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老师曾在高考之前,对学生发过一个善意的谎言:只要上大学就好了,但事实却是——很多大学生上大学之后就废了。
很多大学生其实高考后进入了一所很不错的院校,或者是985,或者是211,或者是本科。在家长们看来,学生毕业之后握着这样的学历,应该可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光明的前程,学生们自己也是这样想的。
但实际上很多大学生在求职时才发现,原来如今的就业形势已经严峻到了如此地步,哪怕是握着高学历的985,毕业后可能也还是个穷人,而这一切的根源还要追溯到大学中的奶头乐现象。
大学生就业难,奶头乐心理脱不开关系
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很多家长都知道,因此也不会过分催着学生赶紧找到工作,而是给学生一段缓冲的时间让他们去选择去打磨,但没想到这样反而助长了一部分学生的积疾已久的奶头乐心理。
奶头乐心里是什么呢?就是指学生不愿意思考,只想享受当下的快乐,不愿意做长远打算。也就是指一部分大学生。为了逃避紧张就业环境,宁愿啃老也不愿意出门找工作的行为。
而这种心理也是就业难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家长一看啃老,就觉得自己家学生肯定不是。毕竟我家学生在努力考研考公了,虽然已经好几轮都没上岸,但也是在努力学习呀。
实际上虽然考公考研大队中,不乏真正以学术研究为目的,或者真心想考公务员的学生,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就是为了逃避就业才随大流考公考研的,实际上根本没有尽全力。
而我们也知道,按照如今考研考公的竞争激烈程度,如果学生不是下决心下功夫,根本不可能超越那么多努力的人爬上岸,那这些学生为什么不选择直接就业,非要白白浪费时间啃老呢?
横行的奶头乐心理,让学生慢慢贬值
奶头乐心理的产生要追溯到大学,其实大部分学生在入学时都是有雄心壮志的。但他们的雄心壮志仅限于大学没有课业任务的前提下,因为很多学生还是相信了那句——上大学就不用上课了,就轻松了的谎言。
因此高考之后很多学生就处于一个比较闲散的状态,进入学校之时也保持着这种状态,因此当课业压力压下来时,学生们理所当然的会忘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有时间就躺平。
当其他学生在努力学习争取保研,或者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积累经验和能力的时候,这些学生在宿舍打游戏玩手机睡觉。4年之后可想而知,这些学生哪有什么能力和技能能写在简历上呢?
而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剧,企业对于学生的能力和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远远低于这些学生的预想。因此这些虽然学历还可以,但能力远远不够的学生就会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而即使有进入岗位的学生,也会因为觉得自己的学历配得上更高的薪资而产生落差感,但能力又让学生无法够到更高的岗位,学生不愿意相信事实,因此才会选择奶头乐逃避就业。
但就算学生逃避了得了一时,也逃避不了一世,如果学生不抓紧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或者进入岗位积累经验,那么学生的含金量必然会随着一届又一届毕业生的涌入而越降越低。
可以说学生如果不为自己增值,那么时间拖得越长,学生本身的价值就越低,会成为更加便宜的韭菜,就算学生再不想相信,这也是难以逃避的事实。那么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深度解读
就业问题大学生迟早要面对,大家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要面子,更要自尊,其实是不愿意啃老,更不愿意打着考研考公的幌子啃老的。
可如今学生如果想找到好工作或者升职,就必须要出去锻炼,出去闯荡,提高自身的能力,或者为自己增添别的技能,让自己成为综合性人才,完成自我升值。
随着新职业教育法的影响不断深入,很多权威职业培训机构涌现,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考虑,或者通过网络上的资源提升能力,有了更多的能力,就业也会拥有更多的选择。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