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减”政策落地,以K12为主业的教培机构纷纷退潮。同时,成人职业教育成为不少机构转型的新赛道,就连知乎也有意在这条赛道上入局抢跑。
近日,知乎推出了首个成人职业教育APP“知学堂”,其定位于为成年人群提供知识产品的学习平台,用户可选择感兴趣的类别如考研、职场技能等进行线上学习。尽管这款产品目前仍属于预发阶段,仅上线了iOS版本(安卓版本尚未上线发布),但凭借着知乎的品牌背书,该产品已经引起外界的不少关注和议论。
2021年3月,知乎旗下知乎教育团队推出职业教育产品“产品练习生”APP,其定位是为互联网人打造的高质量互联网职业教育平台;2021年8月,知乎投资了财经会计在线培训平台上海品职教育,成为该企业的最大股东;2021年10月,知乎又以大股东的身份入股趴趴教育,这是一家专注进行互联网在线教育的留学考试培训和留学申请一站式服务品牌。
目前,知乎教育已经形成了“成人教育培训(品职教育、趴趴教育)+知学堂App(成人教育平台)+内容知识教育(知乎)”的三个矩阵,不排除后续将会进一步向大而全的教育平台发展。
知乎进击职业教育,能让这个著名的“慢公司”快起来吗?
对此,《商学院》杂志记者沈思涵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发力成人职业教育,本质上也是知乎既有知识付费战略的一种延伸,来自知乎的品牌背书确实可以让其美誉度较高,并获得一部分知乎用户流量。
问题在于职业教育也是系统化的教育,同时也有文凭和考试体系,其最简易的衡量标准就是在完成职业教育后的通过率,如果不能达成预期和持平乃至超越友商,则直接损害知乎自身的品牌形象。
知乎押宝教育板块,自然可以视为知乎需要探索新的商业化和变现方式。
据知乎不久前发布的2021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以职业培训和专业课程的在线教育服务为主的其他业务,2021年收入为1.56亿元,较2020年增长196%。
但是,另一方面,知乎的亏损也在扩大。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知乎净亏损达13亿元,相比去年的5.18亿元,亏损扩大了150.95%。
扭亏为盈的可能性,在今年的知乎身上还能达成吗?
事实上,知乎在转型过程中大量投入资金到衍生领域之上,必然是一个烧钱孵化的过程,亏损扩大本身是一个正常现象。
但知乎能否在已经触及天花板的广告之外,找到更多“知识付费”的有效、高效场景,这目前难以预测,其扭亏为盈的压力自然也同样山大。
近年来,伴随着B站、抖音、快手等视频内容平台的崛起,以文字社区起家的知乎也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特别是视频,尤其是去年年底,知乎在首页新增了“视频”入口,还推出了一系列创作者激励计划,上线了“联合创作”功能,帮助内容创作者进行视频化创作。
财报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知乎月度平均视频上传量同比上涨211%,视频创作者人数同比上涨33%,视频消费用户的渗透率超过45%。
现在谈及成败还为时过早,其打法确实和短视频泛娱乐路数形成差异化,但短视频传播各类知识依然是浅尝即止的一种兴趣引导模式,很难深入,再无特别玩法创新的基础上,加之“可汗学院”模式在中国的水土不服,其知识的含金量依然存疑,最终对用户的吸引能力和付费引导能力,也同样存疑。
而属于知乎的利好则是流量天花板尚未见顶。
观发布的《2021年移动互联网发展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止2021年1季度末,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10.30亿人。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红利的见顶,以及下沉市场用户争夺战的结束,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规模环比首次出现负增长,互联网流量红利已经结束。
对微信、抖音等头部产品来说,已经进入存量用户争夺战阶段。
但是对知乎来说,当前的用户规模似乎还没有达到一个内容社区的天花板。用户数据上,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知乎平均每月活跃用户(MAU)已经达到1.033亿人,同比增长36.4%。这与移动互联网整体大盘趋向增量天花板形成了对比。
同时,知乎的流量具有刚需属性,因此不在于流量规模而在于流量的消化与流连。
知乎作为垂直知识社区,距离互联网用户大盘还有相当距离,依然可以用更多的知识类产品,继续深入挖掘流量池。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游戏产业时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