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脑子不好的人别当文科生”, 储殷教授的理由, 说到学生的心坎上

老一辈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我国应届大学生就业前景展示,也是理科专业的毕业生更抢手,那么是否理科生的未来就是会比文科生好呢?

学生升入高中之后要面临的第一个转折点就是文理分班,从大概率上来看,选择学理(新高考模式选择物理)的学生,是明显比选择学文的学生更多的。

关于高中生学文还是学理,不少学生会选择听一听专家的意见。这天储殷教授就收到了相关提问,并很耐心地为学生陈述了自己的观点。

储殷教授:脑子不好的人别当文科生,身体不好的人别当理科生

储殷教授与郑强教授不同,他走红的原因有一部分是黑红。比如有一次他在解答大学生提出的就业问题时曾表示,建议双非大学生下工厂,一时间触及到了不少大学生的底线。

其实仔细分析储殷教授并没有恶意,不过是心疼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心疼大学生的家长一把年纪还在为大学生兢心竭虑。而这次关于文理分科,储殷教授的回答再受争议。

储殷教授的观点是,文科生不要因为社会上的舆论而自卑,理科生也不要因为选择了理科就可以高枕无忧。同时他还表示脑子不好的人别当文科生,身体不好的人别当理科生!

历来大家都觉得理科生更烧脑,文科生更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他的观点怎么与普遍观点正好相反呢?而且从储殷教授的言语中不难听出,他对选择文科的学生是更为偏爱的。

细心的网友指出,储殷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系教授,目前的身份是经济学家和国际问题学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本人就应该是一名文科生。但显然他不会在专业问题上偏心。

储殷教授的理由,说到学生的心坎上

储殷教授表示,文科生刚大学毕业时不太好找工作,那是因为他们不如刚毕业的理科生更能“干实事”,不如理科生给企业带来的回报“更高”,不过文科生要长远了看。

储殷教授举例说明,那些就职于大厂的、年薪数十万上百万的理科生,在过了35岁之后,往往会在公司裁员时首当其冲,因为他们身体素质下降、科学技术又更新换代的太快。

反观文科生,他们相比研究“东西”的理科生来说,他们是研究“人”和“事”的,而随着文科生年龄的增大,脑子里的东西、社交和人脉在提升,进而不可替代性在增加。储殷教授的理由,说到学生的心坎上。

原来在储殷教授眼中,理科生想要成为不被裁掉的那类人,首先就要身体好。而想要成为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文科生,脑子一定要好使。那么储殷教授话糙理不糙,还是以偏概全呢?

笔者想说储殷教授话糙理不糙,不是以偏概全,因为他拥有国际视野,他对待事件的看法也经常是一针见血。所以学生是应该尊重储殷教授的观点,并且将其作为选择文理科的参考依据。

如果说以偏概全就太伤害储殷教授的心了,因为他是根据大概率去给到学生意见的,而且如果只根据脑子好不好使,根据身体素质够不够高,而不去考虑其他因素,那就过于武断了。

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未来发展,与学文学理的关系有多大?

以学生从上幼儿园到大学本科毕业的这20年为例,学生在求学路上经历的转折点太多了,小到一次班级干部的选举,大到高考填报志愿的选择,而文理分科,有那么重要吗?

在说学生大学毕业到在工作岗位上工作5年,可能要面临很不止一次的择业,面临不止一次的晋升机会,面临不止一次的表现机会,甚至不少学生还会通过继续教育去提升综合能力。

那么你高中时期学的是文是里,你大学时期的专业是偏文还是偏理,真的会有那么多HR在意吗?在说对35岁以上的毕业生来说,如果再跟HR说你毕业于哪所学校,在上学时获得了哪些荣誉,难免会被定义为毕业后无所作为的一类人。

总而言之,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未来发展,与学文学理有一定关系,不过这层关系远不如大学生在自身领域所做出的成绩、在求学和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随着年龄增长积累的不可替代性。

笔者寄语:学生选择文理既要量体裁衣,也要像相信自己可以学好知识一样相信自己所做出的选择。

今日话题:说说你对储殷教授的话的看法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