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居里夫人面试中国留学生, 短短一句话, 却让欧美众人至今汗颜

网络上有名的考研培训老师张雪峰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上的考试只要允许中国人考,最高分一定是中国人。虽然这句话说得有些过于极端,但也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中国人的智商绝对不比任何外国人低,而且中国人特有的刻苦和勤奋又是一般外国人所做不到的。

然而还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至今仍然有些欧美高校和教授对中国留学生做不到一视同仁。人们常说科学无国界,可是科学家有国界,所以同样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就是会因为国籍而有不同的待遇。

在中国日益强盛的今天尚且如此,在上个世纪上半叶就更是这样。那时候的中国是一个积贫积弱、备受欺凌的国家,中国人能获得留学资格的人很少,到了外国也往往被另眼相待。

1929年,清华大学毕业生施士元通过考试获得了公费留学法国的名额。居里夫人亲自面试了这位留学生,短短的一句话,足以让欧美至今汗颜。

有教无类学者风范

学海无涯,有人活到老学到老,但在正规的教育体系中,研究生是最高的学历,又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中外的研究生培养制度中,实行的都是导师制。

不管是硕士阶段还是博士阶段,每位研究生都要选择一位导师,在导师的教育和指导下朝着一个科研方向努力。

名师出高徒,学生如果能在研究生阶段跟着一位负责又有成就的导师,其科研道路的起点就会很高,之后的道路无疑也会顺利很多。

居里夫人是世界有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1903年还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想要跟随居里夫人继续深造的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犹如过江之鲫。

1929年,居里夫人收到了一封中国留学生的信,信的内容并不长,主要表达了一个意思,“希望能在您的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工作,不知您能否接受?”大胆地写下这封信的人就是施士元。

施士元很快就收到了回信,居里夫人约他到研究所面试。居里夫人看了清华大学写的推荐信,又问了几个问题,然后说:“按照规定,到我们研究所来的人,都必须经过考试。但是你已经通过了国内的考试,所以可以直接来工作”。

听完居里夫人话,施士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虽然他很想选择居里夫人做自己的导师,可是他也知道居里夫人带学生的条件肯定十分苛刻,甚至在来之前还预想了很多难以回答的问题。

没想到居里夫人短短的一句话就决定让他到研究所工作,真正体现出了居里夫人有教无类的学者风范。

中国娇子求学海外

居里夫人短短的一句话,是对施士元的肯定,是对中国留学生的肯定,更是对中国教育水平的肯定,这种完全抛开国籍的客观做法足以让欧美至今汗颜。

时至今日,有些欧美国家的学校是不承认中国留学生在国内成绩的,如果想要获得留学资格,还要参加由校方组织的考试。

当然,在当时那种条件下,能从清华大学毕业,并且通过公费留学考试的施士元也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科研人才。

1908年,施士元出生在上海,他的父亲施禹传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还参加过辛亥革命。施禹传已经认识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危在旦夕,因此希望将施士元培养成对国家和民族有用的人才。

施禹传很注重教育,在施士元年幼的时候就让他熟读四书五经等古代典籍,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之下,施士元从小就喜欢读书。在读中学的时候,施士元的物理天赋就逐渐地显现了,他非常喜欢做难题,不仅能解答同学的疑问,有时还能比老师的思路更加的清晰。

1925年,施士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学的就是他既喜欢又擅长的物理系。大学四年,施士元不仅系统学习了物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还参加过进步的爱国学生运动。

大学毕业后,施士元还想继续求学,因为要想实现理想和抱负,仅仅靠本科的知识还不够,他必须了解物理学的前沿。

当时国家为了培养人才,也有公费出国留学的机会,但是名额非常少,成绩优异的施士元在毕业的同年就通过了公费留学的考试,获得了去法国留学的机会。

经过一个月的颠簸,施士元来到了法国马赛,施士元在中国一直都是佼佼者,可是到了法国他发现自己头上学霸的光环消失了,甚至有些人带着不屑和鄙夷的眼光看他,只因他是中国人。

赤子之心报效国家

施士元留学的目标是十分清晰的,因此他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他,在选导师的时候,他直接给居里夫人写了一封信,希望可以跟着她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

没想到居里夫人很快就面试了他,还说他可以直接到研究所工作,居里夫人这种“有教无类”的做法既说明她的素质和涵养,也直接让欧美至今汗颜。

施士元也没有辜负居里夫人的信任,进入研究所之后他一心投入到研究中。在居里夫人的悉心教导下,施士元很快就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发表了很多有影响力的科研论文,1933年顺利拿到了巴黎大学科学博士的学位。

居里夫人很喜欢这位踏实又有天赋的学生,在施士元博士毕业之后,居里夫人希望他能继续留在研究所工作。

施士元感谢了居里夫人在四年时间里对他的教导和关心,表明了自己要回国的决心。客观来说,法国当时在物理学方面的科研环境和基础要远远高于中国,可是施士元并不为之所动。

施士元当初远渡国外求学的目的就是学有所成后报效祖国,回国后施士元在中央大学物理系任教,翻译和编写了很多物理学方面的专业书籍。躬耕于三尺讲台数十年,施士元为中国培养了很多物理方面的人才,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向来不缺乏顶尖级的科研人才,更不缺爱国的科研人员。早在1881年,詹天佑从常青藤名校耶鲁大学毕业后就决定回国,主持修建了著名的京张铁路。

还有“两弹元勋”邓稼先、物理学家钱学森、经济学家郎咸平等,他们都是国外名校毕业,之后拒绝国外的丰厚待遇选择回国。

小结: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国正是有了无数爱国科研人员的辛勤奉献,才有了如今的日益强盛。

1929年,著名的物理学家居里夫人面试了一位中国留学生,短短的一句话足以让欧美至今汗颜,因为她完全以一颗师者之心面对所有的学生,也为中国培养和教育出了施士元这样的优秀物理人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