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荒郊,茫茫旷野。时则晨星隐隐,晓雾沉沉。几处烟云,一湾流水……”
南开大学第一届学生、学籍注册62号的周恩来,还未完成这篇《巾帼英雄》,便投身报国,为中华崛起而“断更”。
第一回 · 风物天津自不凡,南开境更异尘寰
有诗云: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窥一斑而知全豹,处一隅而观全局。
目光穿透泛黄纸页、润染墨迹,可窥当年时代之动荡,续写由此起笔——
时值风雷激荡、民族危难之际,神州苍茫,滚滚时代洪流中,有微光飘荡,南开大学雏形渐显。
千万点微光开始汇聚,自此“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和“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宗旨始终伴随南开左右。播迁三地兮广树桃李,同源七派兮浩浩汤汤。1937年,南开、北大、清华共赴国难,先迁湘水之畔、又迁彩云之南,成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抗战的烽火考验里,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三校师生刚毅坚卓、弦歌不辍,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办学传奇。
生于忧患之南开,饱经沧桑,历尽挫折,却愈益奋励,越难越开。
新中国成立,革故鼎新,求索图强。南开大学执剑在手,支援抗美援朝、贡献国防工业、创制新型农药……在发展经济、繁荣学术、培育栋梁、铸大国利器、奠安全基石中展现南开作为。
改革开放,南开积极投身“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首批跻身“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家大师汇聚于此,前沿机构应势而生,重磅成果引领学术、服务发展,南开学子秉公尽能、建功天涯。
在不拘一格、日新月异的教育理念下,南开大学树立起一群大写的中国人。建校百余年,南开历史上有名可考的革命烈士就有36位,其中马骏、于方舟、陈镜湖、何懋勋、刘毓璠、袁永懿、郭永怀等杰出代表,他们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诠释了“爱国三问”。
筚路蓝缕,淬砺奋发。南开大学剑起风雷,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守着炽热的初心与梦想,始终在不懈的探索中书写辉煌的历史篇章。
第二回 · 百年磨剑,今朝试锋芒
有诗云: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儿时,以梦为马;如今,仗剑天涯。
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建设一批国内顶尖、国际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南开大学百年磨剑,一身功夫已炉火纯青,气吞山河。
“什么学校最出色?当推南开为巨擘。”
成立之初,南开大学设文、理、商三科,招收学生96人。而到抗战爆发前夕,学校已经拥有文、理、商3个学院的13个系和2个研究所。民间甚至流传着“天津卫有三宝:永利、南开和《大公报》”。
随着高校群雄竞起,南开大学靠着“越难越开”的精神顽强前进。
率先恢复国内停办多年的社会学专业,建立全国高校首个旅游系,开创中国精算教育先河……在改革开放时期加强基础性学科同时,南开大学积极发展应用型学科,以适应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
进入新时代,一张新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
学校主动应对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需,调整优化学科布局,调整组建人工智能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致力于发挥综合性高校对催生新技术、孕育新产业、培育新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
如今,已有85个专业获认定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5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经济学、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在全球学科评价体系中,学校前1%学科15个,化学和材料科学进入前1‰。
学科之剑指苍穹,一剑寒光定九州。
紧抓时代机遇,奋勇迈向一流。在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征程上,新时代的南开人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以改革创新的锐气、踏实坚毅的韧劲,利剑出鞘,一试锋芒。
第三回 · 知中国,服务中国
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吾人为新南开所抱定之志愿,不外‘知中国’‘服务中国’二语。”
这句《南开大学发展方案》中的话语如一道道冲天剑意、侠义之气澎湃奔涌……
仅两年时间,何炳林教授完成重大科研任务,主要产品用于核燃料——铀的提炼,让我国首颗原子弹研制迈进了一大步;
“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在导弹、核弹、人造卫星三个领域均取得卓越成就,仰望寰宇,可见“永怀星”;
现代光学研究所研发“全光纤近红外光谱仪”,解决“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在轨航天器相关难题,助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
超导与微波研究室助力科研人员倾听嫦娥三号“心声”,应用的技术是我国航天测控领域的首次突破;
周其林院士锚定“手性螺环催化剂”笃守二十年,突破困扰该领域半个多世纪的难题,斩获国家自然科学最高荣誉;
赵新教授科研团队首次实现全流程机器人自动化“孕育”克隆猪,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克隆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领先优势……
一项项“人尚未及,我能先登”的南开成果在“知中国,服务中国”的道路上相继涌现。
周儒欣校友廿载追“星”,在北斗应用产业化领域先行先试,研发出“中国芯”,推动实现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
孟祥飞校友坚守在国家超级计算工作最前沿,推动“天河一号”应用转化,创造出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国之重器”;
宇学峰校友带领康希诺生物研发疫苗,为万千民众建起抵御病毒的坚实屏障,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克威莎®,正式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
“知中国,服务中国”,不仅是仰望星空、奔赴“星辰大海”的远大征途,还是脚踏实地、聆听“如谷之歌”的步步铿锵——
生逢盛世,重任在肩。甘肃、新疆、西藏等地都留下了南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足迹,他们为促进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一份光,发一份热,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地处六盘山西麓,深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间,庄浪县曾是甘肃省深度贫困县。2012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南开大学确定对口帮扶庄浪县,携手脱贫攻坚。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奋斗,2020年2月,庄浪县获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正式脱贫摘帽。如今,庄浪梯田里更是长出了“南开苗”。
乘风云而腾龙起凤,奋健翮而广宇高翔,南开大学“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剑意已直冲云霄。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1919年奠基初创,南开最优秀的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新时代新征程,南开望着新中国的朝阳升起,也见证了新时代的世界强国在东方伫立。
小说落笔之处,正是“这盛世,如你所愿”。
跋山涉水,步履不停;山高水长,映照初心。南开大学有智勇真纯之精神,刚毅坚卓之风骨,还曾得金庸题词“半个世纪前,予与南开失之交臂,今日得偿夙愿,大快平生!”金秋九月,欢迎来南开大学听雨看剑忆侠情,更美好的未来在等你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