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小铁说历史
钱学森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他是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为中国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身为他唯一的儿子钱永刚,也继承父亲聪慧的头脑。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钱永刚的一生并没有那么顺利。他曾2次辍学,直到30岁才上大学,到了40岁才完成学业,这是为何呢?
2008年10月26日,钱学森的侄孙女来到钱学森家里做客,问起钱永刚:“如果你的父亲当年没有回国,那么你和妹妹钱永真或许可以平顺成长,能和他们一样有卓越的成就。”
这里的他们,指的是钱永刚在美国的堂兄和堂弟,他们一个是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一个是著名的诺贝尔奖得主。他们的一生平顺,在适当的年纪苦学,取得卓越的成就。
而钱永刚的一生,却并没有那么顺利。他在30岁的年纪才上大学,这意味着人的思维和反应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延迟,也意味着,他或许失去了取得卓越成就的机会。
那么他为何会2次辍学,直到30岁才上大学呢?作为一代卓越科学家的后人,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坎坷的童年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携带妻子、儿女一起登上了回国的邮轮。等到邮轮开动了,钱永刚就在甲板上跑来跑去,异常兴奋。由于年纪还小,他什么都不懂,只关心邮轮什么时候开呢?这艘船开了这么久,怎么还没有离开海岸?
他眺望了海岸很久,最后都困了。一觉醒来,发现船开进大海里了,这才高兴起来。在他的印象里,他们一家人一开始住在三等舱。一个房间两个双人铺,他和妹妹睡在上铺,父亲和母亲睡在下铺。
房间里的空间很小,放了行李,就放不下什么东西了。别人给他们送行的花篮,只好放在走廊外面。结果船员来了,告诉他们不能这样放,会堵住别人的路。幸好没几天,他们在一位人士的帮助下,搬到了一等舱。
那时他才7岁,还不理解回国的意思,只知道跟着父亲的脚步。父亲去哪里,他就跟着去哪里。父亲带着他去的地方,一定很美好。父亲就像一棵大树,为他遮风挡雨,挡去世间的忧愁。
历经长途跋涉,他跟父亲来到北京饭店暂时住下,后来落户到中关村14号楼居住。那是他第一次接触中国,对中国的一切事物都很新奇。他们住在中国科学院最好的房子里,足足有五间房子,卫生间,厨房应有尽有。
可厨房里使用的既不是煤气,也不是电炉,而是烧炉。但他们一家人都很愉快,因为这是他们的祖国,这是他们的家。第一次喝牛奶,他还闹出一个笑话。那时在吃早餐,桌子上摆着热气腾腾的牛奶,大人们都叫他喝,可他不敢喝。
因为美国的牛奶都是冷冰冰的,这里的牛奶却是热的。他觉得,这里的热牛奶一定不是真的牛奶,因此一直不敢喝,偷偷和旁边的妹妹讨论着。这时旁边坐着的朱兆祥叔叔听到了,引起人们的一番大笑。
由于他在美国已经念完一年小学了,即将上二年级。然而就在他上二年级时,父母却告诉他不要去上学了,在家里玩吧。才刚刚上学,就要辍学,他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但看到父母一直在收拾行李,才知道他们要离开这里了。
果然不久,他们一家人登上邮轮,踏上中国的土地。等到安顿好后,父母安排他进中国的小学学校上二年级。但刚来到学校的他,并不是很适应。那时他对中国并不是很熟悉,也不会中文。
很多时候,他都只能用英文和老师,同学们交流。可当时小学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的英语水平都不高,他们之间的交流很困难。甚至上课,他都很难听懂。面对这些困难,他正是需要父亲带着他,陪着他前进,克服困难的时候。
可父亲却出乎常人的繁忙,他正在为组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而忙碌不已。看到父亲的繁忙,他只好振作精神,独自面对学习的挑战。幸好他的语言天赋不错,历经一段时间的苦学,基本掌握中文,能和同学们正常交流了,学习也步入正轨。
就在他的学习逐步变好时,父亲的事业也发展得很快。他领导的力学,在中国的土地上以超乎常人的速度迅速发展着。他还参加了《1967年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给科学家们讲电子计算机和火箭,导弹的原理。
为了忙这些工作,父亲不仅要废寝忘食,还要经常出差。到哪里出差,去多长时间,多久回来,他都不知道,连妈妈也不知道。他们只能在背后,默默支持他。有时几个月后,他会突然穿着厚厚的大棉袄,大皮靴,忽然出现在他眼前。
那个时候,他只知道父亲是一名研究飞行器的科学家,具体做什么,一家人都不知道。甚至连关系亲密的妈妈,也不知道父亲在做什么。因为保密工作做得太好,有时邓颖超搞不清楚父亲的工作,会将他和钱三强的工作弄混。
那些时光,由于钱学森实在太忙,所以他都是在独自学习着。他们唯一能短暂交流的时间,就是吃早餐或者吃晚餐的时候。因为当时钱学森有个规定,他不喜欢留在办公室加班,喜欢独自在书房里看书。这段时间,他是绝对不让他人打扰的。
甚至为了不被打扰,他还特意和警卫员说好,只要是办公室打来的电话,都由他来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全部都放在明天上班处理。如果有紧急事件,让他再上楼来叫人。也有一些贸然的打扰,每次钱学森都会严厉批判。
所以每次在钱学森进入书房后,钱永刚从来不会进去,和父亲讨论些什么。如果有想说的话,也只能趁吃饭时间,才和父亲有个短暂的交流。
但在这样的日子里,冥冥之中,父亲又好像是一双隐形的手,指引他前进。首先是对书的热爱。钱学森是一个十分热爱读书的人,读书的范围非常广。
早在高中一年级,钱学森就读了介绍相对论的书籍,等到上大学,他就读了俄国马克思主义早期的书籍。所以从小的时候开始,父母就很重视培养他的读书爱好。在回国时,即使行李很多,父母还是带了很多各种各样精美的书籍回来。
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下,钱永刚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只要有喜欢阅读的书籍,不管有没有用,他都会买回来读,不考虑其他目的。没过多久,他就拥有了自己的小书架,书架上都是他阅读过的书籍。
其次是对成绩的态度。钱学森认为成绩不是唯一的标准,培养一个人良好的爱好和兴趣,高远的眼界,才是最重要的。
钱学森自己就是这样过来的,上中学时期,他学了理科,学业繁重,但到了放假时间,爷爷却不让他碰学习,而是让他学习画画,乐器,书法等,培养他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所以钱学森即使认为成绩重要,但也不会认为成绩是唯一的标准。
有一次,钱永刚的期末考试考了4分,满分是5分。他很满足,但老师却觉得,以他的资质和家庭环境,考5分不是问题,希望他能努力一下。钱永刚回到家,将事情讲给父亲听,父亲只是哈哈一笑。
等到下次,他拿到了5分,很开心地和父亲分享,父亲却只说了句,4分也挺好的。年纪还小的钱永刚,还不懂得父亲的意思。
可有一次,钱学森却很看重钱永刚的成绩。那是在刚上初一的时候,老师看他很喜欢在课堂上耍些小聪明,喜欢抢着回答别人不会做的题目,于是帮他报了北京市初中数学竞赛的预选课。
结果成绩出来,他才考了30分。自从上学以来,钱永刚就没有受过这种打击,心情很沮丧。在饭桌上,钱学森看出儿子不对劲,询问他是怎么回事?当时钱永刚很不服气,就说对于考试内容很不满意。
因为内容有初二和初三的题目,他还没有学过,这算什么成绩?钱学森听后,笑了笑:“本来想告诉你,参不参加竞赛都没有关系,但是如果你是这种想法,那么我倒觉得你考个30多分是有好处的。”
长大后,钱永刚才明白,重要的不是分数,而是要面对来自生活的各种挑战。成绩也不是生活的全部,只要尽力就行。
人生转折
时光流转,钱永刚一直在高中学校认真学习,到了就要上大学的年纪。如果不出意外,按照他的成绩,上一个名牌大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可偏偏没有那么顺利,那个时期的高中学校,已经学不到什么东西了。
钱永刚不甘心浪费光阴,正好部队来学校征兵,他萌生辍学去当兵的想法。钱学森得知后,沉默了会,说:“如果这是你的选择,那就好好干,闯一闯。”就这样,钱永刚再次辍学,投身军队,成为一名军人。
人生有很多个选择,有时一个选择,就改变了一生。
进入部队后,钱永刚很积极,很认真,不怕吃苦。他从来没有想过要靠父亲的名望,去谋求什么东西,或者特殊照顾,只是一心一意,踏踏实实地训练着,靠自己的本领去获得荣誉。
但当兵的生活,苦也是真的苦,但是正是钱学森的那一句话,好好干,成为钱永刚的支柱,让他度过那段不平静的时光。因为种种原因,钱永刚没能发展成入党积极分子。但他也明白父亲的难处,从不向父亲说些什么,只是默默忍受,做好当下的事情。
一转眼过去十年,命运的转折点再次降临,高考恢复了。距离当年从学校出来,已经过去十年了,钱永刚学的很多东西都还给老师了。特别是外语能力,因为长期没有学习训练,他早已经生疏了。他翻出念书时买的俄语课外读物,竟发现自己只能读个标题。
如此一来,他参加高考,能不能考上大学,真的不能确定,很没有把握。但他又想到,父亲的一生都在坚持不断学习,不断从知识中汲取营养,他又忍不住想试一试。
于是尽管他已经29岁了,他还是秉持不服老的精神,靠常年做技术工作的数理化底子,加上从小热爱读书的积累,终于在30岁这年,考上国防科技大学。
虽然这不能和父亲18岁考上大学相比,但是钱学森还是很为他高兴。就在钱永刚满怀美好憧憬进入大学学校时,却发现他比周围的同学都要大上一轮。其中的滋味,怎一句苦涩了得!
好在长期的部队锻炼,钱永刚已经成为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不轻易被外在环境所感染。他始终秉持勤学苦学的习惯,终于在四年后拿到大学毕业证书。
从大学毕业后,他没有着急投入工作,而是想继续攻读硕士,丰富自己。1986年,他自费公派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这一年,他已经38岁了,是一个大龄青年。出发前,他不断想着,这所学校会不会收下他呢?他们会出什么样的题目来考他?
对于这些,钱永刚的心里真的很没底,毕竟相对于父亲那样的卓越人物,如今的他顶多只能算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可没想到,他来到学校,学校根本没有让他考试,直接让他免试入学了。
想来想去,他心里有了答案,大概是源于父亲的缘故,意外地受到他的庇护。当年,父亲钱学森在38岁的年纪,就担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兼喷气推进中心主任,和这个学校的众多人物有着深刻的友谊。
据说,在30多年前,钱学森刚刚从美国的拘留所出来,瘦了几十斤,精神受到严重创伤,整个人萎靡不振。学院的校长赶来,安慰他:“不要再消沉下去了,工作吧。就算不为政府,也要为了孩子。等到孩子将来上加州理工学院,给他免试。”
等到钱学森回国那年,校长又说:“我当时说过的那句话,还是管用的。”时隔30多年后,学院果真给钱永刚免试入学,其中两者之间有没有关联,说没有,大概是没有多少人相信的。很大可能,这就是钱永刚免试的原因。
好不容易得到这个机会,钱永刚很珍惜。读书期间,他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实验室上,做研究,学习新知识。他就像一块海绵,抓住一切机会,努力吸取知识,徜徉在知识的海洋。1988年,钱永刚已经40岁了,从学校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毕业后,钱永刚回到国防科技大学,成为一名教授。他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研制工作,参与研究很多重要项目。虽然不足以名扬天下,但是也是一个领域内的佼佼者,颇有成就。
21世纪后,钱永刚被评为高级工程师,担任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和特聘教授。他不仅在计算机领域,为国防科技作出贡献,还在为培养下一代人才作出贡献。
在普通人眼中,钱永刚已经取得卓越成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然而在钱家这样的世代高知识分子家庭中,他的成就并不显眼。毕竟他的父亲钱学森是家喻户晓的伟大科学家,一个堂兄还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对比中,钱永刚真的不算显眼。
在钱学森晚年时,有一次对钱永刚说:“你小的时候,我实在太忙了,就顾不上你了。如果我们在一起一个星期就做一道题,不管是哪门学科,这样坚持下来,等到你上高中毕业,相信全国的大学都任你挑。”
可惜时光不能倒流,已经无法改变。其实钱永刚的心里是清楚的,不管时光是否倒流,父亲都不会这么做。他还是会忙碌于国家的事业,不会有时间和他一起做题。他这么说,只是说明心里始终关心他罢了。
虽然时光逝去,钱学森的年纪大了,腰也弯了,手也不是那么有力气了。但是钱永刚始终能从父亲身上,得到生生不息的力量。很多时候,父亲就好像用一双无形的手,一直牵引他前进,教导他要勇于面对人生的困境,始终对学习充满热情。
这一点,在退出一线的钱学森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尽管钱学森退出一线,但他仍以饱满的精神,面对生活,甚至爆发更强烈的青春活力。首先他阅读的书籍,范围更广了,更深了。他不仅涉及音乐,文学,绘画,现代农业,生命科学,技术美学等,而且每个专业都颇有心得,有自己的创见。
他积极倡导中国研究信息技术,大大推动军队的信息化管理。他提出的知识密集型大农业,已经在西部地区成为现实。那些一直被认为是一毛之地的沙漠,都变成盛产荆棘,沙枣等特产的沃土。
他就像一颗太阳,即使已至晚年,但仍绽放出强烈的光彩。可惜时光流转,钱学森的身体不可避免地衰老了,不得不常年卧床。他的听力也衰减得厉害,再也不能每天收听科学知识和新闻联播节目。
无奈他只能对家人说:“我们买一个电视吧。”就算不能听见,他也能看到,能了解到很多东西。很快钱永刚在他的房间支起一个电视,让他观看。钱学森问:“这个多少钱?”钱永刚没有说,只是回答:“这是我作为儿子孝敬您的。”
钱学森一向是个节俭的人,用公款买的东西,他都要严格审查,看下是否符合规定。如果不符合规定,或者太贵,他就会拒绝使用。因此他才会询问电视的价格。在得知这是他个人买的,又不知道具体价格,才欣然接受。
令人惊讶的是,即使钱学森的身体休息了,但是他的头脑一直未曾休息。反而他有大量时间,关心国家大事。尤其是中国的教育,他认为中国的学校还没有形成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机制,提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理念。
多年后,为了给国家培养创造性人才,西安交通大学成立钱学森实验班,以钱学森提出的教育理念来培养创新型人才。有时候,钱永刚有时间,也会去帮忙。他很希望,父亲的愿望能够实现。
或许正是由于钱学森始终坚持学习,勇于面对人生困境的态度,让钱永刚在三四十岁的年纪,仍然勇于去追寻知识,不断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去获得更高的成就。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离开人世。他再也不能牵着钱永刚的手,继续走下去,再也不能用语言教会他人生的道理。但是他始终是钱永刚世界里的一颗恒星,一棵大树,给予他无穷无尽的指引。
在某个瞬间,钱永刚会忍不住想,如果父亲当年没有回国,那么他的生活会不会顺利一些。可是他很清楚,人生是没有如果的。这些假想,也只是说说而已。他觉得现在的生活,也没有那么不好,过得挺好的。
从回国的旅程,到学习中文,进入部队锻炼,再到30岁上大学,继续做研究,到后来的建馆,出书,拍片,办展等,多年来的丰富经历,他结交了很多朋友。这些朋友都给予他不少鼓励和帮助,让他觉得,自己每一年都有进步。
但自始至终,钱学森身上的一切美好品质,都在引导钱永刚前进,引导他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虽然成为钱学森的儿子,他没有得到什么特殊照顾,但是能有钱学森这个父亲,他还是十分自豪的。
即使钱学森去世了,钱永刚终生都在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