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儿子优秀又自律, 直到偷看了他的日记本...

万万没想到,我那引以为傲的儿子,居然藏了这么大一个秘密!

今天,儿子出发去高考了,望着空落落的房间,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室外的阳光很明亮,光线透过窗玻璃照到儿子房间的地板上,我的目光顺着被吸引,最后停留在儿子没上锁的抽屉。

那里,静静躺着他的日记本。

看,还是不看?

犹豫10秒后,我拿起了日记本。

其实,我平时一直不允许自己偷看儿子的日记。毕竟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秘密很正常,如果当母亲的还事事都管,那母子关系就该剑拔弩张了。

可是儿子最近实在太过反常——

高考前,因为压力大,他经常失眠,有时候我半夜起来,看到他房间里亮着灯。一次两次可以理解,可是连续出现几周,我怎能不着急?

平时也是没精打采的,要说是因为考试压力,也不是太至于,孩子一直以来还算是情绪稳定,对自己的事儿也比较有把握。而且前几次模考他也的确发挥不错。

那会是什么呢?我设想了很多情况:儿子遇到了恋爱问题、和朋友发生了矛盾,或者是在外欠了一大笔钱……

真是越想越担心。

其实,我想过直接开口问问儿子,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但话到嘴边又吞回去了,家有考生的父母应该能够理解我的心情,毕竟,高考这么关键,万一我方法不当、弄巧成拙,岂不是给儿子添乱?

如今有这么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我自然不舍得错过。

我跟自己约定,看看孩子在想什么就好。别的一定不会看!

可谁知,这一看就停不下来了。

儿子满纸的文字略显潦草,可以看出他当时的慌乱和不安:

“整天都叫我学习,从没问过我想干什么?我真的不知道我能干些什么!”

“唉!还有3天就高考了,继续疯狂做题,可做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听说很多985毕业生都被大厂裁员了,可怕!他们到底是选错了专业,还是工作本身没有做好呢?”

“所有人都对我说,坚持一下,考完就轻松了!我看我们学校去年的高考状元,现在还在朋友圈抱怨,选错了专业,每天都郁闷……”

原来,我的儿子遇到了“发展性焦虑”。我们只顾着告诉孩子往前冲,压根没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冲,到底往哪里冲,以及,冲到目的地后,该继续做什么。

回想了一下儿子的反常行为,我突然意识到,其实孩子以前饭桌上早跟我们提过这类话题。

比如,他不止一次问过爸爸:你们单位会裁员吗?如果裁员了,你怎么办啊?

比如,他像个长者般提醒爸爸:你老说你工作压力大,那为什么不换一个你更擅长的工作呢?擅长了会不会就好一些?

当时我们还把他当小孩,只觉得他是不是担心家里经济问题,或者心疼爸爸赚钱不容易。现在才明白,孩子可能是想知道,我们作为成人,是如何规划职业路径的,如果规划错了,到底有没有修正的可能。

想到这里,老母亲感慨万千,孩子的确长大了啊!

他们具有前瞻性,想得非常远,如果我们跟不上孩子的成长节奏,无法给孩子引导,就可能给孩子拖后腿。

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这些都属于东想西想,给自己找事儿,先考上好大学再说。但我觉得,这个问题早晚要面对。而且,大环境变化太快,所谓的“考上好大学再说”这种拖延战术,早就该淘汰了。

否则,就会出现孩子们扎堆报志愿、盲目报志愿,结果竞争过于激烈、学起来特别没劲,真走出校门,需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发现自己一无所知,茫然无措。

到时候,我们再想助推孩子,就真的有心无力了。

看到儿子的日记,除了感慨他的前瞻性,我还有深深的失落和不舍,孩子高考结束,迈入大学的门槛,就要离开自己,向着更广阔的世界出发了。

我想,这是每一个母亲的纠结吧?盼孩子长大,又怕他们长大。盼孩子展翅高飞,又怕他们飞得太远……

说实话,这次“偷窥”给了我一些新的思路。

我们身处三线城市,很多关于报志愿的信息、就业市场的信息都相对闭塞,总是琢磨着怎么帮孩子提高几分,在考场上甩开几个人,却从没意识到,高考前后的信息搜集和种种决策,更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但是,如果真心想帮孩子,也不是没有方法。比如,身处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可以搜索,再从中甄别和挑选符合孩子的那一类;身边有大学老师或研究生校友的,可以真诚咨询,再从中采纳更适合孩子发展的那条路径。

带着儿子的疑问,我请教了好几位大学老师。

大学老师给我透露了几个信息,真的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

1、这个同龄人都觉得“想太多”的问题,大学老师听了直夸好

生涯规划是大势所趋,一线城市很多家庭早为孩子做规划了。

具体来说,就是结合孩子的兴趣、能力、天赋,结合专业发展前景,为孩子选择匹配的专业。

对于我们现在而言,首先要做的,其实是了解浩如烟海的专业信息。因为很多时候,看上去一字之差的专业,区别却是千差万别。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专业,就更别谈选择了。

2、这件事是构成孩子自驱力很重要的一部分

从老师的经验来看,做规划和不做规划孩子,发展的确有很大区别。

有的孩子认为“上了大学就解放了”,一旦失去了老师、父母的督促和提醒,就开始旷课、逃学、打游戏,荒废了大学专业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养成。

有的孩子却明白大学的成长是方方面面的,他们不仅好好学习,还会很积极地参与社团、参与社会实践。

因为大学是学生到社会的过度阶段,更多接触社会的“规则”,对孩子下一步适应社会更有利。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我还是觉得虽然儿子现在很焦虑,但是做妈妈的很骄傲,因为儿子是一个可以为自己人生负责任的人。而且现在来看,做的还不错。

3、很多家长观念里的——孩子优秀=前途无量,现实中并非一帆风顺

关于“毕业即失业”的担忧,我也问了大学老师。

孩子们觉得学习没意义,一方面是不知道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知识和实践没有结合。对于这个问题,孩子门上了大学,进入专业学习会好一些。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否认,大环境确实有很多差强人意的地方。

我们必须弄明白,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才不太容易被淘汰。

所以,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掌握本专业的能力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看准趋势,选对赛道。

比如,前几年金融比较热门,现在就不行了。所以别看热度选专业,得不偿失。还是要以发展的眼光看专业。

听了大学老师的建议,我恍然大悟。庆幸自己发现得早,还有调整和改变的可能,否则真等儿子填错志愿,到大学时闷闷不乐、提不起劲,那就真的麻烦大了。

在这里,我也想跟所有家长分享我自己的感受。

第一,做父母真的是一门学问,不是仅仅着眼于孩子当下的吃穿用度、学习分数就可以了,还要帮孩子做好引导,规划发展路径,陪孩子一起成长才行。

第二,如果我们的认知和经验有限,没关系,我们可以多请教他人,多向优秀的名师探讨经验,了解专业学习内容和发展前景。

第三,发现孩子的担心和焦虑,不要当下立刻否定和下结论,而是多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我已经想好了,等孩子高考结束,我好好和他聊聊,消除恐惧最好的方式,就是勇敢直面它。

从现在开始,了解社会趋势、了解行业态势、努力找到喜欢的专业,让自己参与到社会发展中来,如此,就能变压力为动力,变担忧为憧憬,一点点变成更好的自己。

任凭世界再怎么变,都需要有目标、肯努力的青年,只要你做好科学规划,一步一个脚印,一定可以逆风翻盘,向阳而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