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黄兴岳||父亲的执着

父亲的执着黄兴越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四年了。十四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怀念我们的父亲。

父亲一辈子都在和土地打交道,他像大多数农民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把我们姊妹四人养育成人。

父亲虽然只有高小文化程度,但他对子女学文化受教育比起农村大多数人来说,那可真是重视多了。他是总认为,孩子们只有上学才能走出去,才有出路。正是有着这样一个信念,他和母亲生活再苦再累也丝毫没有怨言,自己省吃俭用,把我们姊妹四人全部供到高中毕业。

哥哥姐姐们考高中时,父亲没有操多少心,谁考上,谁就上。那时,国家还没有恢复高考制度,他们高中结业后,也都像父母一样种地当农民。

1975年底,我初中毕业。那个时候,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我们城关公社几个大队的贫协主席都是公社“学校贫管会”委员,参与学校管理。记得当时初中升高中,除了城镇户口的同学直接升高中外,农村户口的同学,少数人升高中,大部分人回乡参加生产队劳动。那时的文化课考试只是象征性的,你能不能升高中,主要还是看公社“贫管会”能不能推荐你。

父亲是典型的老实人。在我们生产队,父亲一辈从来没有当过什么“官”,虽然在他们那一辈人中,他也算是个文化的人,但由于我们家的成份是中农,属于团结的对象,生产队的会计、出纳、保管员等职位,一概与他没有关系。那些年,国家也分配给回乡高中毕业生上大学的名额,还有当兵、招工等,但必须由大队推荐,公社上报。这等好事,名额自然是非常少。但在农村,想去的青年人非常多,父亲从不求人的性格,决定了这等好事与我的哥姐们没有关系。

看着哥姐他们虽然都是高中毕业,但他们和村里没有上过高中的同龄人一样,种地当农民。初中毕业后,有一段时间,我生了回家参加生产队劳动的想法。记得有一次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饭,我把自己的想法全盘兜了出来,当时,就遭到了父亲的坚决反对。

那段时间,父亲经常一个人端着小板凳,坐后门口,一锅烟接着一锅烟的抽,干什么事总是心不在焉,丢三拉四,家里人都看出来他心里很烦。那时,我也十五岁了,也看出来了父亲的烦脑,是因为我不想上高中引起。我心想,我也想上高中,凭我的学习成绩,考上高中是没有问题的,但学习好有什么用,一个农民娃,家里成份又是中农,公社“贫管会”不推荐,你学习好有什么用。

有一次,我在我们家后院坐着,正在看两个小公鸡斗架,忽然听到屋里哥哥和父母在说话,哥哥的意思大概是我现在年龄还小,个头又低,拉不动架子车,不如想办法让我再上两年高中,他在上高中时有一个同学跟他关系特别好,这个同学的父亲是公社“贫管会”委员,找他父亲想想办法。

1976年2月,我进了我们县五七学校读高中。那时的高中是两年制,春季招生,冬季毕业。我们这个五七学校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县里把原来的蓝田中学名称改成了五七学校。在我们入学两个月后,1976年4月,又改成五七大学,同全国所有叫五七大学一样,它以学工、学农、学军为主旨,同时,还设有如:农机、水利、卫生、教师培训等专业,类似于今天的中专学校。我们那一届就是五七大学的高中班。共四个班,大概有200名学生。

那时,正值文革时期,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我们从入校起,每个学期都有一个月进工厂学工、一个月到学校农场学农,文化课学习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那两年,我也同其他同学一样,每天到学校上课,放学后回家。然而,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学校由春季招生,改为秋季招生,我们那届高中班原本1977年12月毕业,后来延长了半年,1978年7月毕业,参加高考。

在五七大学上高中那两年半,对我印象最深的还是1978年延长那半年时间。真正学到知识的也就是那半年。

1978年春节刚过,2月学校开学后,就进行了考试,按考试成绩分为4个班,我被分到了1班。两个月后,学校又进行了考试,分了文理科班,我分到了理科1 班。那半年时间,我真是如饥似渴的学习,每天起早贪黑,一天睡眠也就是五六个小时。

我们家就两间房,哥哥已结婚住1间,我和父母住1间。1978年高考前那半年,每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就起床看书,父母也自然跟着起床,母亲为我准备早饭,父亲坐在旁边打盹。每天晚上,我在学校上完晚自习回到家后,还要再看一会书,父母也跟着熬夜。整整五个月时间,天天如此,可从来没有听到过父母一句怨言。

高考成绩出来后,我没有考上,只记得总分离录取分数线差十几分,当时家里没有任何人蛮怨我,都说,还差不多,上补习班,明年再考。

有天晚上,我在家看书,父亲很晚才从外面回来,对母说,他找了我们村在县委当领导的周叔,周叔说了,只要娃爱学,他给学校领导打个招呼,就成。我说,凭我的高考成绩,上补习班是没有问题的,还麻烦人家干啥。母亲看了父亲一眼,对我说,你爸找你周叔是为了你上补习班的事更保险一点。在咱们家,你哥和你两个姐都上了高中,那时,他们没有机会上大学。现在国家政策好,你赶上了好时光,今年考试就差一点,没关系,补习补习,明年再考,兴许能考上呢。

一年时间的补习班,紧紧张张过去了,父母跟着我吃了不少苦,可我还是没考上,无非令父母欣慰的一点就是差几分,离录取分数线比去年又近了一点。

上大学与我无缘。从此,我开始参加生产队劳动了。然而,一个多月后的一天,五七大学高考补习班名单在县门街电影院旁平时张贴海报的墙上贴出来了。事后,我才知道,是父亲让哥哥替我报了名。那天晚上,我们家第一次召开了家庭会议。就这样,我又第二次走进了五七大学高考补习班。当然,这次不是我自愿的。

在第二次上补习班的那年冬季,我报名参军了,穿上绿军装,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一路向西,来到天山脚下,加入到了卫国戍边的方阵。在部队,我除了和其他战友一样,完成正常的工作外,我还充分利用别人休息娱乐的时间,继续复习文化课。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1年3月,我参加军队院校春季招生考试,我如愿以偿考上了乌鲁木齐陆军学院。

当我接到陆军学院录取通知书后,我当时就向连长请了半天假,从连队驻地一路跑步到邮电局,给家里发电报,告诉父母,儿子考上了军校,实现了父母的心愿。

悠悠岁月,历历往事;四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蓝田县五七大学七八届,承载着我太多太多的记忆。四十年前的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十八岁,投笔从戎。二十二年军旅生涯,部队给了我今生取之不尽用之竭的人生财富。今天,我过上了幸福生活,我深知,如果没有父亲的执着和亲人的支持,没有五七大学老师们付出的心血,没有部队多年来的教育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感谢父母亲人,感谢为五七七八届学生付出心血的老师们,我更感谢部队多年来对我的教育培养。

我们家姊妹四人同五七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从蓝田中学、五七学校高中毕业,还是从五七大学高中毕业,我们是在不同年代、不同名称的同一个母校高中毕业的。虽然哥姐他们当初没有机会上大学,但他们的子女弥补了他们的遗憾;在国家改革开放的这个大舞台,他们凭着自己在蓝田中学、五七学校学到的知识,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家家都住上了令人羡慕的小洋楼,家里有了私家车,还领到了养老金,看病还有新农村合作医疗给予报销。

去年春节,我回老家过年,哥姐们坐在一起,每当谈到家乡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时,全家人无不从心底里在感谢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是这个伟大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花的大舞台。

是呀,看着哥姐他们还有家乡父老乡亲,家家都过上了好日,我们的脑里不断地闪现着,不仅我们这一代人要感恩,我们还要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人,都要感恩,感恩我们伟大的国家、感恩我们伟大的党,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作者简介

黄兴岳、男、汉族、陕西蓝田县人

作者简介;黄兴岳、男、汉族、陕西蓝田县人,大专学历。十八岁投笔从戎。二十二年军旅生涯,陆军中校退役。乌鲁木齐陆军学院学习军事指挥,长沙政治军官进修学院学习政治理论。历经百万大裁军,辗转野战部队、守备部队和军分区部队,服从命令乃军人天职。部队退役后,在地方企业事业单位工作十六年。长期以来,坐机关,写公文,偶尔来点灵感,写篇散文,报纸上发表近10篇。擅长机关公文写作,写领导写讲话、汇报材料、调研报告、论文等均为本职工作范围,1次为副省级领导写讲话,1次撰写伊犁州向国家住建部等四部委专项工作检查组汇报材料。先后有数十篇新闻报道、新闻通讯、调研报告、论文等在本行业国家级报纸以及州级报纸和刊物发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