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古代的“高考作文”,为什么让考生都写馆阁体书法?

我们都知道,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文人进入仕途、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唯一的敲门砖。和今天的高考极其类似,却又大不相同。科举制度从创立之日起,就成为中国古代中央皇权体系下的选官用人制度的主流,一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这期间为封建朝廷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可谓是功不可没。

但是科举制度在后来的演化当中越发的僵硬、死板,也越来越束缚人的思想,因此到批判之声也愈演愈烈,到最后被清朝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才算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在众多批判科举制度的声音和意见当中,尤其值得人注意的是关于科举制度对于书法艺术的戕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知道,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不仅仅在内容上做了大量的限定,只允许考生做出儒家那一套思想,以程朱理学为规范,作为考试内容,而且在考卷的书写上也是做出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要写馆阁体。

因此,在一些人看来,科举制度要求的馆阁体,他让广大考生的个人书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人的个性和自由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样不利于艺术的创新等等一系列后果。当然,我这样的后果的确存在,他确实是客观现实。但是批评这种现象的人自己只看到了在个现象所产生的后果,却没有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我看来,之所以采取这样的办法,是为了科举公平,是没有办法的事。看到这里你可能忍不住要反驳我了,但是我请你先冷静一下,先听听我的观点,再说不迟。我们都知道,科举考试虽然一开始考的科目比较多,天文地理,数学章算、经史子集涉及的都很全面,但是越往后发展,就越狭窄,甚至到了最后,就以经学为主要考试科目,这在科举里面占得比重也是最大的。

经学很大一部分就是写文章。那个年代没有打字机,而且是考试,和我们现在的高考作文差不多,要手写的。因此,手写的文章,字体就非常关键了。而我们又知道,中国汉字书写的艺术到最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生态,各家各派在这里争奇斗艳。所以到后来,科举考试中虽然也看考生的文章内容如何,但是书法的好坏却俨然成了一个默认的前提。不用我多说大家就可以想出来,好的书法,漂亮、干净、匀称,自然深得皇帝和主考官的青睐。相反,那些写得不好的,甚至歪七扭八的人,就很难博得一个功名。所以中国古代的文人,就出现了两种现象,一种是状元的书法一般都很好,比方说清朝末年有一个状元刘春霖,写字非常好,是典型的馆阁体书法,俊秀清晰。另一种是文人,尤其是大官,不管你人怎样,是奸臣还是忠臣,书法都有两下子,比方说严嵩、蔡京的书法就比较好。

因此,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书法在这其中扮演了敲门砖的角色。甚至有些皇帝,按照自己的书法喜好来点状元,比方说古代流传这样一句话——无欧不点元。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这个人的书法写的不是欧体,就不会给他状元,可见其中书法影响之深。所以,皇帝有很大的随意性、主观性。但是馆阁体来了之后,这一切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虽然我们讲馆阁体有千般不好、有千般坏处,但是馆阁体要求明确,标准一致,成为考生们专有的书写字体,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为书写等因素对于其他人的不公平、不公正的因素。这个时候,皇帝自己的爱好、据放在了第一位,反正风格都是一样,这样也可以最大程度的关注于内容。

所以,馆阁体对于书法是有冲击,但是从考试的公平度而言,他还是有功的,不能因此就一棒子否定馆阁体。虽然在艺术上它并没有给人们带来艺术上的解放,反而束缚了人们自由,但是为了公平,也许只能不得已而为之吧。那有人就担心了,那么今天的高考作文是不是一种不公平呢,因为许多考官会看学生的字体来给分数。虽然我们承认有这样的情形存在,但是毕竟作文只在所有的考试科目中占一小部分,因此不需要担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