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多名中年学者突然离世,原因高度相同,值得引起警惕!

导读:我们高校里面的学者或者科研人员,都拥有着极高的学历以及渊博的知识。按照传统的科研经历来看,科研人员一般在70岁左右才会退休,但是如今却有很多的科研人员“早夭”,值得引起我们重视。

通过数据的梳理发现,我国老院士的平均年龄基本都在57岁以上,大量院士都能够活到90岁。这被老院士都用得着很好的心态,在高校里面安心教书,而且作息方面很规律,所以这些都是成为长寿的秘诀。

最近这段时间,各地媒体都在关注我国年轻科研学者所面临的压力问题,比如大量的博士毕业以后,想要到各地的高校从事科研工作,都是要付出大量的心血,才有可能留在高校里面继续任教。如果没有渠道成就,很有可能就会被解聘。

也正因为如此,我国高校里面的年轻学者都拼尽全力,都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有更多的研究成果,能够发表论文。这就会导致我国大量的学者都很忙,这比企业的996加班制还要夸张,最终会导致很多年轻学者的身体都出现问题。

多名中年学者突然离世,原因高度相同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数据梳理,2022年3月份,我国就已经出现多名中年学者突然离世的情况。比如清华大学自动化教授程朋,因为积劳成疾,抢救无效,最终的享年只有48岁,山东省立医院著名医学者白晓卉,也是突发疾病去世,终年只有42岁。

以上只是我国两位非常出名的学者,根据数据的统计,最近的两年里面,高校已经有超过20名年轻学者离世。按照我国科研界的整体年龄来看,40岁到60岁之间,都可以说是我国研究人员的高峰时期,也就是说能够产出大量的成果,没有想到这些学者都突然离世。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两位博士的文章研究指出,回顾这些中青年学者突然离世的原因,发现早夭现象的一些共性成因,即因病去世、突发疾病或者猝死。这些所谓的原因,最后的朔源,本质就是学者工作强度过大,最终积劳成疾,没有得到及时的检查或者治疗,最终在工作中被压垮。

这些中年学者正处于事业的鼎盛时期,应该在学术界会有更多的成就,也会对国家的科研有更多的贡献,却因为过度劳作,早早地离开人世,造成无可挽回的损。现在学术界逐渐把这种突然离世的中青年科学家,统称为“早夭现象”。

高校学者的工作强度,值得引起重视

随着世界支持更迭的速度加快,各行各业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高校的学者想要有更多的创新技术或者是发明,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长时间呆在实验室里面做实验。特别是这些知识已经达到巅峰的中年学者,平均每天投入到工作的时间都超过14小时。

许多青年学者都希望通过增加工作的时间,能够快速地拿到成果,希望能够提高科研产出。当大家都抱有同样心里时,大家都会进入到加班的状态,这样就会大量占据学长们的休息时间,最终导致身体出现问题,这很多学校甚至带病做研究。

我们高校里面的学者负责的东西太多,自身的压力太大,比如许多高校都将学者的研究成果直接和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等挂钩。如果没有完成科研指标,或者在规定的时间里面没有科研产出,科研费可能会被直接削减,会影响到自己的晋升以及家人的幸福。

中年学者的知识水平更高,以为依靠着丰厚的知识基础,能够在科研界大展才华,于是会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科研事业当中。但是从生理的角度来说,40多岁的人已经需要注意调养身体,如果还继续熬夜工作,每天面临巨大的压力,身体肯定会被击垮。

国家应该建立合理的科研制度

我们经常都会会说“生命健康是最大的本钱”,如果连我们的身体都没有办法保证正常运行,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坚持工作。但是在我国的学术界里面,这种说法并不存在,有大量的科学家都工作到凌晨,甚至有学者能够通宵工作。

国家有必要对这种现象进行及时的引导,比如很多国外的高校都要求教师需要在晚上十点以后离开实验室,让年轻的学者得到适当的休息,通过各种强制的户外运动,让大学的教师能够得到放松。

另一个方面,我们要完善科研人员的激励制度,不能够只看整体的科研成果,要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弱化各种竞争机制。这样我们的学者才能够静下心来做研究,不用每天背负着那么大的压力。

写在最后

我们高校的领导应该要关心科研人员的健康,及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适当给科研人员增加假期的时间,这样才能够让科研人员得到适当的休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