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作为具有代表性的“铁饭碗”岗位,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非常热衷的工作岗位之一,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就加入到考编大队中。
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景气,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甚至只能自降自家,选择一些相比之下较差的工作岗位,哪怕是作为工作上的过渡期。
再加上最近几年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企业单位经营得并不景气,甚至只能算得上勉强维系,因此在岗位的招录上更是勉为其难,很多企业不开源节流已经很不错了。
随着大学生人数的逐年增长,但是社会上提供给大学生的岗位,显然已经达到了供不应求的程度,所以报考事业单位成了当下的首要选择,也是非常好的工作选择。
事业单位公示后又放弃,后果是怎样的?想考编的毕业生提前了解
事业单位作为国家体制内的招录,自然在招考过程中有着明确的要求,不仅是对考生的要求,更是对入职人员的自我约束,所以每次招聘结果必须要进行公示。
也就是在线上的官网上,还有线下所在单位的公告栏上,都会按照规定将招录名单公示出来,就是为了能第一时间将招录结果公开,接受来自人民群众的审查。
同时,在公示接受后也意味着名单上的人,将正式入职事业单位,成为国家体制内的正式职工,也要和所在的事业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以保证接受入职体制内工作。
承担起国家要求体制内人员承担起的责任和使命,正所谓世事难料,每年总会有个别考生,因为种种原因,即便是辛苦考上的事业单位,最终也可能被放弃。
哪怕是已经公示过的人,也存在放弃岗位的情况,那么这些事业单位公示后又放弃的人,应该承担怎样的后果呢?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是在通过一次次考试后筛选出来的人。
如果在公示后放弃入职,将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直接失去再次报考的资格。也就是说公示完放弃入职事业单位的人,大概率会失去今后报考编制的资格。
即便是还没有签订就业协议,依旧会留有记录在档案上,这对今后报考体制内的岗位,都有非常严重的影响,毕竟编制岗位有诸多限制,如果禁考五年早就失去应届生身份。
想报考事业单位的毕业生,还有一个环节至关重要
近几年,国家为了缓解大学生紧张的就业形势,针对很多事业单位的招录提出了扩招,但是仍然秉承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也就是哪怕是招不到人,也不会降低事业单位的招考要求。
并且还在逐步完善事业单位招录的相关政策,其中对于一个环节的要求在不断地升高,甚至直接影响到毕业生能否获得上岸资格,这个环节就是政审,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环节。
政审主要是对考生及其直系亲属还有重要亲属,政治面貌的基本审查,如果出现违规的情况,即便是成绩再优异的考生,也将直接失去上岸的资格。
所以,想考事业单位的毕业生,一定要提前了解政审的审查范围、审查对象等,特别是从今年开始,很多体制内的岗位都关注到了个人征信,对于征信不合格的人也难过政审。
尤其是存在欺诈、老赖等行为的政审对象,将直接失去上岸的资格,还有就是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有过作弊、挂科等记录的也要注意了,也很可能成为政审不过的原因。
每年都会有个别考生,明明笔试、面试的成绩都很优异,本来入职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最后就是因为某些情况,导致政审不予通过,直接失去了进事业单位的机会。
文章的结尾:
大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到事业单位工作,的确是非常好的工作选择,奈何事业单位的招考方式繁琐,并且对考生各方面的要求非常高,以至于很多考生连报考的资格都没有。
这也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就业前景,毕竟在准备事业单位招考的这个过程中,就已经花费了毕业生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也可能因此错失了很多不错的工作机会。
如果最后还没考上事业单位,只能沦为陪跑的话,那岂不是得不偿失了,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真正的就业黄金期,就是刚毕业的1~2年内,所以要格外谨慎。
今日话题:事业单位公示后又放弃,所产生的后果,你认为严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