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怪现象:努力成了可耻,躺平成了时尚
也许我的孩子不够聪明吧,但是你们却把孩子几年的努力,用一个叫“天赋”的词就全部抹灭了,这是不公平的。
我得承认,我的孩子并不像某些高考状元诉说得那么轻松,更不像某些明明偷偷在到处补课,却拼命说自己不补课的孩子虚伪。的确,我的孩子从来没有补课,但是她说花的时间恐怕并不少于补课。她的努力,她的付出,亦并非如你所见的那般云淡风轻。
闯大运恶补一个礼拜替补进私立
从6年前的小升初那时起,注定孩子与天赋无缘。小学一向成绩不错的孩子,去参加某个中等水平的私立学校考试,第一轮居然没有入围,原生态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班的孩子注定在小升初这个校考上是要吃亏的。
然而,老天总喜欢开点玩笑,要不然这故事怕是要玩不下去了。一周之后,已经被预录取的几个同学看不上那所中学,空出了几个名额,然后孩子就以C等替补的方式进入第二轮决赛。忐忑不安的孩子经过一个礼拜的突击,最终以全校垫底的成绩入校。本来以为自家的孩子挺聪明,但是在这群真正聪明的孩子面前不值一提。一向认为自己聪明的孩子,现在终于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那个平凡得扔到人堆里都找不到的那个,并不是什么高智商的儿童。
恶补40天居然押尾进实验班
基于对自己智商的怀疑,孩子心态发生了可怕的变化,过去从不认真学习,从不主动学习,突然间知道,再不学习就会沦为全校垫底。为了能在开学考试中顺利进入优生班,这个孩子暑假整整40多天,几乎没有在外完整地待过一天,每天的学习时间超过10个小时,电视、手机、电脑从来不开。说实话,对于这种学习状态,我都感觉害怕,我害怕她会学疯。尽管如此努力,其实我内心对于她是否能够进入实验班是不抱太大希望的,因为我觉得和她一起的同学都太聪明,而我家这个看上去总是慢吞吞的,似乎反应不够灵敏。
然而,奇怪的事又一次发生了,他竟然以押尾的成绩又顺利进入全校最好的实验班。我开玩笑地对我的孩子说:“肯定是其他小朋友都去过暑假了,你捡狗屎运了。”
笨小孩苦学3年初中,从年级300开外挺进年级前10
初一进校,半期考试全班倒数第二,数学成绩全班倒数第一,这居然和我预想的结果一致,因为我知道她就是最后一名进实验班的。就连她的数学老师也说:“教了这么多年实验班,你是第一个150分数学能给我考到70分以下的,人才。”我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不免有些失落,我知道这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压力。
我小心翼翼地对孩子说:“要不,我们转到普通班吧,这样压力没那么大?”
这个反应迟缓的小东西盯了我半分钟,然后笑嘻嘻地对我说:“你对你女儿这么没信心吗?不用补课,只要你帮我辅导一下,期末进年级100没问题。”
这种迷之自信,让我再也不敢轻言退缩。
然后,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每个周末不停地给她讲数理逻辑、数学分析,从最初被骂得泪流满面到后来的喜笑颜开,一个60多分数学的孩子就敢自学初中奥数,我也是被她的勇气给折服了。从上午的9点,到晚上的12点,除了琢磨数学,就是在看原版的英语名著。看不懂单词就一个一个地查,看不懂句子,就在草稿纸上左右琢磨翻译。一本400页的英文原著,做笔记用的红笔用了两支,因为上面批注太多,以至于原文恐怕还没批注多。数学从小学开始重来,甚至连儿童百科全书都用上了。
就这样,两个月的时间飞快,我确实感觉到孩子有些进步,但是对于能不能进校前100名,实话讲我是没信心的。因为,据我了解,他们班同学里面至少有一半的家长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1/4的家长都是大学老师,还有浙大数学系和清华的高才生,我们家基因不占优。
真的要开挂了吗?期末考试年级59名,对于一个半期考试还垫底的孩子来说,这个成绩是了不起的。当然了,我也很清楚,这样的成绩还不足以威胁天赋,也可能是拼命努力的孩子的天花板。
虽然我有些隐隐的担心,但是鼓励是免不了的。作为一个“天赋决定论”的死忠粉,我一直觉得孩子智商很一般,所以从内心深处讲,并不抱有极大的期望。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对于一个智力平平的孩子来说,已相当满意。
一直到中学毕业,我深信我的孩子成绩不会再有多大的提升,我以为她的天花板已到。不过世间的事,往往如同股票一样,你越觉得它会跌他就偏不跌,你越觉得他会涨就偏不涨。那个3年如一日的小孩,努力从未间断,超越着身边一个又一个被家长和老师寄予厚望的高智商同学。
初中毕业,以全校第九名的成绩顺利拿到学费全免名额,而那些个教授的孩子,清华浙大学霸的孩子却还挣扎在重高线附近。她依然是那个看起来漫不经心,说起话来慢吞吞,总觉得比较笨的小孩。
高中笨小孩也在逆袭,难道原来她有天赋?
高中拼的是智商,这是老师说的,我信了。于是乎,我告诉我的孩子说:“从现在起,你又要从头开始了。”然后又半开玩笑地说:“初中你已经逆袭过一次了,如果是编故事的话,高中你得再逆袭一次,这样故事才有吸引力。”
这个已经不是小破孩的孩子,依旧慢悠悠地说:“我争取让你编故事有个更靠谱的素材”。
没什么新的花样,也照样不去上任何补习班,除了心无旁骛,埋头苦学外,似乎看不出和初中有任何区别。照例,高一就来了个下马威,数理难度的大幅提高,除了英语和语文还能稳住,其余全面下滑,意料之中。
高一第一学期半期之后我对她说:“相同的故事情节又来一次,真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能不能来次例外?”
这个心大的小孩居然来一句:“开头不差点,怎么逆袭啊?难道要先高后低?”
后面的故事平平无奇了,不停地努力,从不放弃的心态,最后顺利冲关。就像3年前的初中一样,低进高出。
此时,我有点疑惑,这小孩到底是有天赋呢,还是完全没有天赋?
真正的聪明人知道任何情势下都应该努力奋进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仍然认为自己的孩子并不是那种有天赋的类型,反而是极其普通且看上去还有些愚笨的人。如果按照我们常识判断,这样的小孩基本上能考过高中就不错了,重高都是奢侈,更别说什么985/c9。
不过她的事情,倒是让我改变了过去一直坚信的“天赋决定论”。到底什么是天赋?到底怎么样才知道孩子有没有天赋?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重新来认知的。
有一天,我问了我的孩子说:“我一直觉得看起来好像不怎么聪明,但为何老是能逆袭成功啊?”
孩子笑笑对我说:“爸,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说,天赋这个东西你不努力去发掘它,你都无法证明自己到底有没有?而且,我个人认为,真正的聪明一定是知道自己应该在任何情势下都要保持努力奋进,而不是整天去思考和比较自己是不是比别人聪明还是傻,因为这样的比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对于孩子的回答,实在让为父这样的“天赋决定论”者蒙羞。
用“天赋决定论”抹杀努力的重要性是种危险的思想
昨天,孩子告诉我:“爸,请你帮我写篇文章吧?”
对于他的要求,我感到好奇,细问缘由之下终于决定动笔。
她给我大致说了几点:
1、天赋这个东西是虚无缥缈、时有时无的不可控因素,唯有决定是否努力才是我们自身可控的。
2、如果用天赋抹杀一个人的努力奋斗,并且作为一种思潮广为传播,这种传播暗示年轻一代“躺平有理”的论调是危险的。
3、不应过分强调天赋的决定性,天赋或许客观存在,也正因为天赋是客观的,所以才不能忽略主观的能动性。
4、努力奋斗并不是可耻的行为,为什么现代人总是要羞于自己的努力奋斗?难道颓废和躺平才是时尚吗?
对于孩子的上述几个观点,我十分认同,因此作下此文。文笔不过尔尔,意在抛砖引玉。
与其相信天赋,不如现在开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