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曾是《数学学报》的主编;他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就是差点被埋没的“数学奇才”陈景润。
1933年5月22日,在福建省闽侯县的一个小偏远山村,陈景润便诞生于此。
陈景润自幼性格孤僻,不善言辞,但是对学习却非常感兴趣。为了让儿子以后能够健康成长,于是,母亲便让他和小朋友一起去玩耍,但是陈景润总是会一个人偷偷地躲起来看书。久而久之,别的小朋友也就不喜欢和他一起玩耍了。
1948年,陈景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福州的一所中学。陈景润在这里学习成绩依然十分优秀。甚至在高三上学期还没有读完,便被厦门大学破格提前录取了。
1953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陈景润被分配到了北京四中当老师。在当时,对大部分人来说,去北京教学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对陈景润来说,却并非如此。
由于陈景润自小在福建长大,普通话不是太标准。所以教书的时候,学生总是反映听不懂他讲话的内容。于是,陈景润教了一段时间后,引起了学生的强烈不满,于是教务处迫于压力将他停职了。
1954年,陈景润从北京回到了厦门,在厦门大学担任资料员一职,同时利用空闲时间,在他喜欢的数学领域继续研究。他研究的数学课题比较广泛,甚至还包括了数学知识与现代人类生活的密切的一些问题。
1955年,在厦门大学校长的引荐下,陈景润重新站在了讲台上,担任厦门大学数学系的助教老师。
1956年,在看到华罗庚的发表的《堆垒素数论》后,陈景润觉得结果部分有改进的空间,于是,他便每日每夜的潜心研究,终于成功的完善了《堆垒素数论》的结果部分,并把研究成果汇总成论文进行发表。
陈景润的文章引起了华罗庚的重视,在进一步了解陈景润的情况后,华罗庚觉得陈景润的才华不应该被埋没。1957年9月,华罗庚果断将陈景润调入中国科学院,进行数学研究方面的工作。
进入中科院以后,陈景润接触到了更多前沿的数学知识,尤其是国外数学著作。为了能够读懂这些国外书籍,陈景润开始疯狂的自学外语。在他日以继夜的努力下,陈景润很快便取得了一定成果。他解决了很多棘手的数学难题,并把研究成果发表成数学论文,在数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在当时,哥德巴赫猜想被誉为是数学界最难证明的猜想之一,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对此都望而生畏,甚至连哥德巴赫本人都无法完全证明。其中最难的部分当属“1+2”和“1+1”,始终没有被证明。面对此种情景,陈景润并没有退缩,决定对哥德巴赫猜想发起冲击。陈景润开启了“拼命三郎”的模式,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经常一整天不出门,在纸上疯狂地验算、推理、证明。
1966年,陈景润发表了《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这就是著名的“1+2”猜想。原文有200多页,虽不乏有冗杂之处,但依然获得了巨大的关注。一时之间,整个国际数学界都为之震动,赞叹东方世界诞生了一位数学奇才。
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上用更加完整优美的方式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过程,并完善了此前宣布的数值结果。此举再次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轰动。陈景润的研究成果,也成为了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最重要的里程碑。他的研究成果也被国际数学界尊称为“陈氏定理”。
1979年,陈景润受美国高等研究院邀请,前往美国讲学与访问,受到国际数学界同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欢迎。
1981年,陈景润被推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
1984年,陈景润不幸被确诊患上了帕金森氏综合征。
1992年,陈景润当选《数学学报》主编一职,并成为首届华罗庚数学奖的得主。
1996年3月19日,陈景润因呼吸循环衰竭,在北京医院不治身亡,享年63岁。按照陈景润生前遗愿,他的遗体被捐赠给医院供解剖使用。
回顾陈景润的一生,道路曲折,命运多舛。在那段条件艰苦的岁月里,他依然没有放弃对数学的热爱与执着,甚至为了热爱的事业奉献了一切。他曾经研究的成果,有些放到今天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