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本书《万物皆有光:以文化洞察世间万象》出版之后,我数次回想自己的写作之路。
少年时是一名诗歌爱好者,青年时学习把写诗的句子拉长,变成所谓的散文,随后给青春类杂志写了大量美文,进入中年后转战媒体圈做评论员,然后把这份“职业”一直做到了现在。
现在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是成为一名小说家,虽然实现起来比较慢、比较困难,但在写作上有了新追求,还是会让人激动。
是的,写了20多年的文章,仍然还可以有“激动”的心态,对于一些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来说,是幸运的。写了40多年的村上春树,跑步、听音乐、喂猫,目的都是获取一份内心的平静,他那么致力于让自己维持一个淡定的状态,就是为了在写作时可以激动起来。如果写作不激动,那还有什么动力与愉悦可言,保持激动就是保持年轻,而唯有年轻的心态,才会促使一名写作者不断地走下去。
每年的六月份,我都会“重返年轻”,因为在这个高考的季节,我都会与上千万考生一起,来写作当年的高考作文题。我很喜欢这个时刻,甚至可以说,会带着点激动的心情盼望这一刻,会擦干净桌子,剪干净指甲,把灯光拧到最亮,来完成每年一度的“命题作文”。
以成年人的身份来写高考生的作文,会偶尔被嘲笑“青春期过长”。说实话,我并不太了解这些年来年轻人是怎么想的,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他们对作文乃至写作是什么态度,我是在用写高考作文的方式,来揣摩他们的世界,也想通过表达自己的世界,来实现与他们的一次“接壤”。
我的高考同题作文,难以避免地带有20世纪70年代这代人的审美,总想表达语文之美,把文字的芬芳榨出来,在文字里融入一些思辨性,也总想尝试用简单与清新来解读复杂与混浊。写高考作文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带有仪式感的渠道,我觉得,这样的写作每进行一次,自己的心仿佛就被清洁了一次。
这本书收录的文章,高考同题作文的部分,大多数是在媒体上刊发过的;收入语文试卷的部分,是我平时留意保存下来,以及通过搜索引擎搜出来的,还有一部分可以收入此辑的文章,因为找不到考卷出处,只好遗憾地放弃。
另外,有些文章我觉得有参考价值,但却没有被收入语文试卷,因此也没有选入。被选入的这些文章,因写于不同年份,风格有所差异,但我想,要尊重出卷者的眼光与逻辑,他们选这些文章入试卷,总是会有自己的充足理由的。
本书最后一辑的“高考作文十讲”,是我把私人写作经验结合高考作文这个话题,进行了一次“碰撞”,希望它们能给高考生带来帮助或启发。如果书中的一篇文章、一个观点或者一个句子能让你有“灵光一现”的收获,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这仍然是一本文学书,我期望它在被放上书架时,可以被归类于“文学”这一行列。当然,如果既能帮助你提高一点高考作文的分数,又能有一些文学层面的启发,这最好不过。
六月份,咱们一起“考场”上见,我准备好了,你呢?(本文为《文章之韵:韩浩月教你写出好作文》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