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考生被“垫底志愿”录取后很沮丧, 看到高校所在地, 母亲却偷着乐

高考之所以能受到那么多关注,是因为这次考试从现实意义上来说,的确改变了很多人的轨迹。暂不说各类批次和院校所带来的差距,光是就读的城市便足以发挥着无形的影响力。

对于很多普通家庭的考生,高考可以说是“走出去”的最佳时机。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多同学没有机会去另一座城市。

而考大学则能用最低的成本,实现这种“迁移”,让我们重新选择生活的环境,享受不一样的资源。但有时,录取结果也可能“事与愿违”。

考生因录取结果而沮丧,看到高校所在地,母亲却“偷着乐”

高考跟普通考试最明显的一个区别就是,我们不能只靠分数高低来判断成败。填报志愿是非常重要的步骤,相同的分数,结局可能完全不一样。

而且每年的报考形势都会有所变化,即使再明智的人,也不能确保报考的首选方案能被顺利录取。好在现在很多省份用平行志愿的形式,减少了滑档的可能。

只要分数有优势,考生也更容易被心仪的院校录取。不过为了谨慎起见,很多考生也会选择一所录取标准低的大学,作为“垫底志愿”。

这样做就是为了“以防万一”,怕分数线有所变动,没能被最理想的大学录取,也不至于直接滑档到另一个批次。

不过有位同学,得知自己真的被“垫底志愿”录取,却沮丧地哭了起来。原来在她的心里,一直向往去远方读大学。

老家是一所小城市,自己从小学到高中,路程基本没有超过二十分钟。即使本市有一所二本院校,这位考生也没有什么兴趣。

她认为,如果大学期间还是留在当地读书,可能以后去外地发展,几乎也不太现实了。这意味着自己的人生,多半只能在故乡度过。

看到班里很多同学考到了京津、浙江、江苏等远方的知名院校,她感到非常羡慕。再看看自己的录取结果,对比之下,不仅感慨自己的未来少了很多“可能性”。

谁知母亲看到录取院校的所在地,嘴上安慰着考生,实际上却在“偷着乐”。原来女儿正是被家门口的这所二本大学所录取。

在本市读大学的好处,是很多考生没有想到的

其实每年高考前后,家长跟子女之间经常会因为填志愿或者录取结果,而产生分歧。家长考虑的层面,跟学生往往有很多不同。

虽然也有很多父母支持子女去远方求学,增长见识;但更多家长可能更希望子女留在省内。倘若本市就有跟考生水平相当的院校,更会成为父母眼中的“首选”。

有些同学很抵触在家乡读大学,可很多好处是考生没有想到的。首先就是便利程度,对于外地的同学而言,难免要经历“人生地不熟”的阶段。

在校内还好说,平时出校活动,就很容易因为外地的背景感受到“区别对待”。不少大学生表示,自己曾经在这方面吃过亏。

其次,现在不少院校随时可能因为特殊情况,而进行封校管理。而且因为这种原因,高校开学日期和寒暑假安排,都可能有较大的变动。

外地的大学生,返校或回家也可能面临限制,或者有隔离的需要。这些都是要花时间和成本的。

而本市的考生,对于这方面则少了很多的顾虑。即使封校期间,家长也能更方便地给学生送去生活用品和食品。

更重要的是,考生在本市读大学,意味着在校期间的机遇会更多。辅导员会自然地更关注这类同学,有些工作任务甚至需要本地同学来帮忙。

只要大学生愿意表现自己,现实地讲,会比外地的同学有更多机会。倘若家长稍微有些人脉,也能优先获得一些关于如何提升履历的信息。

无论对于保研,还是找工作,都有更多积极的意义。而且回到高考的角度,相同的分数在本市读大学,往往性价比要高于去外地。

【笔者寄语】每个考生或许都有自己向往的城市和院校,但高考录取结果未必那么称心如意。对于绝大多数同学而言,并不建议轻易复读。

高考其实也是一次“命运的转折”,即使被“垫底志愿”录取,也有其中的意义。只要院校水平跟自己的实际成绩差别不是太大,希望考生能够坦然地接受。

今日话题:你有类似的经历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