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6个娃5个博士1个硕士, 父亲分享心得: 要狠抓孩子幼年阶段的教育

“把父亲的角色当事业来经营。”在一次次全国进行的巡回演讲上,一位培养出了5位博士、1位硕士的父亲,是这样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的。

这位父亲被世人称作“人才魔术师”,而他正是蔡笑晚,一位家庭教育专家。

他自己也调侃,“笑晚”就是年少的时候不能一帆风顺,到头了却要笑到最后。

这位“魔术师”身上,又有着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他的6个子女,又是怎样成长的呢?

来自瑞安的蔡笑晚一家是上榜了全国百户最美家庭的人家,他们一家人可谓是令人艳羡。

将孩子们接连送出国深造,父亲蔡笑晚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蔡笑晚如此看重儿女的教育,和他早年的经历密不可分。

坎坷求学路

蔡笑晚1941年出生在浙江瑞安,父亲是一名医生,也算是书香门第。

但当时世道并不太平,政局也不稳定,蔡笑晚在父亲的教导下,从小就饱读诗书。

蔡笑晚初中毕业以后,就利用一些空闲时间,跟着父亲学医。

父亲是国民党的法医,有着稳定的工作,他们的家境也算是殷实

但是父亲曾经在国民党工作过,这无疑是一把双刃剑。

蔡笑晚不用为了物质生活担忧,初中毕业考上了重点高中,之后又拿到了杭州大学数学系的录取通知书。

原本以为自己的求学生涯会一帆风顺,但那时正值1957年,“反右运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

这时候他的家庭出身无疑给他招致了灾祸,父亲在国民党的工作经历,让蔡笑晚的政治审核怎么也通不过

他被学校扫地出门,即便后来再度高考,但因为国民党家庭出身,所有的大学都将他拒之门外。

蔡笑晚难以接受,自己花了一年时间,再度修完高中所有课程,结果全部的辛苦付之一炬。

无奈之下,他只好进入了一所要求并不怎么严格的小学工作,在那儿打拼了好几年。

被上级评为优秀先进个人的蔡笑晚,又在学校的推荐下参加了大学考试。

他拿到了三门科目都是满分的优秀成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

进入杭州大学物理系之后,蔡笑晚的求学之旅也并不太平。

1962年,父亲病危,命悬一线,而且家中还有他年事已高、无法照顾自己的母亲。

作为长子的蔡笑晚,再次选择向生活妥协,从杭州大学退学,继续养家糊口。

一门5博士

后来,他也有了自己的婚姻,妻子怀孕之后,他就开始计划着怎样培养他的孩子。

当时正值六七十年代,那是较为动荡的时代,这也让蔡笑晚觉得自己的前途渺茫。

年事已高的蔡笑晚,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继续求学了,但他的心里还种着一颗种子。

早年时期屡次求学碰壁,之后又没读完大学的经历,让蔡笑晚对知识、智慧的追求,延续到了他的孩子身上。

即便当时盛行着“读书无用论”的风气,蔡笑晚还是严格要求着他的孩子们。

也就在1967年到1977年,蔡笑晚和妻子共同孕育了6个孩子。

想把孩子们培养成才,送他们出国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这颗种子也生根发芽了。

他们一家6个孩子到底有多牛呢?随便揪一个出来我们大概都会望尘莫及。

长子蔡天文毕业于康奈尔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

36岁的时候,蔡天文就成为了宾西法尼亚大学最年少的终身教授,还拿到了等同于”诺贝尔奖“级别的“考普斯总统奖”。

二儿子蔡天武在14岁时,就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了。

19岁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开办了一个留美博士班,蔡天武也是其中一员。

来到美国之后,蔡天武在25岁的时候,成功拿到了罗切斯特大学的博士学位。

毕业之后,蔡天武留在了美国,并且在华尔街担任了基金管理经理。

被誉为”金融界哈佛“的高盛公司也向他伸来了橄榄枝,蔡天武曾出任过副总裁。

三儿子蔡天思,是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之后申请到了美国圣约翰大学的博士生。

现在蔡天思和蔡天武一样,是一家公司的老总。

四儿子蔡天润16岁考入了华西医科大学,之后还是出国留学,在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攻读博士。

回国之后,蔡天润在上海创办了一家自己的私立医院。

五儿子蔡天君是6兄妹中学历最低的,不过也是中国科技大学的硕士,毕业以后就在建设银行工作。

小女儿蔡天西,是一位才女,和二哥一样,在14岁的时候就进入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18岁在普通人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她就已经成为了麻省理工大学的博士生。

22岁,蔡天西还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6年之后成了哈佛大学最年轻的终身副教授。

在哈佛大学,蔡天西甚至还遇到过年龄比她大12岁的学生。

所以,这也难怪蔡笑晚有”人才魔术师“这个称号了,主持人陈鲁豫也曾叫他“博士老爹”。

教育智慧

对于自己是如何培养出6位大学霸的,蔡笑晚在2006年以后,就相继在全国20多个城市举行了上百场的专题演讲。

2007年上半年,蔡笑晚发行了一本图书——《我的事业是“父亲”》。

这本书就像是傅雷家书一样,没有长篇累牍的废话,其中包含的一些生活细节,无不体现了蔡笑晚的教育智慧。

“早教”、“立志”和“自学”是蔡笑晚奉行的教育理念。

在“早教”一事上,蔡笑晚觉得一定要抓住孩子学习能力最强的黄金时期,也就是1到4岁。、

这时候孩子们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接受能力很强。

蔡笑晚说,在大儿子还在襁褓中时,他就有意识地开始向他传递起了数学思维。

那时候的做法很简单,不过就是认识几个简单的数字而已。

不过这对于一个还不到一岁的孩子来说,或许我们会问可能吗?

然而事实却证明,孩子的潜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蔡笑晚用手指点了点大儿子的头,说一便点一次,说二便点两次。

这样的次数多了,大儿子八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能够认识一到五了。

再想想我们是什么时候认识的一到五,或许我们在摇篮车里就被人甩开了一大段距离。

蔡笑晚觉得8岁才上一年级,这太晚了,所以他几次搬家到了要求并不严格的山区。

让孩子有了学籍之后,再搬家到了县城,几个孩子都是这样来来回回。

这样的举动确实也让蔡笑晚的几个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

六个孩子平均下来,几乎都是十五六岁就进入了大学,在二十四五岁考上了博士。

这些宝贵的时间都是靠着蔡笑晚几次搬家换来的。

他把儿女的教育问题作为他一生的头等大事,并不觉得搬来搬去很是麻烦。

虽然“早教”有着很多好处,但是放眼现在的中国父母,似乎把“早教”玩坏了

现在还没有上小学的孩子,一天到晚就是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孩子一天下来身心俱疲。

蔡笑晚所提倡的“早教”,并不是让孩子整天连轴转,而是在考虑孩子接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安排。

有些类似于寓教于乐的做法,蔡笑晚的6个孩子在小时候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但是当今中国广大的父母们,或许是自身工作繁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孩子情况的忽视。

孩子们产生厌学情绪以后,还要强迫他们一直待在那儿埋头苦干,但这样的做法适得其反。

所以在进行“早教”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孩子自身的感受。

第二个方面就是“立志”,蔡笑晚表示,“立志”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志向还有胸襟。

志向明白之后,孩子才知道自己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以后要朝着哪个方向奋斗。

蔡笑晚说:“孩子对未来的期望很大程度决定着孩子的一生,也决定着孩子将来的命运走向。”

妻子,“立志”的影响在四儿子蔡天润身上尤为明显。

蔡笑晚自己也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到了医术,但毕竟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医学上的造诣极其有限。

四儿子蔡天润从小就提出,想要成为和蔡笑晚一样,救死扶伤,和病魔做抗争的医生。

蔡笑晚听到这样的话自然是喜笑颜开,但是他会在儿子的耳边说,自己的医术有限,无法治愈很多疑难杂症,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村医而已。

蔡笑晚紧接着对儿子说,他不一样,他才刚刚开始,以后还有几十年的道路要走,不像他生命已经定格了。

所以蔡笑晚希望儿子能够成为一家大医院的主治医师,掌握更高深的医术,救治更多人。

成为一名医生也就成了蔡天润从小就奋斗的目标,他带着自己父亲的期望,努力学习,考上了华西医科大学。

并没有辜负蔡笑晚的蔡天润,之后又拿到了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医学院的博士生通知书。

在美国深造了几年之后,蔡天润回到了中国,来到上海创办了一家私立医院。

成为一家医院院长的蔡天润,无疑比当初定下的成为一名专业医生的理想走得更远。

其他5个孩子也分别在自己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汗水,蔡笑晚也想对自己的6个孩子说一声辛苦了。

最后一个就是“自学”这一学习习惯。

蔡笑晚觉得,孩子的自学能力能够得到培养是他们能不能成材的关键。

但是小孩子天性就喜欢无拘无束,爱玩儿,静不下心来,如何培养自学能力,又是家长们头疼的一大难题。

蔡笑晚对此也有自己独到的做法,他会先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每天下午放学之后,蔡笑晚会让孩子们先完成学校的作业再吃晚饭。

晚饭过后,蔡笑晚会让孩子们先歇息15分钟,之后再运动半个小时。

运动之后就到了每天的学习时间,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到了就可以上床睡觉了。

每天都是这样,长此以往孩子们的学习习惯也就养成了。

而且蔡笑晚并不催促他们学习,而是像学校一样,打着特殊的上课铃。

每次听到琴声或是二胡声,孩子们自然就知道该去看书了。

在蔡笑晚家中,还有一张特殊的大床,这张床是经过改装的。

白天的时候是孩子们学习的课桌,需要锻炼时,还可以当成一个乒乓球桌。

6个孩子围在一起,这样的学习氛围很浓厚,也可以让每一个孩子都静下心来。

而且劳逸结合的学习方式,也不会让孩子们感到厌烦,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所以孩子们并不觉得学习的过程枯燥,坐不住,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在教育孩子上,蔡笑晚也没有给他们太大的压力,用着鼓励的方式引导孩子们。

他还给每个孩子分别办了一张银行卡,每次成绩有进步,他都会往卡里存上一点零花钱。

随着孩子们卡上的积蓄越来越多,他们的成就感自然也就越来越强。

至于这些零花钱该怎么花,其实孩子们也并不在意,他们只是很享受这个积蓄的过程。

在《我的事业是“父亲”》这一书中,蔡笑晚还提出了一句自己的名言:

人人满意的教育观念最危险,只能培养出四平八稳的平凡孩子。

2006年,随着孩子们相继成家立业,蔡笑晚则继续自己的教育之路,他开办了一项“蔡笑晚助学基金“,资助了很多贫苦的学子。

即便到了现在,年龄已经80多岁的蔡老,也依旧奋斗在教育事业的一线。

最后,希望”蔡笑晚助学基金“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学生们,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完-

参考资料

温州日报:《瑞安蔡笑晚家庭 荣膺“全国最美” 》

中国网:《6个子女5个博士 “瑞安蔡家”上榜全国最美家庭 》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