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许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果能考上清华北大,接下来的人生都会大不相同。
可就有这么一个人,有着超群的天赋,4次参加高考,2次考上清华,1次考上北大,1次考上复旦,但他却都当作儿戏,最后也是一事无成,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才能。
他叫张非,来自四川。
张非是名副其实的天才,他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自己在学习上的天赋,不管学什么都是一教就会,还能举一反三。
张非的父母本以为孩子这么聪明,上了学以后肯定能让自己省不少的心,但真到了学校以后,张非很快暴露出了他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调皮。
起初父母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都说七八岁,狗都嫌。孩子小时候哪有不调皮的,尤其是男孩子。
不止是张非的父母这么想,学校里的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张非的成绩这么好,调皮一点没什么,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所以小学的时候,张非在学校里还是很吃得开的。
本以为等张非大了,就会有所收敛,谁能想到的是他却变本加厉了,等到高中的时候,张非的所作所为已经不能被学校所容许,在他高二的那年,被学校退了学。
但张非自己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只要成绩好,哪个学校不抢着要他呢?
没多久,他就去了岳池中学读书,果然,凭着他傲人的成绩,很快又在新的班级里站稳了脚跟。老师也觉得这是捡了个宝贝。
就这样,2002年,张非第一次参加高考。
最后成绩公布,张非考上了复旦大学。
不管是学校里的老师同学还是亲戚好友都来向张非祝贺,但他却觉得自己这是考砸了,只有清华北大才是他的目标。
清华北大,哪是这么好考的。所以身边的人都劝他,不要复读了,怕的就是他万一第二次高考失利,连复旦也没考上,那可就鸡飞蛋打了。
但张非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的特立独行,就跟别人不一样,不管别人怎么劝说,他都坚持要再复读一年。
2003年,张非再次参加高考,以606的高分被北大录取。
身边的人都服了他,张非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他有自信的资本。
但故事后面的发展却让人大跌眼镜。
张非才读了一年大学,就被北大给劝退了。
因为大一结束时,张非不及格的科目有7门之多,平时的上课表现也非常糟糕,公然在课堂上睡大觉,影响极其恶劣。
学校之前已经对他多次警告,他都当作耳旁风,最后没办法,只能劝退。
因为张非的情况实在太过特殊,把他接回家来的父母都不知道是该骂他还是安慰他,也不知道之后要怎么安排他才好。
张非说自己还要复读,还要考北大。父母也只好支持,又把他送到了南充十一中复读。
南充十一中的师生也很快就知道了张非的“光荣事迹”,想看他第三次高考又会如何。
结果,这一次张非考了个南充的理科状元,以703分被清华大学录取。
面对这个结果,父母也不知该是喜是愁,没人知道张非自己是怎么想的,去了北京又会如何。
果然,到了清华以后的张非,死性不改,跟之前在北大时的表现如出一辙,又因为没修满学分被退学了。
把张非接回来的路上,父母一路无言。让他放弃高考,去工作吧,现在的张非只有高中的学历,如果他笨也就算了,可他又是这么的聪明,不让他上大学,实在可惜。
但让他继续考吧,先被北大退学,又被清华退学,以他的脾气,真的能读毕业么?张非的同龄人都已经到了大学毕业的年纪,走上社会了。
如果让张非再考,再退学,可能他这一辈子都一事无成了。
但这些话,父母没办法跟张非说。
是继续高考,还是去参加工作,只能张非自己做决定。
张非决定四战高考,目标还是清华,因为他已经被退学过一次,所以他改名张空谷,又进了南充十一中复读,只准备了3个月,又以677分的成绩,考进了清华。
还好,这一次张非终于学乖了,老老实实读到了大学毕业,之后他想继续读研,读中山大学的哲学系。
笔试对于张非来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的简单,但复试他却怎么也过不去。
张非的聪明,仅限于在考试上,其他方面,他比普通人还不如。
这次张非也没有再选择死磕,而是放弃了考研,走上了社会开始工作,之后也再没有听到关于张非的消息了。
张非有着惊艳的,如同故事男主角一般的开局,但最后成了一个路人甲。
张非并不是一个个例,跟他同一年参加高考的张宇人生轨迹也是如出一辙。
张宇同样是在2002年考进了复旦大学,也是觉得达不到自己的预期,而选择了复读。
2003年时张宇又以606分考进了北大,之后也是因为贪玩挂科被学校退学了。
2005年,他再度以703考入清华,因为没修满学分退学了。
2007年,复读三个月的张宇再次考入清华。
一个张非一个张宇,简直就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不只是考大学的经历相像,两个人还同样都在高二时被学校劝退过。
在神童之中,张非和张宇还是最有名的。他们还有一位被誉为“东方神童”的老前辈魏永康。
魏永康4岁的时候,别人还在牙牙学语,他已经把初中的课程学完了。
8岁的别人才刚进学校没多久,可能还在哭着闹着要回家找妈妈,他已经是重点高中的学生了。
之后13岁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破格录取,开始硕博连读。
本以为他的开挂人生只是刚刚开始,但没想到的是,2003年传出了因为生活自理能力太差,根本没办法学习和工作而被中科院劝退的消息。
因为那些年魏永康、张非、张宇这样的神童接连被报道,在全社会刮起了一股迷恋神童的风潮。
许多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他们那样的神童,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考清华北大也能如探囊取物。
而后因为这些神童的后续被曝光,又起了一阵批判“高分低能”的风潮。
但不管是吹捧也好,批判也好,都没有必要。
因为不管是魏永康、张非还是张宇,都是极其罕见的个例,绝非是父母能够通过教育培养成的样子,也不可能被复制。
真正应该批判的是父母总想让孩子的人生一帆风顺的思想。
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没有人的人生是可以没有坎坷和挫折的。
真正能让孩子幸福的,并非是“智商”而是“逆商”,也就是孩子面对挫折,应对挫折的能力。
一次次的挫折,就是人生这张考卷给我们出的难题,我们必须解决它们,才能交出人生的答卷。
都说不要让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上学是孩子的起跑线,那终点在哪?
大学么?
不是,一直到一个人离开人世为止,才是人生的终点。
学校生活,不过是人生这张大考卷的第一题。
学生时代被家长忽视的生活能力、交际能力、情绪管理等等不会直接在成绩单上体现出来的能力,反而能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走多高。
细数近几年广为大家所知的成功人士,都没有特别好的学历,有些人甚至还是“笨小孩”。但他们都有着出色的“逆商”,把生活中的一个个坎坷与挑战变成机遇,取得日后的成就。
如果你在学生时代就认识俞敏洪,你能想到眼前这个有些木讷的孩子,将来会成立新东方,成为成千上万学生的老师么?
俞敏洪也多次参加高考,但他不是因为像张非他们那样实在是太聪明了,所以才要考很多次,正相反,他是因为太不聪明了。
俞敏洪第一次高考的时候,英语只考了33分。考了三次才终于考上了北大。
可即便进入了北大以后,他仍然很自卑,因为他和身边的同学不一样,他比同学们大了两岁,他是考了三次才进来的。
所以他拼命地学习,大学四年期间他读了800本书。
曾经英语是俞敏洪最差的一门科目,对于这个从穷苦农村出来的孩子来说,他根本就没有学习英语的环境,也没有给他练习英语的机会。
可后来,英语成了俞敏洪通往成功的钥匙,他就是靠教别人英语发的家。
为什么一个高考英语只考了33分,考三次都凑不出100分的人,能靠英语逆袭呢?
因为知耻而后勇,因为勤能补拙。
正是因为他的基础比别人薄弱,成绩比别人差,所以他只能通过下更多的功夫,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弥补。
英语成绩差的经历,没有阻碍俞敏洪日后的发展,反而磨炼了他的意志与心性。
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不是让他少走弯路,少受挫折,而是教给他在面对挫折时也能克服的能力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