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小贝
整理:肖寒先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是小贝,一名80后,作为89年出生的我,一直自称是赶上了80后的末班车,出生在陕西延安,是一名硕士生,目前是一名老师。
其实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早在读高中的时候就喜欢观察,大学毕业后,更是有了深刻的理解。在我看来,80、90后这两代人,有一个共同点:积极消费、过度消费、负担式消费。
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我的这三个观点:
积极消费就是从不节俭,很舍得,会主动为了自己的生活品质而去消费,比如买一件昂贵的西装外套,比如买一双价值上万元的高跟鞋,比如工资还没发下来,就计划好要购买的物品。
而过度消费就是一个月的薪水只有5000元,却计划消费6000元,而多出的一千元,他们并不在乎,觉得下个月挣了钱还上就是。
最可怕的是负担式消费,在我看来,就是无法承担自己的消费,导致负债累累,我把他称之为负担式消费。在年轻人中,这种形式很常见,我身边的同事朋友就有很多这种负担式消费人群,而他们不管是在购房、购车、生活所需等方面,都有负担式消费的特征。
然而,在疫情这几年下来,明显看到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年轻人的消费呈现出降级消费的趋势,很多年轻人说:“玩不起了,出门还得想着这个月能拿到多少钱的工资,为了省钱,都学会了做饭。”
生活品质丢了吗?
没有,大部分曾经有以上三种消费方式的年轻人,生活品质并没有下降,只是把饭店的饭菜搬到了家里,以前是有厨师做饭,现在是自己亲自操刀,可能最大的差异化就是口感下降了不少,当然,看到很多男生学会了做饭,觉得年轻人的生活真的很不容易。
我的一位朋友,是大学的老师,也是社会学者,最近一直在探讨关于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通过数据比对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精致生活消费理念是建立在物欲、攀比的基础之上的,当他们懂得独立自主的时候,就明白父母挣钱不容易,而自己想要独立生活,又难以实现,从而在消费理念上处于矛盾的态势。尤其是在疫情这几年,很多80、90后,感觉失去工作是多么的痛苦,而在居家隔离的日子里,无法像正常日子那样消费,反而开始思考生活,思考时代,思考现实,这也是一个成长的必然过程,其实是年轻人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认知缺陷。
我记得在早些年,出现了“光盘行动”,在我们学校的餐桌上,残羹剩汤越来越少,一是学校的要求,二是自我习惯的养成,这是好事。
当时光盘行动流行起来后,每个人吃过的饭菜,必须自己把餐具放到指定的位置,而洗碗阿姨担负着监督的任务,只要是剩菜超过标准,便会指出来,要么吃掉,要么罚款5元,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学校的饭菜不仅没有浪费,还出现了勤俭节约标兵。
我出生于1989年,父母都是农民,家里两个孩子还都是男孩,这让爸爸肩上的担子就变得重了起来,再加上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从小我和弟弟就很主动的帮助父母做农活,比如种玉米的时候,爸爸挖坑,我和弟弟一个施肥,一隔点种子。回到家,抢着做饭,比的是谁勤快,谁做的饭菜好吃,所以在十来岁的年纪,就学会了做饭。
而我爸爸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让我们必须学会做饭,他的理由是:“步入社会,没钱的时候,最起码买上一块钱的面条,自己会下面条,知道生熟,不至于吃的是生的。自己做饭还能节省开支,还能被别人夸赞勤劳。”
记得当时读大学的时候,一个月的生活费是800元,而我每个月只能消费600元左右,每天给自己固定的消费是20元,在这20元当中,包括零食、饮料,当然我不抽烟,这也就意味着节省了一笔开销。
父母不理解的是,我们一个月五六千,甚至一万多元的收入,为何就不够开支?
简单地调查了一下发现了这样一个差别:
在父辈人当中,消费场景简单、单一,在农村生活,每天只想着吃饱,对于娱乐,似乎没什么追求,或者说压根就没有娱乐项目。
而到了我们89、90后这一代人,消费场景随时随地都在增加,比如时尚餐厅,比如娱乐项目,比如生活理念等等,这些新鲜事物的出现,也就意味着无时无刻都要为这些消费场景付出代价,所以你想让年轻人去攒钱,不是不攒钱,而是压根就攒不下。
我之前的一个同事,是语文老师,为了追求漂亮的女孩,每个月的支出大概在一万元以上,而他的薪水每个月是七千多块钱,意味着每个月最少要透支三千元以上。有一次,他向我借钱,说是还花呗,而我得知他的花呗欠款达到8万元,比我预想的要多出好几倍。
还有一个大学同学,有11张信用卡,前前后后透支了二十多万,最终还不上,父母卖房还债,看上去很凄惨。
难道我就一切都很顺利吗?
是的,我的人生的确很顺利。
我说一件事,大家可能觉得不可思议。
活了33岁,从未吃过海底捞,在我看来,海底捞是奢侈品,再加上很多人说海底捞做的并不是口感,而是服务,让我更加失去对它的青睐,反而觉得普通的小馆子挺好,说着自己买点火锅底料,自己在家做着吃,一来节省钱,二来满足了对火锅的需求。
还有就是我从未进过酒吧,原因很简单,我不抽烟喝酒,去那种地方,对我来说不是消遣,反而是带来不悦和紧张,不喜欢那种烟雾缭绕的环境,更不喜欢被戴上喜欢“灯红酒绿”的罪名。
开源节流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每个人都懂得,但能真正做到的却没几个人。处在大城市,我没有自己的住房,也没有自己的轿车,但有一个相爱的妻子,住在宿舍,感觉非常自在,因为我们没有太多的额外支出,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也比普通人要高,每个月的开销也在一万元以上,似乎看着多,其实是能应付的来。
我和妻子每个月的薪水加在一起大概两万元左右,意思是我们即使每个月消费一万元,还能攒下差不多一半的工资,而对于孩子的抚养,因为是老师的缘故,又可以节省一笔大开销,所以很多时候,感觉自己这个985院校出来的硕士生,选择了很普通的职业,但却是人生最正确的决定。
在我身边,从不缺乏一些追求精致生活的人群,比如我的同学小刘先生,是个富二代,在读大学的时候,一个月的开销最少在五千块以上,这还不把买衣服,请朋友吃饭的钱算在里面。
在班上,他穿得一直都是名牌服装,一双运动鞋,限量版的,一万多,一件短袖,名牌,三千多块钱,可以说,只要小刘先生出现,一定是代表着奢侈,班上的女生都会和他成为朋友,让一众男同学羡慕。
而我不一样,不随波逐流,更不会因为他的家境而感到自卑,反而觉得每个人的出生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他们家有钱,就应该过富裕的生活,我们家穷,就应该简简单单,普普通通。
记得刚好妻子谈恋爱的时候,她的要求和很多女孩是一样的,要房子,要车子,要三金一钻,还要20万彩礼,对于我来说,她想要的一切,都是对的,但我能不能拿得出是另外一回事。
有时候想想当初妻子的物质欲望也很强烈,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让她放弃对物质欲望的追求,连自己都忘记了。
可能在我身上,她永远看不到“面子”吧?毕竟,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研究生,也有着很普通的家境,想的事物很多,能不能得到满足是另外一回事。
而结婚后这几年来,妻子变得更简单、纯粹,想要吃什么,肯定会满足妻子,想要穿什么,也会满足她,只不过,和品牌不沾边,但也不会以地摊货作为标准。尤其是有了小孩子后,我们家的生活,变得更加精打细算,不伤害妻子的购物需求,不让孩子过得清贫,更不会为难自己。
从恋爱到结婚,再到过上一家三口的小日子,几乎我身上的钱从来没有超过一百元,工资卡上交给老婆,因为钱对我来说,拿在身上也没有太大的意义,除了买点菜,几乎不会乱花,而妻子也从来不会限制我的消费,比如我请学生吃饭,和同事应酬,从来不含糊,要多少给多少,在妻子心里,我不会乱花钱,用钱的时候肯定是必须要花的。
每当我说自己没吃过海底捞,同事、朋友都说我落伍了,每当我说几十年来都不知道酒吧长什么样,都笑话我活得没有意思。
生活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给你设计的,人生有众多的小路,而我选择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