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高考生接收录取通知,等待和筹备新生报到的时节。对于这些“准大学生”而言,一定很兴奋吧。不过,上大学跟以往的阶段相比,有个特殊的问题要考虑。
那就是生活费的问题,很多人或许想不到,本以为考上不错的院校全家都会很开心。想不到高考后的暑假,也可能是家人之间“隔膜”的开始,光是学费、生活费就足以引发矛盾。
考生不满父亲用其高考奖学金充当学费,被指“不懂事”
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都不一样,但是按照现在的平均教育水平来看,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是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层面的基本标准。
理论上学生们满18岁,家长就没有供养的责任了,但“规定”跟现实生活显然不一样。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家庭对后代的支持,将对他们的未来起到关键的作用。
所以,家长投入教育成本供子女上大学,这几乎是公认的模式。条件好点的父母,待学生毕业时还会资助他们在工作的城市租房。
今年有位高考生的经历却有点特殊,这是某知名博主收到的“投稿”,发布之后迅速引起热议。原来这位同学成绩非常出色,高考后获得了几万块钱的奖学金。
这属实是“凭本事赚钱”了,能靠知识换来自己第一笔财富,真是很优秀。但令他没想到的是,父亲居然早早就为这笔奖学金规划好了用处。
原来,他要拿这些钱给考生充当大学期间的学费,剩余一部分则当做生活费,每周补300元。这个做法其实很多人也曾体会过,要是80后大概会默默接受。
但现在的00后思考的层面显然更多,对于有些“习以为常”的事,他们未必逆来顺受。考生表示他们家条件其实不差,可家长这种举动令他感受到很不被尊重。
他认为这明明是自己靠努力换来的奖学金,家长从未商量就直接“通知”他这个安排,自己不同意就要被骂,难以接受。可网上很多家长却在代表父母批评他“不懂事”。
“东亚式”家长引发热议,双向标准引起学生吐槽
随着关注的增多,评论中也出现了另一种声音。很多学生或者毕业生表示,看到这位考生被说成“不懂事”,仿佛是东亚式父母的“PUA大赏”。
意思是,在我们传统的东方式培养观念里,总是强调父母的不容易,并认为子女对家长自带一种“亏欠”。所以就算这是学生靠自身成绩换来的奖学金,也不该对家长的处理有异议。
有些人甚至还主动对比着我们这边的父母跟西方父母的区别:“人家外国学生成年以后,家长就不怎么管了,自己打工赚零花钱,生娃老人都不给带,哪像我们一切为了孩子”。
不提还好,这样的思维就更让学生们难以认可了。其实所谓“东亚式家长”之所以能引起热议,并非是在否定我们自身的家庭教育模式。
不管是东方式家教,还是西式家教,各自有其优点,关键是符合现实情况即可。学生们吐槽的问题是:有些家长是妥妥的“双向标准”。
这类父母只看到了国外的学生“经济独立”,没有想过他们思想也独立,不会在决策上受到家长的过多影响。父母岁数大了,也不要求子女养老。他们的理念中,家长跟子女是平等的身份。
另一面,当学生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时,这类父母似乎又忘记了自己对国外培养模式的认可,换成了用东亚式“孝道”给子女讲道理,认为他们做任何决定该听家长的话。
学会全面地分析问题,是家长和子女都要学习的课题
对于这位考生经历的事,或许站在不同角度,总会得出不一样的评价。家长的举动也并非完全“一无是处”,怕学生读大学以后乱花也是可能的。
但如果像学生说的,家里条件并不差,那么更明智的做法是,给学生存起来等毕业后有更大用处,不要私自决定拿来充当学费。
学生吐槽“东亚式”家长不懂得尊重子女,家长又认为当代的孩子不懂感恩。其实家长和子女都需要学会全面地考虑问题,并不是哪种教育方式和家庭模式绝对完美。
【话题】换成是你会如何处理这笔奖学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