们攻读硕士之路困难重重。
在3月中旬,22年考研国家线就已经公布了,但很多考生在看完分数后,都完美地演绎了什么叫“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受“考研热”的影响,今年国家线可谓是“卷生卷死”。文学、经济类、教育学、艺术类国家线涨幅都在14分到15分不等,特别是教育学已经从15年的310分走向了351分,40多分的差距让不少同学直呼:“就算鲁迅来了也得调剂!”
综合来看,能够在考研这场没有硝烟的竞争中,“过五关斩六将”拿到高校录取通知书的选手,没有两把刷子确实不行。不过,大家可别以为上岸后就万事大吉了哦。
02
研究生上岸难,毕业更难
现如今各大高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不给“研究生”身份拖后腿,早已经将“严进严出”作为了教学的标准线,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想顺利拿到毕业证与学位证都绝非易事。
从开题报告、实验数据再到毕业论文,全程都会有导师进行严格审核,如果发现有“学术不端”的问题出现将会面临延毕或清退,多年的努力就此付诸东流。
另外,毕业论文方面的考核也日益严格,查重要求基本不能超过5%,如果整体重复在20%需要3-5位硕导进行重新评定指导,杜绝抄袭情况的发生。
并且即便同学们毕业后,每年也会按照进行2%的比例进行抽查,如果论文严重存在问题,那么即便是已经到手的毕业证与学位证也将会被收回,甚至导师同样要承担起连带责任。
考虑到这样的“严要求”,很多学生自研一起就开始拼命追赶进度,毕竟压在肩膀上的学业任务实在不轻。不过,现如今研究生们也迎来了“大动作”,学生毕业将更加轻松了。
03
2022年研究生迎来一项“新改变”,中科大率先发布相关通知
考虑到学生高强度的学习任务与学制时间似乎不成正比,中科大率先发布了调整学制的通知并着手实行。
从高校发布的消息来看,目前中科大决定在22年以后,不仅要求各专业不再设置10%的末位淘汰,同时也将研究生阶段的学制进行了后延。
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从原本的3年或延长到4年,硕博阶段的毕业年限从5年更改为6年,如果同学们实力优秀,有科研成果和质量达标的论文铺路,那么经过学位会审核后也可以予以提前毕业,总体上看还是蛮人性化的。
04
针对学制调整,学生的观点并不相同
在一部分同学看来,学制后延完美解决了研究生阶段“时间紧、任务重”的学业模式,这样的做法是众望所归。
然而在另一部分同学看来,既然大家能够顺利读研,那就说明学业知识应当比较扎实,如果不是偷懒划水,那么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学业应当不成问题。
再说,学制延长意味着教育投入也就越大,而研究生阶段学费并不便宜,这反倒是增加了个人负担。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不管学制如何改变,最终能否顺利毕业还是要看学生自身实力以及努力程度,同学们还是要自己把握住机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