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双减”落实中的隐蔽风险需要直面

“双减”政策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我国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双减”政策在落地过程中尚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和隐蔽风险,亟待高度关注和认真研究。

一是部分学生对校外培训的合理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由于大班额普遍存在,学校教育只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教育需求,无法照顾所有学生,无法因材施教,存在部分学生“吃不饱”和部分学生“被拖着走”的现象。此部分需求未经合理引导,也无法充分释放,存在一定供需矛盾。

二是部分学科类培训转入地下,影响学生身心健康。部分学生对校外培训的刚性需求诱使大量校外培训转入地下,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私域”场所化整为零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培训教师及家长均要求学生不外传或必要时“撒谎”,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挑战。此外,地下培训因缺乏有效监管,难免存在学生人身安全风险,我国多地曾发生过家教猥亵女生等事件,如果校外培训大规模潜入地下,此类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增多。

三是政府监管成本高,难度大,存在激化群众矛盾的风险。政府执法部门在“明”,培训机构在“暗”,这些违规行为存在“发现难”“取证难”等问题,尤其是在查处过程中需要调动执法部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行政和执法资源损耗大。此外,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接受培训是正常的学习活动,不容他人干涉,导致此类查处工作存在“法”与“情”、“法”与“理”的冲突,这种矛盾如果被激化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双减”战略部署,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一要警惕“双减”政策目标与政策实施的偏差。由于对培训时间、学费收取等方面的严格限制,再加上一些地区在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层层加码”,很多地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正常生存发展的商业环境已灭失,合法校外培训机构正在逐步“清零”。“双减”政策的目标是杜绝资本对教育的不正当干预和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而不是将所有合法校外培训机构“清零”。对于部分地区校外培训机构“清零”的现象要高度警惕,必要时应采取补救措施。

二要完善配套规章制度,推动部分学科类培训机构向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科技教育等转型。建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联合其他行政部门,尽快明确素质类教育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办学资质、教学内容、人员从业资格认定、收费标准等问题,为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提供政策依据。同时,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坚决防止政策急剧变化和不连贯的情况,为社会提供稳定的政策预期。

三要正视地下培训现象,探索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案。建议邀请独立的专业性调研机构对地下培训现象进行专项调研,掌握地下培训的基本现状,研制精准化、低成本、可持续的监管办法。从长期来看,要引导家长减少对学科类校外培训的过度需求,改变功利心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要提高校内教学水平,推进教育均衡,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学校间差距,进一步改革教育评价,强化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在学生综合评价中的地位。

四要关怀教培行业从业人员发展。首先要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转岗就业和服务供给。部分从业者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具备进入公办学校的条件,可专门举办中小学教师供需见面会,促成其顺利进入公办教育体系。其次可尝试探索建立“校外名师工作室”,减少优质校外培训师资的流失。参照心理咨询师、律师等行业的经验,设立校外培训名师工作室,校外名师可在政府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在少数学生的校外补课、公立学校课后延时服务、薄弱学校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活动。同时,对校外名师工作室的准入申请、课程内容实施、教学场所环境、收费等进行监管,将学科类校外培训从过度追求利润的市场服务转变为追求公益性的补充教育服务。

(作者系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研究员、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