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中科院教授杨佳: 29岁失明遭丈夫抛弃, 8年后, 追逐梦想考入哈佛

比从未见过光明更不幸的,也许就是从光明堕入黑暗。有很多人在不幸失明之后,就此沉沦,丧失了生活的信心,但也有人总是能从生活的打击中站起来,一次又一次战胜困难,走向人生的更高峰。

中科院教授杨佳正是这样一个人,她15岁就考上了大学,24岁就获得了中科院留校任教的资格,可却在29岁时突然失明。

失明后,她的人生陡然改变,可她却没有被击垮,反而继续追逐梦想,考入哈佛大学,还成为了“中国软实力”。

15岁上大学,24岁成为最年轻讲师

杨佳出生于1963年,她出生在一个湖南长沙的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里,可她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学习也不让人操心。

在学校里,杨佳是学习委员、英语课代表,竞赛拿过奖,总的来说,就是那种“有天赋”的学生。

1978年,15岁的杨佳刚刚上高一,那一年,全国刚刚恢复高考不久,老师和父母建议她也去参加高考,考上了最好,考不上就当感受一下高考的氛围。

那一年的高考,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令人意外的是,杨佳真的考上了!

于是,15岁的杨佳,穿着一件印有“科学的春天”的衬衫,走进了郑州大学,进入英语系就读。

杨佳曾回忆道,那时候的大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年龄差距大。杨佳的同学们中有兄妹、有夫妻,也有属于父辈的,她考上大学的同时,她的高中班主任和美术老师也考上了大学。这样一来,15岁的杨佳在同学之间就显得更小了。

19岁时,杨佳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她是最年轻的学生,也是最年轻的讲师,那时候,她去参加高考阅卷都被门卫误认为是“来查分的学生”而被拦在门外。对于杨佳而言,学习并没有随着她留校而停止。

1985年,杨佳又考上了中科院的研究生,并在2年后成功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成为了中科院研究生院最年轻的讲师。

一方面,杨佳专业知识扎实、课堂气氛活跃,深受学生的喜爱;另外一方面,杨佳在中科院认识了自己的丈夫,两人婚后育有一个女儿,生活幸福稳定。

但这种日子没过多久,生活就给了杨佳一次沉重的打击。

29岁失明遭抛弃,父母鼓励下困境重生

杨佳一直患有近视,在中科院教书时,也许是因为用眼过度,她经常感到看不清字,她一开始只以为是近视加重了,也没有多在意。可很快,她就发现自己阅读时经常看错行,视野也变得越来越窄,这时候,她才想到要去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给了她沉重的打击,医生确认杨佳得了视网膜色素变性,这是一种罕见病,而且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失明。

在得知检查结果后,杨佳尝试了各种治疗方式,但都效果不佳,她的视力还是越来越差,在她29岁的那一年,一个冬天的早晨,她睁开了眼,仍旧是一片漆黑,她彻底失明了。

在得知妻子失明后,杨佳的丈夫很快选择了离开,而且还带走了女儿。

临走前,丈夫说,你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如何照顾女儿呢?

谁都以为这一打击将会击垮杨佳,可在父母的鼓励下,杨佳还是坚强地站了起来。

杨佳说,他的父亲曾说“我就是她的拐杖”,而这无疑给了她莫大的鼓励,让她能够重新站起来。

失明后的杨佳,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她在父母的帮助下,重新学习穿衣、吃饭、走路,期间有无数困难,例如她在走路时会被盲杖绊倒、例如她在用吸管喝饮料时,无意间一低头就会被吸管戳到眼睛。

但这些都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地方在于,杨佳要重新开始学习和工作。无法看书,她就用录音机听书、学习盲文,一切都从头开始。而最让杨佳重拾信心和快乐的,就是重返校园、重新站上讲台。

为了照顾杨佳,父亲提早办理了退休手续,每天早上都亲自送杨佳到学校;为了杨佳能够顺利使用学校的多媒体操作台,杨佳的父亲在屏幕上贴了小块的胶布作为记号,而杨佳自己,为了写出漂亮的板书,她用左手丈量尺寸,用右手小心地写字。

杨佳课堂还是如同往常一样生动活泼,甚至有一些学生在上了半个学期课之后还不知道自己的老师是一位盲人。

在此期间,杨佳还写出了《研究生英语写作》《研究生英语阅读》两本书,还被选定为博士生英语写作的教材。

但对于杨佳而言,这一切似乎还不够,因为她还想读书。

追逐梦想考入哈佛,A+毕业中国软实力

2000年,是杨佳失明后的第8年。此前,中科院研究生院提出了创建国际知名、亚洲一流院所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鼓舞下,杨佳决定继续念书,而这一次,她要去念全球最好的大学。

在杨佳的努力下,2000年,她收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37岁的她远赴美国,去哈佛大学念世界排名第一的公共管理硕士学。

当时,国内甚至都还没有这个专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学位的含金量比博士还大。

在哈佛大学,老师上课从不照本宣科,都是案例教学,全要依靠学生自己记笔记。杨佳就拿着学校提供的特殊键盘,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录下老师讲课的内容,同学们说,一堂课下来,杨佳的笔记就是一篇“完整的讲义”。

除了上课的艰难之外,杨佳在哈佛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老师们要求的阅读量特别大,每堂课的阅读量都不低于500页,连同学们都感到时间不够用,更别提杨佳了。

因为杨佳阅读之前,要比别人多一个步骤,那就是要将讲义一页页扫到电脑上,再通过语音软件进行阅读。这么一来,杨佳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但她不怕困难,每天都熬到深夜,从未落下过学习进度。而且杨佳的听力水平也因此突飞猛进,到后来,杨佳可以通过“快进式”的听读,每分钟听400个英语单词。

在哈佛大学,杨佳同样成绩优异。她的论文《论邓小平的领导艺术》还被肯尼迪学院定为范文,这门课的老师、曾为4任美国总统效力的、哈佛大学顶尖教授大卫·格罗根给杨佳打出了A+的最高分。

在此之间,从来没有人获得过A+的高分,因为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规定,教授给学生打分最高只能是A,可格罗根教授却为杨佳破例,足见杨佳的优秀。

在毕业时,《软实力》的作者约瑟夫·奈为其颁发毕业证书,约瑟夫在将毕业证书递给杨佳时,还夸奖她是“中国的软实力”。

随后,全场数千名师生起立为她鼓掌,就在这一刻,她成为了哈佛大学建校300多年以来,第一位获得MPA学位的外国盲人。

从哈佛学成归来以后,杨佳的事业更上一层楼。2002年,杨佳首创了《经济全球化》《沟通艺术》等课程。

捍卫残疾人利益,也捍卫中国的利益

为了帮助更多残疾人,杨佳还开始积极参与残疾人事业、捍卫残疾人的利益。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杨佳就积极推动制定保护残疾人权力的国际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

到了北京奥运会前,杨佳还作为奥组委志愿者工作专家顾问,制定残奥会志愿者的培训项目“残奥英语”“跨文化沟通”等内容,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制定了NP3S专业标准。

2008年,杨佳远赴纽约参加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委员会委员的竞选。在那里,她用英语、西班牙语、法语等多种语言与各国代表进行交谈。

杨佳的优秀很快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她在第一轮竞选中就高票胜出,还成功当选为任期为4年的委员。

2009年,杨佳前往日内瓦参加联合国残疾人权力委员会的首次会议,到了那里,她发现在委员会领导层的候选人中,唯独没有亚洲人、更没有中国人!

为了坚决捍卫中国的利益、中国残疾人的利益,杨佳据理力争,最终用实力赢得了满堂喝彩,还当选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

杨佳曾说,我国有8300万残疾人,比德国人口的总数还多,但我国不善于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导致西方国家动辄能够对我国的人权事业说三道四。

她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中国残疾人的权利得到更好的保护,也希望借此让中国能够在国际社会上赢得更多掌声。

我们很难不佩服杨佳的坚强、毅力和勇气,在失明前,杨佳已经是最年轻的讲师,如果一切顺利,她也能达到很高的成就;而在失明后,杨佳更是迅速站了起来,并一步一步迈向了人生的新高度,实在令人钦佩不已。

参考资料

中国文明网,《杨佳:你怎样 中国便怎样》

人民政协报,《杨佳委员:父亲的陪伴让我在困境中重生》

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用心灵的光芒点亮自己,照亮别人——记全国自强模范,联合国残疾人权力委员会副主席杨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