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高不成低不就,想在大城市里面谈恋爱人家瞧不起,想在村子里面谈恋爱又瞧不起人家,来回折腾下去就成了大龄剩男和大龄剩女了。
你是不是觉得我说得有点夸张了,我给大家讲一个案例是我们村的一个小姑娘,今年都35岁了,到现在还没有结婚。
别人一问她什么时候结婚,她就在那甩脸子,说:咱们村里这些歪瓜裂枣哪一个能配得上我,而且人家不止一次这么说了。
当时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小姑娘大学毕业那个时候我好像还在上初中,跟她关系不错,因为小的时候她一直给我糖块吃,我就一直把它当做自己的好姐姐了。
结果有一天家里人拉下脸来了,然后要求这个小姑娘必须马上结婚。
而小姑娘当时说的第1句话就是,我是在大城市里面工作的,将来我就算要嫁我也嫁给大城市里的男人,绝对不可能嫁给咱们村子里的。
爸妈你们就放心吧,以你女儿现在的能力,将来找个对象谈个恋爱结个婚,那不跟玩儿一样吗?你姑娘有颜值,有能力有学历有情商,你就别担心了。
孩子的父母也是这样想的,但是那个时候的大学毕业可没有现在这么简单,那个时候大学毕业可是费了老鼻子劲了。
而且村子里面好像就那一户大学生,孩子的父母自然满脸骄傲,别人过来提亲也总是百般推脱拒绝。
总是对外说:我家女儿还年轻,在大城市里打拼,再给她一段时间,看看将来能够发展成什么样子吧。
人家媒婆一开始还好心地给那个小姑娘介绍小伙子,但后来看着小姑娘的意思怎么可能结婚嘛,最起码短期之内不会结婚。
说得再夸张一点,人家就算短期之内结婚,也不会和咱们村子以及周边村子的小伙子结婚,思来想去,就连媒婆都放弃了这样的念头。
眼瞅着小姑娘都变成老姑娘了眨眼之间过了30岁,孩子的父母还不着急总是认为自家姑娘能够在大城市里面找个相好的,将来一结婚自己也就成为大城市的人了。
这个美梦一直到了35岁都快40岁了,姑娘还是没有嫁出去,这个时候父母着急了。
对自家女儿说:如果你再嫁不出去就成了半老徐娘了,你40多岁再嫁人的话,将来能不能生孩子都得另说,你不能这么不爱惜自己啊。
咱是高学历咱是在大城市打拼过,但你是大城市打拼,不也就打拼了一两年吗?现在你已经回到乡村多少年了,不行你就入乡随俗找个男的嫁了行了。
但是无论孩子的父母怎么说这个小姑娘,认了自己的命。
但是这个小姑娘逢人就说自己将来一定要嫁给一个富二代,最起码也要嫁给一个大城市里面,拥有大城市户口的男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嫁出去呢。
而且这还不是偶然案例,我意外发现我们村子里面也有几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姑娘,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谈过恋爱。
在一线大城市里面打拼工作,工作到现在个人生活基本没有,每天忙得跟头驴一样,早上五六点钟就得起床,然后去挤地铁,地铁一挤就是三个小时,到了晚上也得花两三个小时回家,就这么来回奔波,哪有时间谈恋爱。
第1点,农村出现大学生光棍主要原因是什么?
其一,心高气傲觉得对方配不上自己。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大家可不要觉得现在大学生满地都是一抓一大把,如果你这样认为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以我们村子为例,我们这一批一共有9个孩子,这9个孩子当中有7个孩子,全都上了大学,还有两个研究生。
按理来说这个数据不错,但是我们的下一届一共有8个孩子,8个孩子当中只有一个孩子读上了大学,其他的孩子都没有大学读。
整体来说农村大学生也是稀缺资源,而读过大学的孩子们多少有点心高气傲。
就比如最开始我读大学的时候,每一次过年回家看到那些亲戚们都爱答不理,因为我总觉得他们说的都是废话,他们聊的内容全都是那种老掉牙的话,我一句话都不愿意听。
直到后来的某一次我突然改变了这种念头,无论如何他们的所作所为也是为了我好,再往后退一步,他们是长辈我绝对不能这样去做,也不能这样去想,我都如此,更何况别人呢。
大部分大学生在读完大学之后心里面会有一定的自豪感。
这种自豪感原本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当这种自豪感与现实当中的婚姻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就会给人一种感觉不值得。
就比如我们村那个小姑娘,每一次家里人劝她要谈恋爱的时候,她总是微微一笑说:没事没事还不急,我在大城市里工作,在周边村子里面找个小伙子不太合适吧,传出去之后不得让人家笑话吗?
那个小姑娘不止说了一次这样的话了,说着说着竟然成为了笑话,连村子里的媒婆都说:都三十好几的人了,到现在都没结婚,你说这事可怎么办?
其二,价值观念不匹配导致没有办法在周边择偶。
我特别喜欢某一位相声艺人说的,嫁人就得门当户对。
我们来看一下村子里面那些小伙子到现在为止没有谈恋爱,没有结婚,且到了适婚年龄的都是什么状态?
要么是无业游民,整天无所事事,要么是忙于工作,要么就是在一些地方打工。
他们的普遍学历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虽然这句话有点伤人,但的确是这个道理,可是村子里的那些小姑娘,但凡在大学里面走过一遭的,三观价值方方面面都很难匹配。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可能对于他们来说吃饭的时候不能吧唧嘴,每天吃完饭之后要洗碗,这是最常规的基本操作。
无论怎样去想,一旦当双方之间的三观价值不匹配,那么这样的一种婚姻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败笔,而且这种败笔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一直延续下去。
其三,不把婚姻当做自己唯一的使命感。
相对而言读过大学的人,他们更加通透能够接触更多的世界观,见识到了更多的世面。
他们理解婚姻不是人类唯一的归宿,也能够理解,不婚不育也好还是丁克也好,都是每一个人自由的选择。
他们不同于他们的父母,对于父母那一代人来说,孩子就必须早早的结婚,就必须早早的谈恋爱,不结婚不谈恋爱,不生孩子就意味着不孝顺就意味着被别人戳脊梁骨。
可是这些人他们有着更高尚的理念,更崇高的使命,对于他们而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面能够拥有更好的价值观念,能够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即便他们明白了自己做的这个东西未必是正确的,但是他们也愿意为之努力为之奋斗。
如果这句话说穿了,那就是村子里面经常讲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这些大学生心目当中并没有出现实际上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对于他们来说也很难形成明显意义上的道德约束和束缚。
第2点,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之前就有人说过了,如果自己的孩子读完大学之后不谈恋爱不结婚,那么供自己的孩子读大学有什么实际意义?
但凡提出这种观点或者想法的人,都是糊涂且不明事理的人。
我们只能说对于自己的孩子要适当地给予尊重,在尊重的前提和基础之下,要让自己的孩子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做了之后,在什么阶段不能反悔。
就比如谈恋爱结婚这件事情,如果在40岁之前不去做的话,40岁之后原则上来说也可以做,可是生孩子会变得万分危险。
如果在50岁之后则基本不太可能,人生能够生育的年龄就这几十年。
一旦你做出了决定,最起码能够保证自己在未来的人生旅途当中不会后悔,这就足够了。
当然从一个正常的价值观和生育观念来看,无论是读完大学的还是没有读完大学的,或者压根没有读过大学的孩子,在适当的年龄做适当的事情都显得非常有必要。
只不过在此之前尊重仍然是我们进行沟通和对话的前提基础,如果连尊重都没有的话,那么你也就不配指导孩子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