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女博士报考某地协警的结果终究没有逃出青锋断定的可能会反转的结局。据有关部门对外公开的结果,报考协警公告中注明为“清华大学博士”的当事者张某,原本只是一个二本院校毕业生。她在网上报名参加某地警务协助人员招聘时以“清华大学博士”填报,是其很久以来自己一直臆想“在清华大学读博士”,因而才闹出了广被人们关注的“乌龙”。
一个90后梦想自己到清华大学读硕士、博士,这并没有错。但据报道,这个被注明清华大学博士的张某,在此之前“多地民营企业求职时谎称学历”,且均以“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填报学历学位,则肯定是她自己的错。
一直以来,学历造假之事时有发生。即使是某国总统的夫人,据中新网报道,也被曝出她虚报履历的事情。据称,她本人已公开承认自己“在兼顾工作和学业的过程中犯下错误,曾为充实自己的简历造假”,表示“实属不该”“感到十分羞愧”,并在坦诚“一切都是自己的错”的同时,“请求国民原谅”。
一个人偶尔犯错,或者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对自己学历造假,以及为了达到自己某种目的而欺骗他人,涉及的是道德问题,理应予以谴责。但是,透过张某冒充清华大学女博士报考“协警”岗位,并通过审查进入公示名单,则不能仅仅怪张某有某种臆想症了。
张某是否清华大学博士毕业,有关部门在报名审核时是否进行了认真审核?则是要认真反思的问题。因为,张某被公示名单备注清华大学博士一经网友关注,清华大学有关方面很快就作出回应,证实在“在校生、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中均没有查找到与之匹配的学生信息”。假若有关人员在报名审核时稍加认真,抑或也像媒体一样,和清华大学有关部门沟通予以核实,相信就不会让张某臆想“在清华大学读博士”成为网络热议,并成为不少人关注的话题了。
至于有关人员在报名审核时是否必须对张某是否清华女博士进行审核,在此暂且不论。青锋要说的问题是,张某假以自己清华大学博士报考协警岗位,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反映出当下不少地方人才招聘,动辄就要设定高学历门槛,这种唯学历论,是否说明当下某些地方人才衡量标准走偏了方向?
澎湃新闻报道披露的某县引进事业单位人才140名,公开要求的研究生人数即要达到70名。且明确“研究生范围为国内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及以上学历研究生”,甚至还要求“第一学历均须为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而其余招聘的70名本科生,则要求为“优秀知名高校(2022年教育部公布的第二轮全国147所“双一流”大学)全日制本科学历(不含二级学院和降低批次录取)”这样的条件。
给出上述如此招聘条件的地方,澎湃新闻报道显示为地处中部的一个大部分都为山区的县,且系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开出的条件。假若是公务员,估计则不知道还要高到哪里去。假若全国各地都照此办理的话,恐怕不少非“双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有可能连工作都别想找了。
是我们人才过剩?还是某些地方人才衡量标准陷入了“唯学历论”的死胡同?该到了反思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